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即將進入 2023 年,財金部會將推出一系列政策,永續金融的執行持續擴大,淨零碳排、資安防駭成為重頭戲,牽動上市櫃公司公司治理的深化;稅務方面也有基本生活費提高,民眾明年報稅可望再省稅、部分自動販賣機將開立統一發票,《鉅亨網》彙整 2023 年財金重要制度一次看。
2023元旦十大財金新制有哪些?
新制1:金檢聚焦4大面向,保險業財務韌性、防詐、與大股東溝通機制為重中之重
2023 年金檢重點將聚焦四大面向,包括:金融韌性(資本與財務韌性、網路安全與資訊韌性)、國內外投資風險管理、防制詐騙,及金融消費者保護,備受金融業關注。
其中,因為 2022 年壽險業爆發淨值危機及產險業深陷防疫險風暴,保險業財務韌性納入明年金檢重點。
另外,金融業大股東干政議題,因為攸關金融業公司治理,因此金融業與大股東溝通機制、與關係人或關係企業間財務費用管理等也是重點。而因應金融詐騙案層出不窮,防詐機制同樣列入檢查重點行列。
新制2:董事會成員多元化,非金融業要設公司治理主管
基於我國上市櫃公司多為家族企業,期透過擴大設置獨立董事方式,逐步推動獨立董事席次不得少於董事席次三分之一,以進一步強化董事會之監督功能。
金管會將在 2023 年要求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櫃之公司、實收資本額達 100 億元以上及金融保險業之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席次不得少於董事席次之三分之一。
此外,擴大強制設置公司治理主管及強化其職能,自 2023 年起,未滿 20 億元非屬金融業的上市櫃公司應設置公司治理主管。
新制3:強化上市櫃公司ESG資訊揭露,163家公司碳盤查打頭陣
隨著 ESG 受到全球重視,揭露相關訊息已成為品牌廠、投資人決定是否合作的參考依據,金管會 2023 年要求實收資本額達 2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
同時要求 118 家資本額百億以上上市櫃及 45 家鋼鐵水泥業進行碳盤查,也就是共有 163 家上市櫃公司在 2023 年起就必須在年報揭露母公司碳盤查結果。
新制4:國銀首次氣候風險壓力測試
金管會在 2022 年 9 月 26 日提前啟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3.0,期借重金融市場力量,深化我國永續發展並支持淨零轉型。
為強化銀行業及保險業對於氣候相關風險管理及財務揭露,將督導銀行、產險及壽險公會完成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實務手冊,並將參酌銀行公會氣候風險壓力專案小組的建議,訂定本國銀行辦理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的作業規畫,預計 2023 年辦理首次本國銀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
新制5:金融資安2.0上路,鼓勵金融業零信任網路
金融資安遭駭事件頻傳,受駭者不乏國際知名大型機構,金管會發布「金融資安行動方案」2.0 版,主要是回應總統提示,希望強化金融韌性與應變的機制,未來持續推動九大重點工作。
其中,因應疫情帶動異地 / 居家辦公模式,及資料與服務雲端化,鼓勵「零信任」網路部署,主要是力推金融機構逐步導入身分鑑別、設備鑑別及信任推斷等零信任網路 3 大核心機制,搭配網路及資源的細化權限管控,以更能因應後疫情時期及數位轉型的資安防護需求;但「零信任網路」鼓勵金融業先行,尚不擴及上市櫃公司。
新制6:基本生活費調升至19.6萬元,230萬戶明年5月報稅直接受惠
根據財政部公告,2022 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將調高至 19.6 萬元,預估減稅利益約 15.07 億元,如果加計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減稅利益可達 117.44 億元,預估約 230 萬戶受惠,2023 年 5 月申報綜所稅即可適用。
新制7:CFC制度元旦上路,維護租稅公平
為避免企業或個人在低稅負地區或國家成立受控外國公司,以此保留盈餘不分配規避稅負,「受控外國公司」制度 (CFC 制度) 將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包括企業、個人只要在低稅負國家、地區設立受控外國公司,就會比照國內企業課稅,以接軌國際反避稅趨勢並維護租稅公平。
新制8:網路賣家明年起需揭露「營業人名稱」、「統一編號」
明 (2023) 年元旦起,只要透過網路銷售者,其稅籍應登記項目將新增「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與「會員帳號」,賣家也須在網頁與相關交易應用軟體揭露「營業人名稱」與「統一編號」。
新制9:防堵逃漏稅!金融機構須提交高頻率交易帳戶資料
防堵網路交易逃漏稅,只要是同一人的同一帳戶,在同一年度存轉匯入金額滿 240 萬元,且在該年度中任 4 個月,單月轉匯入筆數達 200 筆,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必須將帳戶相關資料提交給稅捐稽徵機關。
根據財政部公告,金融機構必須在每年 3 月底之前,提供高頻率轉匯款帳戶資料給稅捐稽徵機構,相關規範即日起生效,換言之金融機構必須在明年 3 月底前首次提交高頻率交易帳戶的資料。
新制10:自動販賣機也要開統一發票
自動販賣機自明 (2023) 年元旦起必須開立統一發票,其中 2022 年取得的新販賣機,經統計共約 121 台,超過 9 成的機台可自明年元旦起具備逐筆開立統一發票的功能。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