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夢思第8次申請破產,紅了100多年的品牌怎麼了?誰令一張床墊破爛不堪?
席夢思第8次申請破產,紅了100多年的品牌怎麼了?誰令一張床墊破爛不堪?

席夢思第8次申請破產,紅了100多年的床墊代名詞怎麼不行了?

從800平米的床上醒來,開啟富有又平凡的一天。這是瑪麗蘇小說中的床墊,唯有大才能證明它的奢華。

一張床墊價值數百萬,前夫甚至被調侃想去台灣把它搶回來。這是娛樂八卦中的床墊,扔了又扔還是沒人能確認這是什麼品牌,只能為圍觀群眾科普了一下床墊到底有多貴。

席夢思申請破產保護衝上熱搜,用戶評論「原來席夢思是個品牌啊!我一直以為這就是床墊的代名詞。」這恐怕是一個品牌最大的成功,在用戶心中等於一個品類。

可是還是要申請破產保護,而且已經申請了七次。

席夢思
圖/ ifanr

席夢思,這個百年家具品牌再度申請破產

據外媒報導,床品公司席夢思最早將於明年1月申請破產保護。

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席夢思一直在與債權人就重組計劃進行秘密談判,承諾給予部分債權人優先留置權(用合法手段佔有債務人的財物)。換句話說就是優先讓某些債主挑選品牌資產,被承諾的債主獲得等額財物的可能性更大。

破產的預估時間和債務時間有關——席夢思超過20億美元的債務將在2023年到期,其中有優先留置權8.43億的定期貸款也將在明年11月到期。

全球私募股權公司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在2012年收購了席夢思和舒達的母公司AOT Bedding Super Holdings,這可能是令席夢思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的重要原因。

因為這個收購給席夢思帶來了巨額債務。

席夢思
圖/ ifanr

2012年的收購是高達30億美元的槓桿收購,席夢思集團背上了23億美元的負債,還有6.7億美元的債務股利都是安宏資本帶來的。欠債太多,沒有太多現金流,這也讓席夢思這個百年品牌在應對危機時少了些底氣。

當然,問題還不止這些。

新冠疫情對線下零售的衝擊也讓席夢思遇上了資金緊縮的問題;層出不窮的新品牌和越發出名的高端品牌都在蠶食席夢思的市場;甚至欠席夢思錢的家具零售商Art Van Furniture 在2020年破產,也讓品牌損失了465.76萬的真金白銀。

內部欠巨債,外部競爭劣,這讓百年床墊品牌的生存狀況也不大好。

截至2022 年第二季度,席夢思還有3.45 億美元的現金,這低於2021 年底的5.18 億美元,同事品牌基於資產的循環信貸安排的額度僅為1.71 億美元。基於這些數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預估席夢思未來一年的現金流大概為負1.25-1.45 億美元。

基於席夢思的高額債務和現金儲備,穆迪也下調了該公司的評級,認為該品牌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出現違約、破產申請或債務重組。

同樣故事演七次,這個破產不一樣

這樣的流程,席夢思已經經歷了七次。

這可能有點突破外界的認知,畢竟大部分人都認為破產就是徹底結束了,但不知道破產再被買下來,修修補補還能再破產一次。

這很像席夢思命運的寫照。

席夢思
圖/ ifanr

外部競爭和內部的衰弱或許為席夢思的逐漸式微埋下了伏筆,但真正將席夢思送上絕路的還是一個個「買家」。金融資本們最喜歡席夢思這樣的品牌,它們往往被嚴重低估,看低具體的價值,因此買入這些品牌修修補補後重新賣出本身就是一種賺錢方式。

席夢思的7次破產,破產一次市值更高一次,這都是資本為這個品牌商所花的心思。它們或許也關心品牌的盈利模式或品牌美譽度,但最重要的還是得用它來借錢。將這些知名公司抵押換錢,壓榨完利潤後轉手,美美離場。

