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Villa一晚要價1.6萬,住房率卻突破8成!他如何找到旅宿藍海,搶攻高奢經濟?
這間Villa一晚要價1.6萬,住房率卻突破8成!他如何找到旅宿藍海,搶攻高奢經濟?

國門開放,台灣旅宿業祭出創意思惟攬客!在市場歷經一輪大洗牌之際,仍有業者逆勢推出頂級民宿,日月潭的「遊獵行腳」,如何打造中台灣最貴Villa?

走進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遊獵行腳」民宿區,先是看到蜿蜒的河渠古道環繞外圍,搭配各類熱帶植栽、療癒的背景音樂,呈現雨林的原始蠻荒,而全台唯一的高腳懸空屋,又讓人有彷彿置身非洲的錯覺……。這間今年初才對外開放試營運的Villa聚會所,每晚要價1.6萬至2.6萬元,單就價格來說,已是中台灣之最。

「聚會所」形態 瞄準高端客群

打造這間中台灣頂級民宿的推手,是台中立穩營造董事長陳舜智。原本是旅宿業素人的他,14年前開始在台灣各地收購具有特殊景觀的土地,「一開始,想學法拉利總裁在義大利南部海岸蓋個私人會所,讓朋友有一個相聚的地方。」十多年前,陳舜智先在苗栗某處深山懸崖邊蓋了自己的招待所,據他描述,完工至今已招待了約1千5百組企業主朋友。

「台灣4、5年級生多已屆齡退休,他們喜歡呼朋引伴茶聚、車聚、花聚、品酒,不只在聚會裡吃吃喝喝分享心得,也會籌組旅行團,這讓我發現,這群很有經濟能力的客群能夠創造可觀的遊憩市場,興起了以主題為定位的民宿。」陳舜智意外發現的市場缺口,成為他投入旅宿業的動機,透過立穩轉投資成立「萊特休閒」公司,打造「遊獵」民宿品牌。

台灣旅宿業百家爭鳴,陳舜智深知要有賣點,必須跳脫飯店與民宿的傳統路線。他首創「聚會所」的獨特旅遊形態,創造包區、包園的聚會彈性,他說,大樓式的飯店只是換個窗景,但具備包區、包園概念的Villa模式,則在房間外有專屬的戶外聚會空間,層次感受度不同,「這剛好是飯店業不會做、對傳統民宿業者來說投資門檻又太高的市場。」

除了「遊獵行腳」,陳舜智也在溪頭規畫了以「火爐」為主題的「遊獵羊灣」民宿區,已在去年7月試營運。「我不是在賣房間,也不是設計正常人會住的房間……。」說起自己打造的「遊獵」品牌民宿,陳舜智的說法乍聽頗為浪漫,而遊獵行腳在千坪土地上只蓋36間客房的規畫,也難免給人「花錢任性」之感。不過,對於市場商機與相關細節規畫,陳舜智也有他的精算。

「水池裡的水位,有沒有『黃金高度』?」他隨口舉例,水位最好控制在80公分,「這個高度拍泳衣的背影最美。」至於市場商機,陳舜智以自己訂房的經驗觀察,傳統飯店客群近年來大概每年以2%的速度轉往所謂的野奢Villa,相對的,奢華結合荒野的旅宿,每年則平均增加40%的新客源。

台中立穩營造董事長陳舜智
圖/ 今周刊

高薪找人才 拚出84%住房率

陳舜智說,傳統飯店的經營慣性是管理規格化的房型,而傳統民宿沒有雄厚資本可以砸大錢投資,讓他有自信可以建立起自己的高門檻差異化;再加上遊獵品牌的土地是自有的,且他的本業就是營造,可不用委外發包蓋出造型特殊的建物,又能自己掌握施工成本。整體算下來,對未來營運頗具把握。目前遊獵品牌打算推出五個據點,已有兩個營運、兩個動工中,擴張速度不慢。

除了在硬體上立於不敗之地,但陳舜智認為「服務」更是勝出的關鍵。他以位於日月潭的遊獵行腳來說,36個房間就聘請50位員工,在餐廳的後場就有8位廚師,人力幾乎是一般飯店業的2倍。而為了在飯店業大缺工潮中提前搶人,早在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就先以高於市場將近一倍的薪水找員工,穩定住房服務品質,降低新飯店剛開業經常面臨的頻繁客訴問題。

但即使做好人力準備,他坦言:「一開始一定還是跌跌撞撞,我直接從客戶在網路上留下的所有評論中,找到可以改善的問題。」陳舜智說,要同時把住宿與餐廳做好不容易,小至上菜的溫度都要去思考,但他就是不斷修正,甚至要求主管有負評就直接致電給客人。遊獵行腳開業至今約能維持8成4的住房率,「有一位房客竟在2個月內入住5次,目前已預訂第6次。」陳舜智以此表達他對服務力的信心。

過去一年積極在台灣攻城掠地的智能旅館系統敦謙國際開發主管郭福進分析,遊獵品牌嘗試凸顯的具特色、高價、稀有性定位,的確在台灣旅宿業具有區隔性,但按照台灣業界的特性,總會一窩蜂投入熱潮,遊獵行腳能否建立起強大的屏障不讓同業模仿,才是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

「價格要高,需要有『高度』,住房率要高,需要有足夠的『廣度』。」陳舜智說,在客人嘗鮮期消退之前要累積足夠的高度,否則熱潮很快會結束,他也暗示遊獵品牌新的房型,很快就會誕生。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