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日本動漫躺著也中槍? 強勢文化的認同與價值
【觀點】日本動漫躺著也中槍? 強勢文化的認同與價值

最近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更連結到我長久以來關心的問題。我以此為題目向機關和客戶提出了上千萬元的研究計畫,先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

5月下旬,中國的一所大學附屬學校,學生們為了慶祝校慶排練了一場以中國遊戲《原神》為題材的表演,結果被校長要求中止並嚴厲訓斥。校長怒斥說:「你們表演的內容不管是畫面或是音樂都是日本的,這種東西絕對不能在校慶上表演!我們要展現的是積極向上的中國文化,這裡並非日本的舞台!這種表演絕對不能容許!」

此新聞和流出的影片真實性在網路上些許不同的說法,但這位校長把中國的遊戲誤以為是日本的作品則引發了很多討論。但我感興趣的是這一視覺風格錯認的事件並非孤例,也非單一作品,放在全球地緣政治、娛樂工業和文化脈絡中更顯其複雜的價值轉換。

《原神》
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原神》由中國米哈遊公司製作。
圖/ 唯晶科技

Anime是日本的!不是迪士尼那種畫風

例如2022年底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日本動漫博覽會(サウジアニメエキスポ)」,作為疫情解封後首次線下舉行的大型日本動漫活動,日本媒體與學者專家們在報導中著重於「日本動畫角色與伊斯蘭教中女性的暴露肌膚之衝突」以及「對於經濟發展,伊斯蘭宗教與日本流行文化之間應該如何調適和妥協?」等議題。

與此同時,伊朗則出現了主張日本二次元角色大多穿著暴露,將會影響當地社會風氣,應該加以限制的議論。有趣的是,不管是中國、日本、沙烏地阿拉伯或是伊朗,不管是校長、媒體記者或學者專家,他們用來論述自身支持或反對立場時所列舉的日本動畫遊戲角色,有些可能並非日本的作品,而這件事在過去幾乎不可能發生。

表面上,這些事件看起來不過是視覺風格的相似與錯認。也就是日本擁有《精靈寶可夢》、《鬼滅之刃》或《進擊的巨人》等無數知名動漫遊戲的IP,作為日本代表的文化軟實力的同時也建構了「日式風格」典範。當我們提到日本動漫時,您腦海就會出現特定的印象風格、聲優台詞或視覺元素。與西方迪士尼動畫的風格有顯著的差異。

《鬼滅之刃上弦集結,前進刀匠村》
《鬼滅之刃》作為日本代表的文化軟實力的同時也建構了「日式風格」典範。

而如 Stevie Suan等學者的研究更指出:多年來日本政府推廣的「Cool Japan」政策,其最大意義就在於向全世界論證「動漫(Anime)是屬於日本的」,並試圖將此概念與日本的物理疆域連結在一起。雖然今天日本的動畫作品有相當比重交給海外公司外包製作,但日本依舊強調動漫是一種可以「越境的(transnational)」的產品,但卻不是「國際的(international)」的共識。

而Thomas Lamarre等人的研究更認為固定電視播放習慣和今日的網路媒體播放(俗稱追新番),也塑造了一個屬於動畫的想像國境共同體:也就是作為動漫粉絲,你可能身處於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有不同的膚色或政治意識形態,但你都是「日本風格」生態系下的想像國民。換言之,只要保有這種特殊的壟斷性,就能把動畫等同於日本;而消費者或創作者也會自然而然地通過觀察此一載體來學習、了解日本,進而想要去旅行或消費,這正是日本在《 Japan Inbound Business Strategy》政策的目標。

不再由日本獨有,文化工業的典範鬆動

而文化轉移現象與產業經濟緊密相連。例如上面提到的中國遊戲《原神》,根據 kultur 的統計,其開發商米哈遊在2022年的淨利潤達 3,100億日圓,這幾乎等於Square Enix、卡普空(Capcom)、萬代南夢宮、EA等全球遊戲知名公司的淨利總和。而這一產值在過去數十年間,都牢牢被掌握在日本手中。所以當此一理所當然的視覺風格出自其他國家,甚至被全球和日本國內消費者接受時,這不單單是視覺風格被誤認,更體現了文化工業的內涵正在鬆動和典範變遷。

隨著米哈遊的成功,無數的廠商競相模仿,推出了一大堆類似的作品、相同的視覺風格,但無一倖存。換言之,所謂的日式風格,並不是製作出類似的畫風或角色,若把這個問題放在全球消費下思考,更值得重新省思「風格」如何連結「喜好」和「消費」三元結構。這是一個文化的議題,也是一個牽涉3兆7,000億日圓規模的市場理解和供需研究,至於我提交的研究案會不會通過,敬請期待後續分享(笑)。

