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背後血汗真相:「外包軍團」領時薪15美元、做苦工!為何甘願當廉價工人?
ChatGPT背後血汗真相:「外包軍團」領時薪15美元、做苦工!為何甘願當廉價工人?

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靠外包工人的訓練工作才能成就輝煌。這些工人為訓練數據打標籤,和機器人來回對話並糾正系統生成的答案。這些美國外包工人的時薪超過15美元,他們中既有為生計者,也有為了搶先一步了解人工智慧發展狀況的人。

以下是翻譯內容:

現年34歲的阿列克謝·薩夫勒(Alexej Savreux)住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他說自己這些年來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賣過速食三明治、當過保管員、垃圾搬運工,還曾為劇場安裝過音響。現在,他成了一名人工智慧訓練師,不再需要從事體力勞動。

作為人工智慧行業眾多外包大軍中的一員,薩夫勒等人一直在幕後訓練人工智慧系統如何分析數據,以便讓人工智慧最終生成各種讓用戶驚嘆不已的文本和圖像。為了提高人工智慧的準確性,薩夫勒會為各種照片貼上標籤,並預估應用程式接下來應該生成什麼文本。

招募外包大軍訓練人工智慧,這些人有多重要?

雖然他們的時薪超過15美元,但並沒有任何福利。

在過去幾年中,薩夫勒和其他外包工人花費了大量時間來訓練OpenAI的人工智慧系統,以便讓ChatGPT能夠更好地響應用戶。這些工人提供了OpenAI等人工智慧企業所需的文本、標籤及其他資訊,滿足了企業們無休止的迫切需求。

去年11月份,OpenAI發布了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起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的熱潮。薩夫勒說:「我們幹的都是苦力活,但如果沒有我們,就不會有人工智慧語言系統。」

薩夫勒說:「你可以設計所有你想要的神經網路,你可以讓所有你想要的研究人員參與進來,但如果沒有標籤,你就沒有ChatGPT。你什麼都沒有。」

這份工作不會給薩夫勒帶來多少名聲或財富,但在人工智慧領域中,這是一份容易被忽視的重要工作,外包工人的勞動可能會在新技術尖端的魔力面前黯然失色。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人工智慧夥伴關係(Partnership on AI)致力於推動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和教育。該組織的人工智慧、勞工和經濟負責人索南·金達爾(Sonam Jindal)表示:「很多人在慶祝人工智慧的成就,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就是如今人工智慧仍然非常依賴於大量人力。」

多年來,科技行業一直依賴於成千上萬的低技能、低收入工人來支撐其龐大的電腦業務,從20世紀50年代的穿孔卡操作員,到最近抱怨自己在公司是二等公民的Google契約工都是如此。隨著各種外包平台的興起,很多在線零工工作也更受人歡迎。

Chatgpt
圖/ Pexels

如今,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行業也在上演類似的劇情。

這種外包工作通常不穩定,隨時隨地都可能因為需求變化而變動。從事此類工作的員工要麼直接與公司簽訂書面合約,要麼被專門從事臨時工或外包業務的第三方供應商僱用。他們能獲得的醫療保險等福利很少或根本不存在,這意味著科技公司的人力成本更低。此外,這些工作通常是匿名的,所有的功勞都被歸功於科技公司的高管和研究人員。

人工智慧夥伴關係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稱,透過添加、更新、清洗和處理來自外部數據源的數據,以改進現有數據集的「數據擴充工作」(data enrichment)的需求即將激增。該組織建議人工智慧行業致力於推動公平薪酬和其他改進做法。去年,他們發布了企業自願遵守的指導方針。

延伸閱讀:線上「AI鬼城」人類禁止進入!專屬AI的社群Chirper,裡面在聊什麼?

