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老爸風範!台灣大車隊二代林念臻接班,催55688轉型生活平台app
不輸老爸風範!台灣大車隊二代林念臻接班,催55688轉型生活平台app

有一次自己騎腳踏車,騎到太遠,沒力氣再騎回來。」熱愛戶外運動的台灣大車隊執行長林念臻回憶起一次周末出遊,「當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想了很久,才想到可以用公司新的『微搬家』服務,把車載回去。」

當天在回程的計程車上,後車廂裝著腳踏車,後座坐著結束了一天運動的林念臻。那刻她突然發現,「『微搬家』這個名字可能取得不夠好。」命名局限了消費能想像的使用場景,因為消費者在「搬家」之外,應該也有類似的托運、載客需求。

如何重新命名「微搬家」,提高服務的可擴充性,也在下一個上班日,列入台灣大車隊團隊的任務清單。而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再回饋到55688生活平台的服務範圍中,正是林念臻的工作日常。

「因為我就是台灣大車隊的TA(目標客群)啊!」35歲以上、有可彈性支配的收入、工作生活忙碌,林念臻不論在年齡、經濟狀況、生活模式、移動需求等,都與台灣大車隊主流客戶一致。

林念臻
林念臻熱愛攀岩、腳踏車等運動,笑說自己個性比較急,只要周末一定要好好規畫、出門動一動。
圖/ 蔡仁譯攝影

敢試〉酒後親測App,優化叫車「暢行無阻」

既是準客戶,又是生活服務平台的經營者,林念臻留意生活中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似乎可以將其解讀為工作的延伸。而除了微搬家,其實林念臻也在一次「醉後」,找到了改良代駕服務的方向。

某次聚餐後,喝醉的林念臻自己操作55688 App的代駕介面,發現記得滾瓜爛熟的車輛資料,在喝醉後卻變得難以輸入。「喝醉後很難按對車種、規格。」團隊也因此調整代駕介面,現在打開55688找到代駕頁面,系統會默認會員資料,多數情況下用戶只需一路點選最顯眼的選項,就能送出申請。

系統過去之所以要求客戶輸入詳盡的車種、規格資料,是因為不同車款有其對應的駕駛能力門檻。而在用戶端簡化流程後,台灣大車隊無法再根據客戶用車,指派對應的駕駛員,為了應對這樣的需求,團隊必須平均地提升代駕人員的能力,也就是大家「什麼車都要會開。」

諸如此類的提案、調整,並不只出自林念臻自身。搶在情人節之前,推出的「生活祕書」服務,就是一個完全「bottom-up(自下而上)」、從台灣大車隊行銷企畫處電子商務部經理楊惠珍發想而成的服務。

主打指定時段專用車輛,車上備妥花束、巧克力等,車身更可依用戶需求貼上照片、祝福字句的紙模。這個生活祕書服務,一面強調了為用戶客製化服務,另一面則有客群分層的商業模式為基礎。

初次實驗性地推出這個服務概念,10個名額很快銷售一空,林念臻也對未來在不同節慶、事件時,這個模式能演繹出的服務多樣性充滿期待。

敢衝〉阿莎力助賣孤兒農產,1天內就上架

楊惠珍回憶起這次提案與最後成功實行,靈感是源自大量的客戶進線抱怨數據,她分析分類細緻的客服意見表、找出尚未被滿足的服務缺口,在1月時提案、通過、執行,前後只花了約1個月。除了最後成效令她印象深刻,管理層的乾脆決斷——推出服務、蒐集用戶回饋,作為之後調整服務的參考,反映了公司對這個服務概念的肯定,也讓她充滿成就感。

「決斷力」並不只是內部員工對林念臻的評價,致力協助中南部農民以數位方式推廣、銷售農產品的數位轉型顧問黃耀寬,與她素未謀面,卻對她有著同樣的印象。

去年中國暫停進口台灣水果,嚴重衝擊鳳梨、釋迦與蓮霧果農。該年6月,蓮霧一天天成熟,買家仍沒下落,黃耀寬每天為高雄路竹的蓮霧果農奔走,亟欲幫即將蒂落的蓮霧找到去處。