*註:在相關產業用語中,日文或英文的 anime(アニメ)特指日本生產或日式風格的動畫, 而animation(アニメーション)則代表「非」屬日本出版的動畫。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摩絡人工智慧(Morale AI)成立於2023年9月,創業團隊早在國立清華大學便以機器學習(ML)與深度學習(DL)等技術累積大量智慧製造實例,逐步深化在品質、製程、機台、能耗、供應鏈等營運場景應用,爾後,更進一步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等技術解決製造現場最棘手的人員經驗傳承、產線知識管理與品質客訴等挑戰,並且透過數據串接與建立資料倉儲平台等方式優化製造業的數據管理與分析能力,例如監管能耗與碳排狀態等,展開專屬的數位轉型旅程。

兩大關鍵,摩絡人工智慧化身製造業創新轉型的最佳夥伴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摩絡人工智慧不僅將客戶數翻升8倍,更循序推出20個 AI Agent 服務,如專屬紡織業的 Textile GPT 方案,以及專屬半導體產業的地端 AI Agent 服務等,同時為15家企業客戶進行概念性驗證專案與推動 AI 應用落地。

摩絡人工智慧是怎麼辦到的?

首先是擁有深厚的產業知識。摩絡人工智慧的團隊成員不僅熟悉產業術語與營運流程,更洞察上中下游動態,能精準對應客戶需求、打造貼近客戶營運痛點的 AI 解方。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表示:「LLM 與 AI Agent 技術擅長處理非結構化數據資料,換言之,客戶只要有 PDF 資料即可展開 AI 應用,也不用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標註,可以大幅降低 AI 應用門檻,吸引許多製造業關注與應用。」

其次是與 NVIDIA 新創計畫的夥伴展開密切合作。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摩絡人工智慧在產品研發、市場行銷與募資等面向都獲得實質助力,例如,借助 NVIDIA NeMo™ 平台加速資料串接與生成式 AI 模型的微調時間,摩絡人工智慧成功將模型調整與應用落地時間從一開始的6個月縮短為1到3個月,大幅提升客戶的 AI 投資報酬率。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術研發、市場行銷、業務擴展與募資都有極大的幫助。
圖/ 數位時代

高聖翔強調:「AI 發展日新月異、迭代速度極快,加入 NVIDIA 新創計畫讓我們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掌握最新技術,並以更快速度滿足企業需求。」舉例來說,摩絡人工智慧不僅鎖定製造業共通需求推出相應 AI Agent,如品質客訴 Agent 等,更因應紡織、半導體、PCB、製鞋、精密機械等產業推出專屬 AI 模型與應用服務,加速製造業的 AI 轉型步伐。

所有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都可以免費取得 NVIDIA 深度學習學院(DLI)的訓練課程學分,藉此掌握最新產品與技術發展,此外,還可以透過技術分享會等方式了解產品技術的應用模式,激盪更多可能。除了 DLI 訓練課程,參與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還可以獲得三大公有雲的 GPU 雲端點數資源、NVIDIA 軟體開發套件(SDK)存取,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價格,加速產品創新與研發時程。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團隊都可以取得 GPU 雲端資源、免費取得深度學習學院訓練學分、NVIDIA 產品早期試用機會,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方案,加速創新發展。
圖/ 數位時代

從技術支援、產品行銷到募資,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化身新創最佳後盾

除了從技術、產品層面給予支持,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也有助於摩絡人工智慧進行市場行銷與取得募資。舉例來說,NVIDIA 邀請包括摩絡人工智慧等16家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新創團隊在 2025 COMPUTEX InnoVEX 大會中參展、展現前瞻技術,對此,高聖翔十分欣喜的說:「我們在展會期間就收到很多潛在客戶諮詢,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客戶提出需求,對品牌與產品行銷極具效益。」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摩絡人工智慧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也在 NVIDIA 的團隊協助下展開募資,並且成功完成80%募資目標,對於後續的產品開發與業務擴展極有幫助。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新創團隊可以免費使用 Inception Capital Connect 福利,並有機會與全球 Inception 創投夥伴接觸,加速募資流程。

新創團隊可在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網站清楚寫下產品服務等詳細資訊,如此一來, NVIDIA 全球各個部門都可以查詢到新創團隊資訊,便有機會取得 NVIDIA 軟體產品的早期試用(Early Access)機會,以及受邀參加地區性的大活動曝光等。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圖/ 數位時代

為進一步擴大新創支援, NVIDIA 也計畫針對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舉辦專屬活動,首先是每季會舉辦一次專屬技術研討會,主題會聚焦在製造、醫療、機器人與 AI Agent 等,讓新創團隊可以在會中分享應用心得、相互交流;其次是從 DLI 挑選熱門課程在台舉辦實體訓練課程,目標是讓新創與 NVIDIA 專家可以進行更即時的互動與討論;最後是持續邀請台灣新創在一年一度的 NVIDIA GTC Taipei 進行技術分享,並且在 COMPUTEX InnoVEX 的 Inception Startup Pavilion 進行展覽,共創商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