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拜登舌戰巴菲特,股票回購吵什麼?6張圖一次看懂背後來龍去脈
【圖解】拜登舌戰巴菲特,股票回購吵什麼?6張圖一次看懂背後來龍去脈

什麼事情,可以讓世界最有權勢的2個人隔空叫戰?

2月初,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提議,將 股票回購 稅從1%上調至原先的4倍,白宮表示,此舉將鼓勵公司投資於未來的成長性,而非只增加股東的回報。到了2月底,股神巴菲特發表致波克夏股東信,文中提到:「如果有人告訴你,所有的股票回購都對股東或國家有害,或是對執行長特別有利,這個人要麼對經濟一竅不通,要麼就是巧舌如簧的煽動者(這兩個角色並不互斥)。」

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股神發表致波克夏股東信中提到:「如果有人告訴你,所有的股票回購都對股東或國家有害,或是對執行長特別有利,這個人要麼對經濟一竅不通,要麼就是巧舌如簧的煽動者。」
圖/ shutterstock

巴菲特的言論被視為暗批拜登,幾天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也發出聲明,表示拜登與巴菲特在 股票回購 上的意見不同,純屬「誤會一場」。雖然白宮特地出面澄清,但拜登與巴菲特都提到的股票回購(Stock Buyback)究竟是什麼,以及他們看似立場不同的背後,又分別代表什麼意義?

股票回購指的是公司用自有資金或借款的方式,在公開市場上買回自家已發行的股票,這些回購的股票可能會被註銷或留作庫藏股,不再於公開市場上流動交易。 在1930年代,股票回購曾被視為不道德、用來操控股價的手段,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實施了一系列的監管措施,規定公司只能透過分紅和發行新股的方式分配股東收益。

直到1982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才放寬規定,允許公司進行股票回購,但必須遵循規則公開披露。至此之後,股票回購逐漸成為被廣泛接受的公司財務處理手段。

恐限縮企業收購、研發、招募

拜登之所以對股票回購有所微詞,是因為當公司手上握有資金, 其他常見的利用方式包含收購其他公司、投入研發、加大招募力道等各種增加未來競爭力的用途。 如果公司把資金花在股票回購上,等於排擠了其他資金利用的可能性。

現在正是美國公司滿手現金的時刻,根據聯邦儲備經濟數據庫的統計,雖然有通膨與市場衰退的疑慮,但預估美國公司2022年的年度獲利將達到12兆美元,相較2020年的不到10兆美元有不小的漲幅。

手上握有許多現金的公司,在稅制的考量下自然要想辦法花掉,也大幅推升了股票回購的狀況。

根據標普五百(S&P 500)指數的數據顯示,2010年標普五百的公司花在股票回購的金額約莫在3,000億美元。到了2022年,這個金額上漲至9,000億美元。

也就是說,這些公司1年花了新台幣27兆元──大概是2倍台積電的市值──在買回自家公司的股票。其中在股票回購方面支出最多的公司是蘋果(Apple),在2012至2022年這10年間,蘋果花費了5,820億美元於股票回購上,比第2名微軟的1,720億美元多了3倍以上。

如拜登所想,如果公司把支出於股票回購的9,000億美元用於研發、設備,或其他長期成長計畫,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的產值、潛力與就業機會,對國家經濟產生更正面的影響。一切聽起來非常有道理,那為什麼公司還要花費大把鈔票在股票回購?

Joe_Biden_wiki
如拜登所想,如果公司把支出於股票回購的9,000億美元用於研發、設備,或其他長期成長計畫,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的產值、潛力與就業機會,對國家經濟產生更正面的影響。
圖/ 維基百科

可拉抬EPS,加持「委屈」股價

一般來說,公司進行股票回購除了分配給員工之外,是為了回報股東與提升EPS(每股盈餘),以及向市場表明自家股價被低估。

舉例來說,今天有一家喵喵公司在市場上流通100股的股票,而你擁有其中1股,帳面上等於擁有喵喵公司1%的股票(100分之1)。當喵喵公司宣布股票回購,在市場上買回50股,雖然你手上擁有的股數不變,但整體擁有的流通在外的股票份額從1%變為2%(50分之1)。

當然在現實世界中,公司流通的股票是上百萬股,對於股民的影響不會如喵喵公司這個案例這麼劇烈。

另外,股票回購在EPS方面的影響,必須從 EPS的公式看起:稅後淨利÷在外流通股數。 同樣以喵喵公司為例, 進行股票回購時,等於減少在外流通股數,當計算EPS的分母變小,就放大了EPS的數字。 EPS是判斷一家公司股票價值的依據之一,擁有漂亮的EPS數字有助公司的股票銷售。

最後,公司進行股票回購的原因,還有向外宣告「股價委屈了」。如果公司對股價感到不滿,認為目前股價不足以反映公司價值,也會進行股票回購,暗藏「未來股價有可能上漲」的意味。

回饋股民也躺槍?CEO挨轟自肥

在了解股票回購的意義後,就不難理解巴菲特聲明中,為什麼有「股票回購對執行長有利」的說法。因為許多公司執行長的薪資,與公司股價表現或是EPS掛鉤。以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為例,其2022年薪資為8,400萬美元,其中有3,750萬美元為股價激勵獎金,其他約莫有30%的執行長薪資與EPS有正相關。

也因此,批評者認為,股票回購是公司執行階層為了達到薪資目標的手段。不過,其實現在大多數的公司內,都設有討論執行階層薪資的獨立委員會,因此也愈來愈難直接透過股票回購達成執行階層的私慾。

所以不難理解拜登與巴菲特的隔空喊話只是立場不同,拜登認為公司的資金應該花在投資未來、巴菲特認為股票回購只是公司回饋股東的方式或是調節現金的財務工具。

不過,回過頭來看台灣股市,則因為「民情不同」有完全不一樣的狀況。國泰證期顧問經理處蔡明翰表示,「可能是存股族的興盛,台灣股民的概念是『現金為王』,所以台灣公司為了迎合股民大量採用現金配息,股票回購則大多用於宣告股價委屈的狀況;美國公司則比較沒有現金配息的概念,在稅制等多重因素的考量下,大部分賺了錢就採用股票回購來回饋股東。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能說市場有不同的口味。」

不管股票回購與否、配息還是配股、台灣或美國,一切的重點還是在於公司的資金運用,是否能給股東完整且合理的交代。只是美國公司的股票回購潮仍在持續當中,2023年初,雪佛龍、Meta、Twilio等公司都陸續宣布了股票回購計畫,標普道瓊指數的分析師霍華.席爾佛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表示,「2023年標普五百的公司花在股票回購的金額,有機會首度突破1兆美元。」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關鍵字: #巴菲特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