直擊台積電!自動搬晶圓、AI偵測清潔,護國神山還有哪些創新亮點?
直擊台積電!自動搬晶圓、AI偵測清潔,護國神山還有哪些創新亮點?

「台積電的設備工程師,不是像很多人傳言那樣,只要坐在那操作機台就好。」一名台積電主管如此表示。

不是只會操作軟體!台積工程師也能切入創新研發

成立至今已35年的台積電,在掌握著先進製程技術的情況下,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設備商推出新產品,而是從先進製程需求端往回推,讓站在第一線使用設備的工程師們提出希望解決的問題,成立專案後再回去與供應商協作開發,不斷精進半導體設備,讓先進製程的發展更順利。

換句話說,如今台積電已站在世界最前端,與過去「看別人做」的模式大不相同,而是轉變為「告訴別人怎麼做」的先驅企業。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在設備、材料還是人才培育等方面,都需要不斷創新,找出屬於台積電的方式。

半導體廠
半導體廠

該名高階主管也進一步指出,台積電的設備工程師,其實做了很多專案,希望能優化當前機台設備,促進良率及產量,但外界大多不清楚,以為設備工程師只需操作機台。他也表示:「設備其實是會影響到先進製程的開發。」

為了鼓勵更多設備工程師投入這項活動,台積電已於內部舉辦10屆的「台積設備博覽會」,而在今年第11屆的參賽廠區共涵蓋海內外共17座,從231件作品中挑出70件展示,於今(15日)在中科的Fab15A廠區展出。台積電表示,本屆主題圍繞在工廠如何運用AI、自動化和影像識別等技術提升品質。

讓設備工程師一展身手!台積設備博覽會登場

台積電也表示,這些展出的設備,基本上都已經通過自己廠區的概念性驗證,離真正落地都不遠。《數位時代》也將帶讀者直擊數項有趣更新,看看台積電的設備工程師,都優化了哪些製程呢?

首先,由於台積電中科的15A、15B廠區,分別在山上及山下,因此並未設有連接廠與廠之間的「空橋」,用以運送晶圓桶,在平均每桶晶圓需要經過七次的搬運的情況下,相當的耗時費力。因此,有團隊就結合了自動手機器手臂和運送車,並以系統化的方式整合。

負責解說的台積電員工表示,這項發想不僅讓整輛運送車自動開關和搬運,還能監測乘載晶圓容器的溫度和濕度,確保晶圓狀態,還會在車頂的電子紙上,自動記載相關資訊,讓整個運送流程不需要人力,又可確保晶圓品質。

台積電設備博覽會
圖/ 邱品蓉攝影

其次,是蝕刻設備的電漿全自動清潔及AI影像辨識機器人,由於在每次蝕刻過後機台上會有殘留物,為省下成本廠區多是用手刷洗,不僅速度慢也耗時。經過改良研發,新型機台將透過電漿通高壓的原理,產生氣體帶走附著物,同時配有AI辨識機器人,自動感測附著物是否都已經清理乾淨。

設備博覽會
圖/ 台積電提供

最後,是幫晶圓廠內部天花板上的晶圓運送車做檢查的自動健檢站,希望能解決設備增加但人手不足的痛點。台積電表示,共有五座健檢站,一站耗時約一分鐘,等於確認每輛車的狀態只需五分鐘,項目包含皮帶、機台損壞等等。一名台積電員工表示:「這讓運送車的保養,從一年一次變成一週一次,」大大加強了保養效率。

晶圓廠運送車健檢站
圖/ 邱品蓉拍攝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台積電 #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