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Q4送件上櫃、海外布局再插旗新加坡!6大成長引擎一次看
路易莎Q4送件上櫃、海外布局再插旗新加坡!6大成長引擎一次看

2023年6月27日更新

路易莎在今日(27)召開股東會,通過111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1.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新台幣5.03元,3元現金股利,6/29日除息。

針對股東提問何時送件申請上櫃,以及海外布局計劃等問題,路易莎咖啡表示,預計在今年第四季開始送件申請上櫃、重新海外布局,新加坡開始展店,泰國經過疫情整頓再出發,印尼也簽好了合作對象。

2021年在疫情中登錄興櫃的路易莎,不畏逆風始終維持穩定的獲利,如今,餐飲業喜迎解封商機,路易莎也規畫好今年6大成長引擎-追求高毛利、高獲利,非常看好今年的獲利,將有超過往年的高標成長可期。

至於海外布局,新進展是新加坡,將設立百分之百轉投資的路易莎子公司,預計今年第四季開始展店計畫,目前正在確認最後合作細節,以及展店選址等,以精華地段為主要目標,烘豆設備也會同時搬過去,維持路易莎全球展店的一貫原則「在地烘豆」,才能堅持路易莎精品咖啡的美味。

原本在泰國百貨公司開的門市,疫情過後重新裝修整頓開幕,目前已經有3家陸續開始營業,未來將陸續展店。至於印尼,則與當地的大集團金鋒簽好合作,也緊鑼密鼓籌備中。

這兩年的疫情讓路易莎轉骨有成,今年,路易莎將啟動短、中、長期6大成長引擎,精實展店、新品亮點、運用生成式AI科技、搶攻餐食市場、智能中央工廠及海外布局等。創辦人兼董事長黃銘賢說:「今年將是路易莎邁向新里程碑的開始,無論在品牌發展策略,或是國內外拓展計劃,都準備好大展身手。」

以下為2023年6月9日報導

台灣本土連鎖咖啡龍頭路易莎咖啡公布去年成績,同時指出,兩年的疫情讓路易莎轉骨有成,今年將啟動短、中、長期六大成長引擎,包含精實展店、新品亮點、運用生成式AI科技、搶攻餐食市場、智能中央工廠及海外布局等。

路易莎指出,111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1.7億元,較前一年度成長16%,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01億元,較前一年增加0.1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新台幣5.03元。

同時,路易莎也公布了上半年的營運成績:

路易莎上半年成績
圖/ 路易莎

啟動6大成長引擎,還要積極展店

而在6大引擎中,創辦人兼董事長黃銘賢指出,接下來的四大「精實」展店攻略,是追求高毛利、高獲利的重點,包含:

  1. 「內創門市」(包括幹部新創及再展):是最重要的展店策略,目前已經開了約60家,發揮超高坪效,以30、40坪為主,約百萬月營收,逐漸替換早期的5、10坪小店
  2. 「校園門市」:已經成為全台校園門市最多的連鎖咖啡品牌,陸續在清大、台大、北醫等超過30所大學學區開設門市,月營收可以超過百萬,深耕未來咖啡主力消費客群
  3. 「聯名門市」:發揮綜效,與台北捷運及高鐵合作,同時搶佔台灣兩大交通網絡,掌握人流匯集點的錢潮,其中台中高鐵聯名門市繳出月營收近三百萬的傲人業績,持續拓點中
  4. 「老店新生」:搬遷翻新,業績翻倍,如台北慶城店月營收跳增三倍、從40多萬攀升近130萬。
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
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點出四大「精實」展店攻略。
圖/ 路易莎

搶攻餐食商機,針對各族群推新產品

同時,路易莎全力搶攻餐食商機,擴大客源,提高停留經濟效益。

今年將推出一系列不同特色的精選餐食,包括「Self room享瘦減醣新食感」等,其中台北松山健康生活門市推出前、後的平均單月業績提升15%、來客數也成長12%。

路易莎「Self room享瘦減醣新食感」
「Self room享瘦減醣新食感」系列除了滿足健身愛好者的美食味蕾。
圖/ 路易莎

以正宗泰式料理為主的「初泰」則創新推出「一個人的泰菜」系列,搶攻一人經濟。未來都將陸續推出外帶餐盒系列,將商機從店內延伸出去,未來發展空間更具想像力。

不斷推出創新產品,開發全新商機,根據統計,台灣「咖啡」與「茶」的市場產值超過2,000億,路易莎將同時在兩大領域推出不同的新品,開創新商機。即將推出創新烘焙曲線、更具風味的超越精品咖啡,同時也重新詮釋茶飲系列,推出英國茶季系列新品,為路易莎注入更多成長動能。

路易莎也提到,將訂於6/29日除息,3元現金股利的發放日期為7/31,年增加0.1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新台幣5.03元。

延伸閱讀:路易莎毛利率創新高!本土咖啡龍頭怎麼再成長?揭背後3大策略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