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我國下個兆元產業:電動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 邀請產業專家聚焦下一波商機趨勢
【打造我國下個兆元產業:電動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 邀請產業專家聚焦下一波商機趨勢

近年溫室氣體導致極端氣候災害頻傳,連帶造成糧食短缺、經濟動盪等後續效應。根據聯合國公告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3項內容,就特別建議各國須完備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為下一代建構適合生存的環境,「淨零減碳」成為所有人的任務,截至2022年10月底,已有139國家宣示要在2050前,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要達成零排放目標。

為了要加速各階段的減碳成效,許多國家市場把焦點投注到交通領域。全球重點汽車市場如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分別提出要在2030年將停產、停用內燃機車輛,並搭配相關政策規範來逐步淘汰燃油車。換言之,電動車不僅是永續的解方,更是未來商機所在。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放眼2035,勾勒未來世界的移動方案

針對電動車產業的布局,臺灣也沒有置身事外,包含去年國發會公布「臺灣2050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行動」,規劃12項淨零關鍵戰略具體行動與措施。特別的是,這項政策綱領當中特別提到我國2030年減碳目標要達24%正負1%,並且由交通部主責推動強化「運具電動化」目標。

進一步拆解運具電動化政策內容,有3大明確方向包含提高電動運具數量、完售使用環境配套、以及產業技術升級轉型。放眼2030年,可望達成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郵務機車50%電動化、補助50萬輛電動機車、補助500輛電動計程車、投資二款新物流車型等具體成績。

由此可見,電動車發展勢不可擋,除了由官方提升電動運具數量、布建電動車充電場域與設施,也需要產學研等角色共同合作,帶動電動車上下游供應鏈營運及布局。對此,今年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將在4月12-15日於台北南港展覽1館盛大辦理,展覽以2035年未來世界的移動為概念,期望透過展覽向國際完整呈現臺灣電動車與自駕車生態系,展現三電系統、IOV、5G、資安、車載娛樂、人車溝通及共享平台等解決方案。

打造下個兆元產業,臺灣發展電動車握有這些關鍵優勢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之所以會用「2035」時間點為訴求,意謂電動車和自駕車將在2035年主導全球新車市場。至於臺灣是否有機會在2035之前,以電動車為主角打造下個兆元產業?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及臺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資料,2021年我國汽車產業總產值達4,190億元(汽車產值1,921億元;零組件產值2,271億元)。要把電動車打造為領軍產業,必須擁有經濟規模大、附加價值高、就業機會多、國際競爭力強、產業條件契合國內環境等條件。

根據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剖析,臺灣要發展智慧電動車目前擁有幾項優勢。一來是有強盛ICT產業優勢加值,進而有助完整電動車產業鏈成形;二來是善用區域地形優勢,進一步建構全島低碳綠能環境;第三是關鍵零組件廠商具備國際技術水平,以及電動車輛廠商開始有商業化量產實力;以及最後一項是借助科研機構計畫,催生下世代關鍵前瞻技術研發。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除豐富的展出內容,展期間更將舉辦一系列的精彩活動,包含4月13日辦理的「電馳智駕-智慧移動論壇」,邀請來自歐美的產業專家剖析電動車及自駕車市場發展趨勢。

論壇議程相當豐富,包含波蘭替代燃料協會Polish Alternative Fuels Association、安大略省汽車創新網絡(Ontario Vehicle Innovation Network OVIN)代表分享國際前瞻趨勢與全球電動車市場動態。另外也邀情國內重點業者,包含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將提到產業結盟進度、台達分享電動車能源設施相關議題、以及恩智浦半導體與德州儀器帶來半導體賦能電動車主題。

在電動車作為新興產業主角,在產業版圖佈局尚未定型前,臺灣此刻最亟需強化軟硬整合,包含串連IC設計、物聯網等軟優勢,以及記憶體、晶片製造等硬實力。如果再搭配策略結盟強強聯手,方能在國際競爭藍海取得一席之地,讓臺灣成為電動車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要角。

更多詳細議程請見:https://eventgo.bnextmedia.com.tw/event/detail/e81478u6401b0048a010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