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金股利0.6元,創13年新低!一文看懂金融股股利究竟怎麼來?
玉山金股利0.6元,創13年新低!一文看懂金融股股利究竟怎麼來?

玉山金20日宣布去年盈餘分派,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0.4元,合計0.6元股利。不過由於股利水準不如往年,甚至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當年0.3元股利以來新低,讓許多股民相當失望。

玉山金2022年EPS為1.10元,近3年平均盈餘分配率為88%,今年的盈餘分配率下降到近54.5%。究竟股利從哪來?金融股要發放股利,還需要關注哪些指標?一文看懂。

2022 年國內金控獲利在 1 月中出爐!受到升息、防疫險影響,14 間金控中,第一金、華南金獲利都較前年成長,其中,雖然受防疫險、升息影響,富邦金依然蟬聯金控獲利王,2022 年稅後淨利 467.18、每股盈餘(EPS) 3.52 元,第二名的國泰金稅後淨利 380.1 億元、EPS 2.58 元。至於受股民討論熱烈的玉山金、兆豐金等,EPS 也有 1.1、1.32 元。

14 家金控 2022 年獲利概況

公司 稅後盈餘(億元) EPS(元)
富邦金 467.18 3.52
國泰金 380.10 2.58
元大金 214.56 1.72
中信金 336.06 1.67
第一金 205.96 1.56
合庫金 208.08 1.44
兆豐金 183.35 1.32
永豐金 158.64 1.39
華南金 173.04 1.27
開發金 163.92 0.98
台新金 148.60 1.09
玉山金 157.64 1.10
新光金 22.08 0.11
國票金 12.88 0.41

在去年底,不少媒體傳言 2022 年部分金融業者股利發放有困難,如今金控自結財報出爐,與股利息息相關的 EPS 多為正值,令業者與投資人鬆一口氣,但 EPS 高是否等於保證發放股利?金融股股利從哪來?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會計師施敏智表示,金控集團股利來自旗下子公司的獲利,例如壽險、產險、銀行、證券,假設金控母公司持有子公司 100% 的股份,子公司的損益也會百分之百反映在母公司(金控)的財務報表中;如果子公司無法分配股利給母公司,金控也不會有錢分給股民。

金控業可分 3 種類型,獲利結構各有不同

目前國內 14 間金控集團,獲利結構各有不同,可概略分為以銀行獲利為主(如華南金、兆豐金、玉山金、台新金等)、以保險獲利為主(如國泰金、富邦金等)以及以證券獲利為主的金控(如元大金)。

以銀行為主體的金控,收入來源包括貸款利息、各項銀行服務手續費等;以壽險為主要獲利來源的金控,收入來源多為保單、債券投資收入;以證券為獲利主體的金控,主要是賺取證券交易的手續費,受股市熱絡程度影響較大。

延伸閱讀:你有買寵物保險嗎?大數據打造毛孩健康資料庫,一鍵掌握潛在疾病

金控會發股利嗎?發多少?要看財報上「這些關鍵字」

一般來說,對金融業者收入影響最大的,還是投資相關的收益或損失,收入(保費收入、手續費收入、投資收入等)扣掉成本(如利息支出、理賠支出、營業費用等)後就是淨利,淨利就是股利分配的來源,在財務報表上的「資產負債表」會呈現為「未分配盈餘」,因此民眾可以觀察金控的未分配盈餘,推估是否會有股利以及分配狀況。

但是,未分配盈餘多,也不保障能發股利,由於去年股債匯市波動較大,部分金融業者可能會有未實現的投資損益,在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表」會顯示為「其他權益」。依據金管會規定,如果其他權益是負數(如有未實現投資損失),在分配股利時,就需要先扣掉負數的金額,假設未實現投資虧損 600 萬,未分配盈餘就需要先扣掉 600 萬,剩下的才能進行分配。

金融股利哪裡來?
以某金控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資產負債表為例。每股盈餘為正值,但因其他權益負值大於未分配盈餘,因此即使每股盈餘為正值,從該期情況觀察,依然不會發放股利。
圖/ 截自國內某金控資產負債表