當時走投無路的他,找上了時任高雄市新聞局主任祕書吳哲希,輾轉聯絡上林念臻。當時林念臻除了一口答應協助,更很快地組織人力協助,臨時小組跟黃耀寬要了水果的圖文素材、檢驗報告等,並在不到1天的時間內,將產品上架到55688的App上。

為了在賞味期售出水果,除了上架商品,林念臻更祭出了數百元的乘車金作為購買蓮霧的優惠,而後在不到10天內,1,000箱蓮霧快速完售。 黃耀寬回憶,那時平日捨不得搭計程車的果農,在水果銷售一空後發出的感嘆:「想不到計程車(App),也可以賣東西。」讓他印象深刻也感念不已。

而遠在路竹的果農的感嘆,其實正切合了林念臻上任後,以成為超級App為目標的理念。在過去1年,台灣大車隊除了整合旗下各事業的會員、金流系統,大動作開發新的生活服務,更串連交通科技新創,期望提供用戶全方位的服務體驗。

而這些發展,就是根基於發展多年的2.2萬車隊服務,與其累積的680萬會員。

林念臻
被父親找回集團,林念臻一路從福利社賣機油做起,歷練超過十年,發揮她在資訊管理的專長,將台灣大車隊進行數位轉型成為55688生活服務。
圖/ 蔡仁譯攝影

敢寵〉司機就是好門面!擁抱老爸惜才精神

去年入股台灣大車隊旗下子公司台灣智慧生活網的國際創投公司Headline Asia合夥人黃立安觀察,在所有的叫車平台中,台灣大車隊的獨特之處在於— 是一個相當看重司機價值的叫車平台 ,而「林念臻也許在爸爸、也是董事長林村田的耳濡目染下,延續著這個理念。」

不論是公司提供司機們修車與洗車服務,或是要求司機穿著制服、維持車內整潔,台灣大車隊對司機有專門的禮遇與要求。「他們覺得 服務好司機,才能服務好客人。」

而林念臻以超級App為目標,所整合、推出的生活服務,也將延續車隊管理的模式。無論是大掃除、水塔清潔、搬家等服務,如何與形形色色的勞務提供者協作,帶給客戶一致、標準化的體驗,林念臻認為,「這既是台灣大車隊的優勢,也是未來的挑戰。」

林念臻
去年6月,林念臻受味全龍球團邀請,至天母棒球場擔任開球嘉賓。
圖/ 台灣大車隊

黃立安觀察,叫車產業的數位媒合平台是建立在扎扎實實的人力供應上,想要管理好這個平台,並帶動它轉型、拓展新的服務,是 考驗經理人在傳產、科技與服務業共3方面都 要取得平衡的能力。

而在曾任總經理特助,主導台灣大車隊數位轉型的王景弘的眼裡,林念臻就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他觀察,台灣大車隊是歷史悠久的公司,既有累積也有包袱與顧慮,不僅體制結構緊密,資深員工的行事風格與公司文化也不易調整。而林念臻不冒進,卻又穩定創新,如同潤滑劑一般,一個又一個地鬆動較僵固的關卡。

而在加入公司起的十年內,潤滑劑從基層一路塗塗抹抹,加上不同時期的經理人的推動,在執行長的重擔交到林念臻的手中時,台灣大車隊也已煥然一新。

有扎實的車隊陣容為基礎,台灣大車隊在2022年繳出了 年營收增加24%的佳績 ,在上百萬用戶、外界投資人眼裡,這就是林念臻繳出的第一張成績單。「 我相信680萬用戶的價值,只發揮了5%。」 林念臻有這樣的期許,下一個十年,將看她如何建立用戶對55688生活品牌的認知,讓這座交通數據礦山,展現真正的價值。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助你高效升級專業實力, 香港科技大學 Digital MBA 為專業人士打造高效進修路徑
助你高效升級專業實力, 香港科技大學 Digital MBA 為專業人士打造高效進修路徑

