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MeToo事件「人設翻車」連環爆,誰還敢請代言人!品牌該怎麼自保?
【觀點】MeToo事件「人設翻車」連環爆,誰還敢請代言人!品牌該怎麼自保?

近日台灣一連串性騷擾事件浮上水面,以 #metoo 為主題標籤的譴責延燒,從政治人物、專家學者、網紅到明星藝人紛紛被揭露,而黃子佼因為性騷擾歷史曝光,憤而在直播中,細數吳宗憲等其他藝人的不道德過往,點名十多位一併拖下水,之後自殘送醫。

傍晚一位廣告代理商的朋友跟我說:『你看現在誰還敢請代言人?

同時,常常愛用代言人的知名品牌企業家也說,代言市場會被影響,不管是明星還是選手。品牌商非常無辜,花了大筆代言費可能都不能用了。

advertise
品牌行銷邀請代言人,最擔心負面消息導致品牌形象受損。(此為情境示意圖)
圖/ Unsplash

代言,到底跟品牌有多深的瓜葛?

早期品牌愛用藝人代言、到近年也有許多品牌喜歡找中大型網紅代言,原本代言人的意義上就是比一般合作來得深,當某位人物『代言』品牌,就代表和品牌之間的相互認同,代言人的形象,加深品牌的形象,品牌也藉著代言人,得以擴大市場知名度,甚至利用代言人的特質來向市場傳達品牌訊息。

福原愛和江宏傑運動員組成的幸福家庭,是家電品牌想要的氛圍。

阿基師的精湛廚藝,是鍋具的理想載體。

盛竹如因為是一定年齡層心目中的專業主播,因此被借貸平台看上。(有沒有實際找他代言不說,至少對外都是使用他的肖像。)

每當有負面影響(我們說出事)時,品牌急忙切割與代言人的關係,但對消費者來說,購買決策跟代言人是相關的,當初因為代言人而接觸品牌,也能因代言人的不當言行,對品牌產生負面觀感。反過來商品出了問題,很多人也認為代言人應該要負責!

Public Relations shutterstock
代言人代表品牌的形象,發生負面事件難以切割。
圖/ ShutterStock

藝人代言與網紅代言有何不同?

雖然很多藝人同時也是網紅,但藝人的網路影響力有多有少,而網紅因為經營自媒體出身,所以自帶網路流量。

我曾跟一個品牌電商討論『藝人出事比網紅出事,哪一種更大條?』結論當然是藝人。因為就算B咖的藝人,代言費也在百萬以上,別說A咖甚至S咖都到千萬以上,加上相對應的廣告製作費等等,第一筆錢規模就不小。

找藝人代言,就是希望短期內在市場上打出知名度,因此配套的廣告費用:電視廣告、平面廣告到實體活動、戶外媒體等等,又是一筆預算。等出事時,廣告製作費泡水,平面廣告已經印刷好,實體活動取消也有費用損失,戶外媒體全部要重做:拆掉捷運燈箱、撕去公車廣告,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advertising
撤除下架相關素材都是額外的成本。
圖/ Unsplash

反觀與網紅合作,雖然也有跟藝人等級相同的配套規模,就比較多是網路相關授權,數位廣告投放、授權官網,或者商品上出現推薦肖像,喊停或下架的執行速度相對來說更快、更低。

「冪次法則」同樣適用代言市場,預算也會分配不對等

因為市場上大大小小的網紅數量很多,許多廣告主的行銷預算是這樣分配的:選一個大咖藝人/網紅走代言,然後配上比較多位中小型網紅做業配。這個大咖藝人可能就佔走一半以上的預算!

但其實以效益來說,中小型網紅的精準度高於單一藝人,而且溝通效果也很好。

去跟藝人經紀公司談合約,要是藝人很紅、接不完的代言,經紀公司就會態度很硬,比方說,單單網路發文業配二十萬元,條約中要求若非約定使用肖像,要多賠一百萬當作代言費。而且經紀公司不願意承擔藝人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甚至涉入刑事案件時的賠償條款。

我認為,要收代言費,至少要能擔保形象吧?相對地品牌也應該要擔保商品的智財權、來源和品質。

代言本來就是以藝人良好的形象為前提,品牌的商譽損失也許無法立即量化為賠償金,至少因為負面形象可以列舉彌補其實質損失:因為一方外遇劈腿,而拆下的幸福家庭戶外燈箱,品牌方至少可以得到拆除費以及新燈箱的重製費吧?

Out-of-home advertising
戶外燈箱廣告示意畫面。
圖/ Eleni Afiontzi on Unsplash

那,人設劇烈震盪的環境,品牌商該如何自保?

對廣告主,尤其是品牌商來說,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比較危險的

請一個知名度夠高的藝人,確實擲地有聲,但出事時也很傷!而且以往時代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製作人在演藝圈權力很大,可以決定其他後進的通告機會、受到提拔才會紅,會有濫用權利的腐化現象。

品牌永遠也無法知道代言人的真實面貌,人前的好爸爸可能是當年的性騷擾加害者。

自保之道,就是分散投資,且不要簽長約,不然五年的代言,第二年就出事了,後面三年怎麼辦?

