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當面警告裴洛西:補貼500億美元,重振半導體不夠!還點出哪些難題?
張忠謀當面警告裴洛西:補貼500億美元,重振半導體不夠!還點出哪些難題?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多次公開表示,半導體產業是全球化及自由貿易的結晶,近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向媒體透露,她去年訪台會見張忠謀時,張忠謀在會談時將矛頭對準了晶片法案,當面警告美國試圖在半導體自給自足的作法,很可能不會奏效。

距離裴洛西訪台已半年有餘,當時在全球激起了政治狂瀾,但除了政治上的影響外,與身為全球最大先進製程廠商的台積電加深合作,推進美國的晶片法案計畫,外界認為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

張忠謀向裴洛西提問半導體策略,當面表達不看好美國製造前景

不過,裴洛西近日和媒體《Politico》透露,和張忠謀會面的餐會上,他就美國將晶片製造搬回國內的方針,發表了尖銳的評論,當面向裴洛西表達對半導體「美國製造」的不看好。

「500億美元──好吧,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張忠謀在餐會上向裴洛西表示,他指的是美國通過為晶片法案撥款的520億美元。包括裴洛西在內的與會者,很快就意識張忠謀這番話不是開玩笑,而是對美國半導體政策提出的質問。

Nancy Pelosi 裴洛西
美國議長裴洛西近日向媒體透露,去年訪台時張忠謀曾在餐會上,向她質疑美國半導體製造的策略。
圖/ FB/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

《Politico》指出,張忠謀在餐會上向裴洛西提出晶片法案核心的關鍵問題,並質問這個政策究竟是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承諾,還是美國企圖從半導體產業肥厚的全球市場中,咬下一塊肉。

雖然台積電是補助的受益者,也因為該法案的補貼挹注,將原本120億美元的計畫規模,一舉擴大到400億美元,美國總統拜登在該廠房的裝機典禮上,表示這是該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外國投資案。

但張忠謀始終不認為美國能透過這520億美元的補貼,達成半導體製造在地化的目標,他直白地和裴洛西說,如果美國認為透過砸大錢就能快速進入這世上最複雜的製造產業,就未免太過天真了,光是獲得原物料就需要耗費大量勞動力,且無論建設工廠或生產晶片都需要極高的精確度,這些都不是這520億美元的補貼能夠全部涵蓋的。

再加上,半導體產業技術更新可說日新月異,稍不留神可能就被競爭對手超越、甩在身後,失去技術領先的優勢。美國若真的想在半導體製造占有一席之地,未來必須持續擴大投資更新技術,否則沒多久這些耗費巨資建設的廠房與設備,就會淪為昂貴的過時硬體。

張忠謀曾多次公開表達不看好美國這次發展半導體製造,美國製造的成本實在過於高昂,以過往在奧勒岡州設廠的經驗,美國製造的晶片硬生生比台灣的成本高上50%,會讓美國製造的半導體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優勢。

另外,人才也是個難題,美國在產業轉型後人才多投入金融與網路產業,辛苦的製造業已經不受美國人青睞。這原本並不是壞事,只要依賴全球化分工合作,各盡長才就能得到更好的回報,但當美國致力發展半導體製造,「這就是壞事了。」張忠謀曾說。

尤其對於美國在地人來說,台積電稱不上是個響亮的品牌,對人才的吸引力遠低於各大科技公司,或者是競爭對手Intel。Intel也與亞利桑那當地的學校深度產學合作,台積電作為新進駐的企業,想吸引人才加入並不容易。

延伸閱讀:不看好半導體美國製造!張忠謀:成本高台灣50%、缺人才,最後恐白忙一場

裴洛西信心滿滿,相信美國製造競爭力

不過,裴洛西對張忠謀的質問並不以為意。「他提出的所有問題,我都認為是一個回應的機會,雖然其中一些相當有挑戰性。」裴洛西表示,她當時和張忠謀解釋,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矢言達成這項任務,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美國晶片法案預計將在本月邁入下個階段,屆時商務部將公佈詳細的補貼規則,美國政府官員也表示,這個階段將引導民間的資金投入半導體製造業,讓這個產業能擁有穩定、長久的活水注入,不會只有美國政府520億美元的支持。

TSMC Arizona Fab21
台積電位於鳳凰城的廠房已經蓄勢待發,即使前面可能有諸多挑戰,也必須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渡過難關。
圖/ 台積電提供

對於半導體製造的人才短缺,《Politico》提到美國政府官員也坦承這是個問題,不過由矽谷、北卡羅萊納三角研究圈的建立經驗,美國對於打造一個新的科技中心很有心得,言下之意便是若有需求打造半導體的產業地帶不在話下。

但無論如何,台積電位於鳳凰城的工廠都蓄勢待發,預計將在2024年正式啟用投入5奈米晶片生產,並有多達500名工程師將飛往美國,派駐當地協助新廠房順利運轉,台積電與美國已經在同一條船上。

資料來源:PoliticoTom's Hardware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台積電 #張忠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