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想加入AI搜尋大戰,錢夠了嗎?董事長曝成本暴增10倍,一年可能要燒60億
Google想加入AI搜尋大戰,錢夠了嗎?董事長曝成本暴增10倍,一年可能要燒60億

人工智慧戰火熊熊燃燒,隨著Open AI所開發之聊天機器人ChatGPT一砲而紅,各大公司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想搭上這波熱潮。兩大科技巨擎微軟和Google也紛紛響應,旗下搜尋引擎導入AI技術,分別推出聊天機器人Bing和Bard,佔據近期熱門話題。

然而,面對這股勢不可擋的AI大戰,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董事長約翰.軒尼施(John Hennessy)卻表示,單次使用聊天機器人的成本,為一般關鍵字搜尋的10倍,遠超於傳統搜尋引擎的高昂費用,可能將在未來引爆另一場危機。

聊天機器人好貴!和Bard聊一次背後成本增10倍

Open AI的執行長就曾透過推特表示,ChatGPT的營運成本令人「瞠目結舌」(eye-watering)。根據計算,ChatGPT生成一條資訊或回覆的成本落在1.3美分左右,是目前傳統搜尋引擎的3至4倍。因此為了減緩這樣龐大的開支,ChatGPT在二月初開始向使用者收取每月20美元的訂閱金。

Google身為搜尋引擎產業的龍頭,約佔全球搜尋引擎市場的93%,平均每天要處理85億次的搜尋量,其競爭對手微軟僅佔3%左右。因此若大規模投入人工智慧搜尋,Google所花費的成本恐怕會是驚人的天文數字。

數據分析顯示,Google去年共計3.3萬億次的搜尋中,平均每次的成本僅有0.2美分,若改用AI搜尋,成本將取決於其所生成文本的數量。

舉例而言,如果使用類似於ChatGPT的AI技術,用約50字的回覆來處理其中一半的搜尋量,到2024年,Google將面臨高達60億美元的支出。

即使從不同的觀點來看,依然能大致計算出背後高昂的成本。SemiAnalysis是一家專精於晶片製造技術的諮詢公司,根據其估算,若要將聊天機器人導入搜尋引擎中,由於Google內部晶片(Tensor Processing Units, TPU)的限制,必須額外再花費30億美元來使系統相容。

而在《路透社》專訪的專訪中,軒尼詩也進一步估計,藉由AI語言模型進行搜尋,需要具備更加精密的運算能力及龐大的字彙資料庫,大幅提升晶片與電力成本的負擔,與Google所推出的聊天機器人Bard單次進行交流的成本,可能為一般關鍵字搜尋的10倍。

分析師認為,該技術有可能增加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成本,進而影響母公司Alphabet所能獲得的利潤。

更慘的是,如果聊天機器人答錯了,要付出的代價更大。先前,Google新推出的Bard就因為向用戶展示了錯誤回答,而導致股價下跌近8%,估計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延伸閱讀:Bard答錯1個問題,Google市值慘掉千億美元!太陽系外行星第一張照片是誰拍的?

才剛裁員就要繼續燒錢?Google 2024恐面臨60億美元的支出

上述種種的潛在支出成本都與Google目前的計畫背道而馳。年初Google才大動作解雇1.2萬名員工,並且為了削減支出減少了一部分的員工福利,例如:奢侈的辦公室津貼;然而現今卻為了追趕上這波AI搜尋的熱潮,必須撥出更多經費來支援龐大的開發成本。

google搜尋
Google搜尋引擎

Google也試圖藉助其他方式降低投入經費,例如將使用LaMDA語言模型的「輕型版本」來運作Bard,其所需的計算能力較低,能夠處理簡單的任務。LaMDA是一款由Google開發、為了因應ChatGPT攻勢的對話程式語言模型(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

然而,較小規模的運作正代表了較少晶片的投入,也必然導致AI搜尋準確率的下降,如何在確保一定準確度的情況下,同時達成降低成本的目標,是各公司們將要面臨的一大考驗。

跟上AI熱潮前,先考慮成本和搜尋準確率

即使代價昂貴,在多個競爭對手搶占AI領域的情況下,Google仍需咬牙應戰。兩周前,微軟在發布會上宣布將ChatGPT整合進Bing搜尋引擎,同時招募多名測試者搶先體驗,試圖領先Google一步。

微軟財務長表示,隨著新Bing的推出,很快地,用戶支付的費用以及廣告帶來的利潤就會超過支出成本;Google的另一名對手、搜尋引擎You.com的執行長提到,即使加入聊天機器人及其他相關生成技術,會使企業的成本費用增加30%至50%,但「隨著時間推移以及規模的擴張,AI技術會變得越來越便宜。」

不過情況不一定會這麼樂觀,一位Google相關人士指出,想要準確掌握聊天機器人的成本根本還為時過早,投入技術的不同、用戶使用的情形等,都可能產生巨大的成本差異。在衝動地隨波逐流、搶著推出AI搜尋技術之前,在技術的準確性和所需成本間取得平衡,似乎才是王道。

不僅有成本問題,AI搜尋還讓環境汙染更嚴重?

carbon emission
carbon emission

除了龐大的運作成本外,背後產生的汙染問題也引發許多關注。

節能減碳是全世界現在正共同努力的目標,如今「數位碳足跡」也是許多人關注的話題。這是指在使用網路科技的過程中,無論是收發郵件、聆聽音樂、觀看Netflix等任何需要仰賴處理器運轉的行為,運作時消耗的大量能源所製造的碳排放。

在專訪過程中,軒尼詩提到,若結合搜尋引擎與AI語言模型,會大幅增加晶片和電力成本的負擔,這些額外產生的耗電量,會帶給有碳足跡目標的公司巨大壓力。光是訓練單個人工智慧的運作,就會排放數十萬磅的碳排放量。若將AI和搜尋引擎結合,需要更龐大的計算處理能力、大型的數據儲存中心、和更有效率的搜尋模式,勢必會為環境帶來巨大的影響。

根據專家統計,網路科技的使用每年約排放16億噸溫室氣體,若這場AI搜尋大戰越演越烈,未來環境汙染將變得更加嚴重。

ChatGPT,Google Bard,OpenAI
圖/ shutterstock

在科技浪潮一波波襲來的情況下,如何跟進最新技術、搶奪市場先機,同時兼顧公司收支之間的平衡和永續議題的考量,對於如Google、微軟、Open AI這些大企業而言,仍有許多問題尚待改善。

資料來源:InsiderFirstPostFortuneReutersWired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