也許這次 #MeToo 風暴,可徹底讓代言市場逐漸轉化爲更精準的合作,如何挑選人選和運用多元管道,建立網路口碑基礎,是品牌行銷該做的真正功課。

延伸閱讀:#MeToo炎上事件不斷,該怎麼「好好道歉」?四大重點教你危機處理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造AI無法取代的人才力,聯發科技攜手Hahow for Business培育跨域人才成果豐碩
打造AI無法取代的人才力,聯發科技攜手Hahow for Business培育跨域人才成果豐碩

在AI新世代浪潮下,兼具軟實力與硬實力的「T型人才」已躍升為企業人才培訓的新焦點。以聯發科技攜手 Hahow for Business 推出的「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為例,正是企業積極布局未來、培育全方位新世代人才的具體行動。

人工智慧的快速演進,正全面重塑我們對「學習」與「人才」的想像。隨著知識獲取門檻變低、學習方式持續翻轉,企業人才培育模式也迎來嶄新變革。在這波轉型浪潮中,擅長單一領域的「I型專才」往往難以應對多元挑戰,相反的,具備專業深度與跨域協作能力的「T型人才」成為企業招募與培育的核心焦點。

以理工科學生為例,雖然在校期間累積了紮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基礎,但往往在進入職場後,因為溝通表達、協同合作與專案管理等軟實力相對薄弱,面臨諸多挑戰、無法發揮潛力。為縮短「學用落差」與提升新鮮人的職場適應力,聯發科技攜手Hahow for Business在2025年共同推出「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將工程師的個人效能訓練藍圖,提前至實習階段。計畫透過Learn-Apply-Reflect與10%-20%-70%學習策略,打造出「自主學習→練習→實際應用」的學習循環,全面加速準聯發人的培養、為企業注入新世代的競爭力。

聯發科技與Hahow for Business以「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加速培育人才

聯發科技始終堅信,每一位年輕人都蘊含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只要能匯聚多元能力,即可激盪出創新火花、點燃成長的力量。這樣的理念也體現在「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logo設計:6道光芒象徵聯發科技永續經營的六大基石–全球觀、創新、人才、公司治理、綠色營運與在地實踐;而5道光芒則代表個人效能聚焦的5項關鍵能力:問題分析與解決、溝通簡報與影響力、專案管理、創意思維與成長心態。

SPARK計畫為實習生提供清晰的學習路徑,結合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個人練習與小組作業,同時搭配實體知識萃取工作坊,形成自主學習、同儕學習與應用及反思的學習循環。讓實習生不僅可以學習知識與實用技能,並真正將軟實力應用於工作場域。舉例來說,線上課程學習涵蓋「金字塔表達法」、「定錨點架構」、「ANSVA結構」與「SMART原則」等工具,並在為期兩個月的實習中,透過每週的應用練習、知識萃取工作坊與同儕小組報告,系統化強化關鍵軟實力,讓學習不僅止於「知識的獲取」更是「行為的展現」。

hahow
圖/ 數位時代

來自國立清華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的實習生彭同學深有感觸的說:「能進入同一間公司,代表大家的硬實力相差不大,真正決定我們能否做對事情、把事情做好,是有沒有足夠的軟實力協同合作與向上管理,建議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培養,並且持續不斷精進。」

國立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的實習生鄭同學同樣肯定軟實力的重要性。她說:「在學校,教授指派任務通常有明確的評分指標,但在實習時,主管交付的任務往往保留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為確保彼此有共識,我的作法是主動思考任務的目的,以手寫筆記進行結構性思考與建立清晰的表達邏輯,在與主管進行口頭報告時,則是以『金字塔表達法–先結論、後細節』的方式進行溝通,持續修正與取得共識、精準展開下一步。」

「理工科學生很容易陷入技術細節、分享時不自覺就是滿滿的專業術語,但這樣的溝通模式未必有助於專案進展。」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網路工程學系的實習生洪同學表示,有效的溝通應該要跳脫技術本位,站在對方角度,說出讓目標聽眾共鳴的話,才能推進合作。「透過這次實習,我學會以『定錨點架構』讓溝通內容更有邏輯與說服力,以及透過『ANSVA–Attention /Need /Solution /Visualization /Action–架構』強化提案表達,就算面對全新的領域,也能快速盤點重點,並與團隊展開更有效的協作。」

「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創造的成效十分亮眼。活動期間在校園舉辦的多元跨域校園講座滿意度高達 94.6%;而在實習階段,儘管實習生同時承擔主管指派的專案任務,平均完課率仍高達 87%,並獲得大量正面回饋。許多實習生分享:「無論未來職涯選擇何種方向,這段期間累積的軟實力,都將成為持續突破與創新的關鍵資產。」

三大學習目標,支持年輕人才快速適應跨部門協作及全球化職場環境

聯發科技長期深耕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積極推動學生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緊密整合,以加速新世代人才的成長與轉型。此次首度與Hahow for Business合作「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實踐三大學習目標:首先建立創新與成長心態;其次強化簡報與溝通影響力及團隊合作;最後,培養問題解決、專案管理與行動決策能力。

Hahow
圖/ 數位時代

同時參加「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與3個不同專案計畫的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實習生李同學表示:「實習期間,我必須同時處理三個專案,時間被各種會議切割得十分零碎,參加每場會議前,我至少得花費10分鐘翻閱紀錄或回想進度,改用實習期間學會的心智地圖追蹤專案進度後,只要 1 分鐘就能快速掌握最新狀況,執行效率大幅提升。」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的實習生董同學則認為:「軟實力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事前做好規劃、提升溝通的精準度,更關鍵的是,隨著這些能力不斷累積,將更有勇氣面對挫折與挑戰,不會輕易喪失對科技或對人的熱情。」

整體而言,聯發科技攜手 Hahow 好學校的合作,不僅著眼於短期彌補能力缺口,更展現企業對未來人才的前膽佈局與長期投資。當理工學生兼具專業深度與跨域軟實力,學用落差得以有效縮減,人才成長曲線隨之加速,產業也能在新世代人才的驅動下持續創新,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鞏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