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鴻海「跑得快」接招!從自駕技術到伺服器都有AI身影
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鴻海「跑得快」接招!從自駕技術到伺服器都有AI身影

搭上近來人工智慧熱潮,鴻海今(31)日舉行股東會,現場不僅秀出最新浸沒式冷卻技術的伺服器,董事長劉揚偉透露,鴻海在伺服器市占率達4成,營收規模達1.1兆元,隨著AI商機發酵,預計下半年AI伺服器業務將有三位數成長。

他提到,面對紅色供應鏈的競爭,鴻海必須要「跑得快」,持續在新領域半導體、軟體、汽車、電池上衝刺。

AI伺服器占比達2成,鴻海AI伺服器也搭NVIDIA解決方案

日前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2023年Computex主題演講中,播放了一段高效能人工智慧運算晶片H100架構的自動化生產線,而這正是在鴻海旗下工業富聯的全資子公司鴻佰產線所拍攝。

劉揚偉表示,鴻海AI伺服器搭載了NVIDIA解決方案,鴻海持股工業富聯約80%,有望間接受惠;去年鴻海在伺服器營收高達1.1兆元新台幣,AI伺服器已占伺服器總營收達20%。

鴻海股東會
鴻海在股東會現場秀出一台最新浸沒式冷卻技術的伺服器,目前還在研發的階段。
圖/ 陳映璇攝影

股東會現場上,鴻海更展出一台最新浸沒式冷卻技術伺服器,透過將伺服器直接浸泡在不導電的液體中,直接將零組件產生的熱能傳導給流體,不需其他主動式冷卻零件,能有效提升能源效率。不過目前產品還在研發階段,尚未進入量產。

另一方面,鴻海也投入AI需要應用的大型語言模型,初步會導入鴻海在高雄智慧城市方案CityGPT,主要應用在旅遊諮詢。可以看出在AI領域,無論是硬體代工與軟體開發,鴻海都有所著墨。

開發電動車軟體,劉揚偉:2025年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在路上跑

至於電動車事業上,鴻海從零組件、整車代工著力,目前已設計出5款電動車原型,並強化軟體技術,去年在鴻海科技日上,鴻海端出電動車軟體平台HHEV.OS,欲降低車廠開發車用軟體門檻。

同時鴻海和NVIDIA、日本企業Tier 4合作自動駕駛技術,培養相關技術能力。劉揚偉指出,車廠過去沒有AI大型語言模型,開發有其困難度,但有AI大型語言模型後,他預估2025至2027年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在路上跑。

鴻海股東會
鴻海表示,採用Model C原型的納智捷N7如期在第四季量產與交車。
圖/ 陳映璇攝影

展望未來一年,鴻海電動車事業陸續在各國落地,泰國電動車工廠2024完工量產,印尼將建造電動巴士工廠。電池方面,高雄電池芯工廠預計2023年第三季達到年產能120萬度電規模;橋頭科學園區電池工廠明年開始動工。

鴻海股東會
股東會現場,鴻海展示AR技術,股東現在可以戴上AR眼鏡,進行Model T賞車。
圖/ 陳映璇攝影

代工產品上,鴻海代工的Monarch農用車會加速生產,採用Model C原型的納智捷N7如期在第四季量產與交車;今年鴻海還會推出更多款招商車,維持2025年鴻海在全球電動車市占率5%目標。

至於在車用半導體發展,鴻海在亞洲合資案陸續啟動,2025年半導體陸續投產後,降低鴻海IC供應不均風險,目前6吋SIC晶圓廠投產,已有超過5家客戶試產。他提到,未來兩年會是鴻海車用IC密集設計導入的首波高峰。

回到本業EMS(電子代工服務)業務上,鴻海仍坐穩全球EMS霸主,去年市占率達45.6%。面對近來立訊等紅色供應鏈威脅,劉揚偉引述黃仁勳在台大演講的名言,「 面對供應鏈競爭不會等,而是要跑得快,所以鴻海在半導體、軟體、汽車、電池上跑得非常快,不斷往前跑。 」他平常心看待同業競爭,但鴻海在手機產業市占率持續往前。

延伸閱讀:立訊吃到iPhone 16最高階大單,富士康為何搶輸?拆解12年「啃蘋果」之路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鴻海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