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已經宣布計劃將ChatGPT整合到一些雲端運算產品中,並希望在更多業務中注入人工智慧。 Mewawalla說道:「目前,微軟在這場人工智慧競賽上處於領先地位。」
知名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高階主管Cyrus Mewawalla告訴媒體,微軟去年憑藉聊天機器人ChatGPT確立了技術優勢,而Google則在人工智慧(AI)上面臨了「柯達時刻」。
Mewawalla表示,人工智慧是2023年的重大主題,而微軟正是通過對ChatGPT開發商、人工智慧研究公司OpenAI的投資,搶占了Google的先機。
近期,微軟已經宣布計劃將ChatGPT整合到一些雲端運算產品中,並希望在更多業務中注入人工智慧。 Mewawalla說道:「目前,微軟在這場人工智慧競賽上處於領先地位。」
但事實上,Google公司已投資人工智慧領域多年,其中最知名的一筆交易當屬2014年對DeepMind的收購。 2年後,DeepMind推出了圍棋機器人AlphaGo擊敗了多位頂尖人類選手,暴紅全球。
上週,Google宣布將合併「Google大腦」和DeepMind,組成一個新的部門「Google DeepMind」。分析稱,此舉是為了集中人才和資源,以在AI領域趕超微軟公司。
擔心搜尋引擎、擱置AI產品,Google管理層怎麼了?
Mewawalla表示,Google本應該在「很久以前」就這樣做,「某種程度上,Google在AI方面出現了『柯達時刻』,因為擔心影響核心業務,公司將領先的產品放在了一邊,而造成現在,核心業務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柯達時刻」常被拿來比擬一些企業因缺乏遠見、缺乏創新,導致公司沒落。柯達公司曾是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但在顛覆性技術(數碼相機)侵入市場的時候,沒有採取及時的回應,導致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需要指出的是,柯達早在1975年就發明了數碼相機,但未能加以利用。
Mewawalla提到的這個核心業務指的是Google的搜索引擎。今年2月,微軟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人工智慧搜尋引擎必應(Bing)和Edge瀏覽器,大有撼動Google搜尋帝國的勢頭。
許多分析師也對Google表達了失望之情。深水資產管理公司執行合夥人Gene Munster在評論兩家公司財報的時候形容道,「感覺Google管理層在喝茶,而微軟高階主管在喝紅牛。」截至收盤,微軟股價漲超7%,GoogleC則跌0.15%。
Arete Research高級分析師Richard Kramer告訴媒體,「Google在AI領域有最聰明的頭腦,有成就卓著的一批人,在前100篇論文中佔了三分之一,但他們是一家以工程為主導的公司,因此沒有將他們所做的事情產品化。」
也有聲音認為,Google多年的投資能使其重獲優勢。摩根大通在最新發表的一份說明中寫道,Alphabet(Google母公司)多年來對各業務線的投資,將在人工智慧方面處於有利地位,有望加快大型語言模型的商業化。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