金控業者股利分配可概略成以下公式:

未分配盈餘+本期淨利-法定盈餘公積(註 1)-其他權益(若為負數)=股利

註 1:「法定盈餘公積」可用來填補公司虧損,依《公司法》規定,只要公司有賺錢,就要提列10%金額為法定盈餘公積,可以想像為存款的概念。假設公司賺 100 元,得先存 10 元,剩下才能發放股利,以免未來公司出況狀時無資金可用。

股利受升息環境影響,除了 EPS,還要觀察兩個指標

除了可以觀察財報上的特定指標外,還有其他影響股利發放的外部因素。

指標一:資本適足率

施敏智表示,金融業還有一個特殊規定,即資本適足率(註 2)要符合法令規定,才可以發配現金股利。不管是金控、銀行業或保險業,都有資本適足率的規定,假設銀行或保險子公司資本適足率不足,金控也要負責,要能夠發放股利,「未分配盈餘(扣掉其他權益後仍為正值)與資本適足(>100%),都是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註 2:資本適足率對於金融業的意義,等於承受風險的能力,指的是一間金控的清償能力,代表金控出事情時,有沒有足夠資本救自己,其計算方式是自有資本除以風險資本。

在 2022 年時,因為升息、股債市大跌,衝擊銀行資本適足率,不少銀行或壽險業者,就用現金增資的方式,以提高資本適足率;也可以透過調整風險性資本(註 3)比重、斟酌股利發放等方式因應。

註 3:風險性資本是由金管會根據企業持有的資產,定義不同的風險係數,例如某些放款或投資風險較高,銀行或壽險也需要準備比較多的資本。

指標二:其他綜合損益

而今年以保險為主的金控業者,例如富邦金控、國泰金控的 EPS 都衰退 5 成以上,由於根據 IFRS9 的規定,企業在資產面,債券會因升息導致價格下降,但是在負債面,卻沒有隨利率變化調整應付的理賠負債金額。

因此在 2022 年 10 月,金管會允許業者在特殊條件下,可以進行資產重分類,把債券投資,從「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改為「按攤銷後成本衡量」,即使利率變動,未實現的債券價格漲跌也不會反映在帳面上,亦即帳面上不會有淨值損失。

但是,一旦變成「攤銷後成本」,依據會計準則,就不可以任意處分放在攤銷後成本的資產,業者必須持有到債券到期,處分債券獲利空間可能會變少。至於帳面上的損失,也必須提列為「特別盈餘公積」(註:除法定盈餘公積外,得以章程訂定或股東會決議,另提之盈餘公積,稱作特別盈餘公積),假設業者帳面虧損 1000 萬元,就必須先提列 1000 萬元為特別盈餘公積,這些錢也不能作為股利分配。

新制 IFRS17 上路後,才真正考驗業者的獲利能力

未來會計新制 IFRS17 上路後,不論是資產或負債,都會依照市場利率變動,能解決現行會計制度中,資產與負債不對等的情形。施敏智說,這將會非常考驗業者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以壽險業者為例,就需要留意投資與匯兌管理。

由於保險負債多為長天期的保單,業者應該多購買長天期的債券,例如 20 年、30 年的債券,以搭配保險負債;在匯率上,目前業者台幣負債多(即理賠以台幣為主),但資產多持有外幣,容易產生匯兌損失,因此須留意產品與持有資產的幣別,假設產品多為外幣保單,那資產也需要以該幣別為主,盡量讓資產與負債的幣別一致,才能把匯差的影響降到最低。

回到股利議題,要何時才能推估自己是否有股利可領?投資人需要等到隔年 3 月中、經會計師核定完成後,才會知道上市櫃公司前一年第四季的財報狀況,在 10~3 月這段財報空窗期,是由公司自行結算,只會提供淨利、EPS 等數字。但詳細的資產負債情形,還需要待 3 月後財報公布後才會出爐,屆時就可以透過觀察淨利、未分配盈餘、其他權益等數值,推估股利以及公司經營體質。

延伸閱讀:鬼滅之刃為何紅遍全球?人殺鬼、鬼殺人如何讓你感動?解密「CDE」成功模式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