在這樣擊鼓傳花的遊戲裡,花朵本身債務越來越多,但每一個經手人卻從未虧損。

在安宏資本收購席夢思母公司前,為了將這個公司賣出高價就推出過很有噱頭的1美元拍賣。起拍價1美元,你便可以擁有一個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床具公司,這在十幾年前也被廣泛關注。

但1美元或許只是陷阱,席夢思欠下的10億美元還需要新老闆買單。你擁有了品牌、渠道、機器、專利在內的全部資產,也擁有了它的債務。即便破產保護程序重組後總債務降低到約4.5 億,這些債務也不是一般公司敢賭的。

所以2009年廣州產權交易所網頁就出現席夢思以一美元價格進行轉讓的資訊公示,但要到2012年安宏資本才成為了席夢思的新主人。

席夢思即將迎來的第八次破產保護申請也是一樣的,品牌欠了巨債,但安宏資本這些年可沒少用席夢思賺錢。別的不說,就說在中國,安宏曾經收購的母公司AOT 就已經回了一大筆款。

當年的收購不僅帶來了席夢思,還帶來了舒達這個知名的床墊品牌。安宏資本在2016年又從中信資本手中買到了另一個床具品牌金可兒的中國控股權。兩個知名品牌整合一下就變成了愛夢集團——一個在中國經營這兩大品牌的睡眠解決方案提供商。

席夢思
圖/ ifanr

而在2021年,安宏資本又將愛夢集團控股權出售給高瓴。有消息透漏,交易總額可能達到25 億美元。

騰轉移挪,拆組重構,原先的品牌資產被分拆、被負債,但背後的私人資本卻穩賺不賠。

從做紙盒的起家,生出世界上第一張彈簧床

準備經歷第八次破產保護的席夢思此時已經成了資本的套利工具,品牌形象的老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或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資本待價而沽才是品牌經營日益艱難的核心問題。

第八次破產保護,席夢思或許會將之前的路重走一遍,但品牌想重回巔峰越來越難。

不可否認,席夢思是一個成功的公司。在它剛誕生的年代裡,這個品牌就像今天的蘋果一樣,是顛覆原有模式的公司。

1870年,做紙盒的品牌席夢思獲得了編織彈簧床的專利,這個專利讓當時的創辦人足以應對債務危機並打開新市場。世界上第一張彈簧床就此誕生,轉行的席夢思成為第一家量產鋼絲編織床墊的製造商。

席夢思
圖/ ifanr

因為創新,席夢思也成為了當時的價格屠夫。1889年,螺旋螺旋彈簧引入編織床墊,席夢思讓原來的床墊價格跳水的同時也宣布了自己的行業地位。之後席夢思在1925 年發明了能批量生產獨立袋裝彈簧床墊的機器,至此品牌就可以賣更多的床墊,打更多的廣告。

它們也創新了自己的銷售模式,客戶可以在線下店鋪體驗產品並訂購,之後席夢思會從全國的64 個倉庫中將床送到你的手上。

這時候的席夢思也有很好穩住了自己高端的形象,具體方式就是不降價。雖然生產方式更高效了,床墊價格卻是普通床墊的好幾倍。亨利福特、托馬斯愛迪生的推薦信也讓品牌乘著名人效應的東風越發紅火。

席夢思也是在這個階段在中國成為了床墊的代名詞。

席夢思
圖/ ifanr

大投廣告的席夢思在上海很成功。這個當時在中國最有購買力的城市也就統一將鋼絲彈簧床叫做席夢思,1933 年為品牌想出這個譯名的人功不可沒。在中文中,席夢思似乎就能代表了睡眠、安靜、美夢,成功的譯名和知名的品牌形象讓它在當時的中國很受歡迎。

直到今天,我們使用的床具有不少都是席夢思的作品——可以根據人體輪廓提供支撐的獨立筒彈簧床;結合折疊式彈簧和床墊的沙發床;被認為解決了臥室空間之戰的特大床。

成立152 年的席夢思有足夠輝煌的歷史。

但即便如此,他依舊只能束手就擒等待第八次破產保護的到來。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