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成為台灣首家獲得VMware「主權雲」認證的合作夥伴,驗證中華電信旗下的公有雲hicloud能夠在符合嚴格法規的情況下,協助客戶管理、移轉資料,甚至達成和AWS、Microsoft、GCP等公有雲串接應「多雲」需求,可望解決政府機關、金融業、醫療業等產業上雲的疑慮,把最後一塊拼圖補上
主權雲是什麼?這份認證對於高度監管產業的「上雲之路」有何重要性?以下帶您一次看懂。
什麼是主權雲?
所謂主權雲,是從歐洲開始興起的一種概念,簡單而言就是把數據的掌控權握在企業自己的手中。
因為全球公有雲市場由AWS、Microsoft、Google Cloud三家美國大廠吃下6成市佔,而其資料中心遍及全球,上頭的資料或工作負載可能需要在各國之間移轉。
其中更大的隱憂是,根據美國2019年生效的《雲法案》,美國政府或司法單位可以要求美國公司上交任何伺服器上的數據,即便位於美國境外的公司,只要被美國法院認為「與美國有足夠聯繫」,也適用於上述規定。這項法案引起各國政府和企業的憂慮,歐洲企業近年就希望靠著基礎建設、對雲端服務簽訂的合約加強調查和監管,力求重拾數據的掌控權。
而台灣的政府機構、公有事業、金融業、醫療業等高度監管的產業,太多敏感資料無法經手外國企業,上雲的應用就受到限制,VMwar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陳學智指出,這些產業對於上雲的兩大疑慮在於
若資料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司法管轄歸屬問題,該由美國、資料中心所在的日本,還是台灣本地政府負責?
雖然不少公有雲大廠準備落地台灣,但也很難為了當地稽核要求設計機房,監管單位也沒有太多權限可以管理。
既然硬體不太能動,靠著軟體架構確保資料安全的「主權雲」就成為一大重點。
中華電信和VMware的合作代表什麼?
中華電信hicloud身為本地的公有雲,資料中心位於台北和台南兩地,自然沒有資料經手海外的問題,因此長期都是政府機構、學校等高度監管單位的重要夥伴。
那麼中華電信本次獲得VMware認證為何重要?主要原因在於近年「多雲」的概念興起,也就是企業或機構傾向使用多於一家的公有雲服務,根據VMware的調查,99%的大中華區受訪者都認同需要導入多雲,依照不同服務商的特色、優勢,彈性調整營運方針。
而VMware的主權雲Sovereign Cloud就是專門為這樣的需求設計的資料存取架構,和三家公有雲大廠都有合作,確保其中進行的資料存取、應用、控制都符合當地法規。代表在VMware的架構之上,中華電信可以一條龍協助客戶導入多雲,幫助客戶切分工作負載,把敏感資料保留在本地機房,其他資料透過Sovereign Cloud安全移轉到其他的公有雲上使用更多元的服務。
中華電信資訊分公司總經理林昭陽表示,本次中華電信獲得VMware的意義在於,由第三方認證hicloud的合規性和技術,未來顧客採用會更加放心。
VMware亞太及日本地區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Sylvain Cazard也特地來到台灣參與記者會,他表示台灣市場規模成長非常快速,近年觀察到很多國際大廠都來到這裡尋找商機,VMware也不希望在這裡缺席,因此非常積極尋找在地夥伴,中華電信作為過去緊密合作的夥伴,以及台灣本地最大的公有雲服務商,自然成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