星期六早上9點,一位科技公司的策略長在家中啟動筆電,準備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線上直播課程。這是他報讀線上MBA課程後的第6週,平常全力投入公司業務、晚上與假日則用於進修科技與商業管理等相關議題,在緊湊的生活中,持續充實知識、拓展視野。

這位策略長並非特例,而是全球許多專業人士的縮影。根據多項國際調查,線上MBA課程的報名人數近年持續攀升,也有越來越多學校加入線上MBA的行列。線上MBA,不再是疫情期間的權宜方案,而是兼顧效率與彈性的理想進修模式。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 (Part-time Hybrid Mode) ,早在數年前便瞄準此趨勢,率先推出亞洲首個數位MBA課程(以下簡稱DiMBA),結合國際師資、混合式學習模式與沉浸式學習課程,為新世代管理人才量身打造職場升級的最佳路徑。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李兆基商學院大樓。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港科大 MBA 連續2年勇奪亞太第一寶座

提及港科大,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全英語教學環境、國際化師資和多元學生背景,尤其在科技創新與商業管理兩大領域,更是具備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佈的「2025大學影響力排名」報告中,港科大再次蟬聯全球第19名,持續引領亞太區高等教育發展。

港科大不只整體表現備受肯定,MBA課程更是表現亮眼,其以「培養立足亞洲、放眼世界的領導人才」為課程使命,致力於協助商業菁英養成全球視野與在地洞察力,因而深受業界領袖與學生的一致肯定。不僅超過14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香港第一,在《彭博商業週刊》全球最佳商學院MBA排名中,更連續2年抱走亞太區第一名的殊榮,成為想要提升商業領導力與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士進修首選。

這樣的聲譽和實力,也清楚體現在學員背景多元化上。根據港科大統計,DiMBA課程的前三屆學員來自美國、加拿大、台灣、新加坡、日本及韓國等20幾個國家,涵蓋製藥、區塊鏈、投資銀行、旅遊、零售等多元產業背景,並服務於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包括萬事達卡(Mastercard)、花旗(Citi)、摩根大通(JP Morgan)、滙豐(HSBC)、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國際)、騰訊控股、迪奧(Christian Dior)、國泰航空 、 UNIQLO(優衣庫) 等。

那麼,為什麼港科大DiMBA課程能夠吸引眾多不同國家、不同產業的中高階專業管理人才?關鍵就在以下5大課程特色。

特色1、全球頂尖師資陣容
港科大DiMBA課程的師資團隊橫跨全球25個國家,且兼具學術深度與實務經驗。除了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UCLA等全球知名院校的知名學者外,更不乏曾任職於跨國企業的業界領袖,將第一線的管理經驗與洞察帶入課堂,讓學員得以融合理論與實務,拓展全球視野。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實體授課現場。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特色2、彈性教學模式,兼顧工作與學業
港科大DiMBA的課內容涵蓋完整的商業核心知識及多元選修課程,學員可依據個人興趣與職涯規劃,深入探索AI人工智慧、區塊鏈、ESG永續發展等最新商業趨勢,培養跨領域競爭力。

至於教學模式則依課程內容彈性設計。以理論知識為主的課程,採用「50%預錄影片+50%線上直播」的混合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先觀看預錄影片、研究真實商業案例,並在之後的直播課程中,與來自各地的同儕討論和交流。講述溝通和領導等關鍵軟技能,或是以案例研究為核心的課程,完全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教學品質,讓學員可依照個人步調安排進度,在不影響工作與生活的前提下靈活學習。