目前,Google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是迄今唯一一家公開承諾遵守這些準則的科技公司。

用低薪聘人做費力、初階工作,工人要求提高待遇

金達爾表示:「很多人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現在的挑戰是讓公司能夠真正實踐。」

「這是一個由人工智慧創造的新工作崗位,」她補充說,「我們有可能讓這份工作成為高質量的工作,從業者因他們為實現技術進步所做的貢獻而受到尊重和重視。」

最近,工作需求已經出現激增,而一些從事人工智慧外包工作的工人開始要求提高待遇。據報導,上週一,肯亞奈洛比有150多名在Facebook、TikTok和ChatGPT從事人工智慧工作的工人已成立工會,理由是他們認為工資低,而且工作對精神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Facebook和TikTok沒有立即回應、OpenAI拒絕回應 。

到目前為止,美國從事人工智慧外包工作的員工還沒有類似動作,他們還在逐字逐句為開發人工智慧系統默默做貢獻。

薩夫勒是通過網路上招募廣告進入這個行業的,現在在家裡使用筆記型電腦工作。薩夫勒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這種零工幫助他擺脫了無家可歸的境地,畢竟每小時15美元的工資比堪薩斯城的最低工資要高。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必要的費力工作微不足道,但薩夫勒認為這是機器學習領域必不可少的初級工作。

人工智慧外包工作的招募資訊既說明行業需求激增,也反映出這項工作有時會讓人筋疲力盡。臨時工中介Invisible Technologies在招募廣告中聲稱,他們正在尋找「高級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師」,這份工作是初級工種,每小時起薪15美元,但也可能「有益於人們」。招募啟事上這樣寫道:「你可以把這份工作看成是語言藝術老師,或者是最具影響力的技術私教。」 Invisible Technologies表示,新員工將「在世界領先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制定的協議下」工作,但沒有透露所服務客戶的名字。

雖然目前尚未有確切數據表明有多少外包工人在為人工智慧公司工作,但這種工作形式在全球範圍內變得越來越普遍。今年1月份的報導稱,OpenAI僱用來自肯亞的低薪工人來標記包含各種不良內容的文本,以幫助應用程式更好地識別。

ChatGPT
圖/ shutterstock

此外今年年初有報導稱,OpenAI已在東歐和拉丁美洲等地雇用了大約1000名遠程外包工人,專門為數據打標籤或訓練公司軟體。儘管OpenAI首席執行長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推特上表示,截至今年1月份,OpenAI仍然是一家小公司,大約只有375名員工,但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外包工人,也無法完全反映公司的營運規模。 OpenAI一位發言人表示,沒人可以回答有關使用人工智慧外包工人的問題。

創造數據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的工作並不總是那麼簡單,有時也相當複雜,但足以吸引那些想在人工智慧行業領域創業的人士。

22歲的賈京·庫馬爾(Jatin Kumar)來自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畢業於電腦科學專業,從事人工智慧工作已經有一年時間。他表示,這讓他了解到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庫馬爾說:「這讓你有機會在公眾接觸到這項技術之前,就開始考慮如何運用它。」此外,他還創立了一家名為Bonsai的科技新創公司,專門為醫院開發計費軟體。

作為一名人工智慧會話培訓師,庫馬爾的主要工作是與聊天機器人進行對話,提出各種問題,這是訓練人工智慧系統漫長過程的一部分。他說,開始時這很簡單,但隨著經驗的積累,這些任務變得越來越複雜。 「每隔30到45分鐘,你就會接到一個新任務,要提出新的問題。」庫馬爾說,開始提示可能很簡單,比如「法國的首都是哪裡?」

庫馬爾說,他與其他約100名外包工人合作生成訓練數據、糾正答案,並透過對答案進行回饋來微調模型。

庫馬爾表示,其他工作人員會處理「標記過」的對話內容。有些用戶會將聊天機器人的答案回饋給公司進行審查,工作人員會閱讀ChatGPT用戶提交的對話。當有一個被標記的對話出現時,工作人員會根據所涉及的錯誤類型進行分類,然後用於進一步訓練人工智慧模型。

庫馬爾說:「最初,這是我在OpenAI幫助解決問題,學習現有技術的一種方式。」但他表示,現在他無法想像離開這個崗位了。

延伸閱讀:ChatGPT運作一個月,耗掉近600萬度電!AI大戰背後,其實藏著「水電殺手」?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祐萱

關鍵字: #ai人工智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