特色3、台港往返方便快速,輕鬆重溫校園生活
雖然課程大都可以線上完成,但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安排,參加實體課程,體驗校園生活。往返香港與台灣的單程交通時間不到兩個小時,因此,學生可以輕鬆前往港科大體驗世界一流的先進設備,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菁英進行面對面互動交流,使MBA之旅更加豐富。

特色4、全球沉浸式學習,拓展國際視野與實戰力
為提昇學習成效並強化國際競爭力,港科大DiMBA課程特別設計全球沉浸式學習(Global Immersion Week)活動,並與英美等眾多國際頂尖學府合作,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與世界級師資近距離交流,及親訪Amazon、華納兄弟等全球頂尖企業,近距離了解實務運作與創新策略。

整體內容涵蓋三大學習面向,第一:動態工作坊,由國際頂尖師資引導的互動式課程,深入探討科技、創新與創業等關鍵議題;第二:企業參訪,深入知名企業實地觀摩,瞭解其營運模式與最佳實務操作邏輯;第三:文化體驗,透過導覽與各式活動,理解當地文化、歷史與商業生態,從生活視角理解市場脈動。

對學員來說,參與全球沉浸式學習活動可以獲得2大助益:一是與全球業界領袖、校友及同儕深度交流,建立國際人脈;二是透過與國際教授和領導者的對話汲取經驗,不僅有助於提升領導力與決策力,也能帶回具體可行的創新構想,推動組織轉型與業務成長。

香港科技大學MBA
DiMBA學生到UCLA美國參與海外交流。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MBA
DiMBA學生到UCLA美國參與海外交流。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特色五、激發創新與提昇領導力,港科大DiMBA成職場最佳跳板
港科大DiMBA課程打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在專注工作的同時,也能彈性提升管理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為鼓勵多元背景的優秀人才加入,港科大更設立多元種類的獎學金制度,包含任職於商業科技創新領域、社會與公共服務產業、對企業有重要貢獻、或具女性領導者身份等優秀的申請者,提供專屬獎學金的支持。

對於渴望在職涯中精進自我、擴展人脈、掌握未來趨勢的中高階人才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兼具效率與深度的進修旅程,更是一個放眼國際、重塑個人競爭力的最佳跳板。

台灣豪敏有線公司執行長趙蔓𡩋 (DiMBA 2023級)認為,港科大DiMBA課程靈活而嚴謹的設計,讓職場人士能夠跨領域學習到有價值的知識,再加上同學們的背景多元又專業,使得課堂討論經常出現大膽、打破傳統的視角,有助於思維的轉變和激發創新潛能。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校友:趙蔓𡩋。
圖/ 香港科技大學

曾在中華區微軟工作的台灣菁英黃開宇 (DiMBA 2021級),在加入港科大DiMBA 課程時,已有20年以上的工程師、產品經理等工作經驗,為了提高商業視野和策略思維及加深領導技能,選擇就讀港科大MBA,並將課程中學到的最新商業技術和知識,與自身原有知識和技術結合,不僅讓自己的思考方式更多元、更懂得如何發揮創造力,在領導能力上也更上一層樓,從而更有信心去迎接未來更多工作上的挑戰。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校友:黃開宇。
圖/ 香港科技大學

港科大DiMBA第三輪招生將在今年8月27日(三)截止 ,現在報名,明年2月就可以開課,把握機會開啟知識升級之旅!
或參加 8月5日(二)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全球現場諮詢活動 ,您也可以花30分鐘與招生團隊會面,深入了解港科大MBA課程,實現職涯夢想,就趁現在!

港科大DiMBA課程打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在專注工作的同時,也能彈性性提升管理視野與國際競爭力。主修課程可以線上完成,但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安排,參加實體在港選修課,體驗校園生活。 DiMBA課程特別設計全球沉浸式學習(Global Immersion Week)活動,並與英美等國際頂尖學府合作,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與世界級師資近距離交流,親訪全球頂尖企業,近距離了解實務運作與創新策略。

了解更多:立即申請港科大DiMBA課程
8/5(二)港科大全球現場諮詢在台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