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日之前,所有人都不相信韓國實驗室找出的「LK-99」室溫(常溫)超導材料是真的。而8月1日,劇情開始反轉,中美俄實驗室同日復現了該晶體,華中科技大學常海欣團隊還做出了抗磁樣品。
網友在華中科的樣品實驗影片下留下「見證歷史」的留言,美國超導股票單日大漲60%。舉全球之力探索幾十年的室溫超導材料,真的要來了嗎?
科學界瘋復現LK-99,中美俄均合成晶體
從7月底開始,室溫超導風暴席捲全球。韓國團隊發表了兩篇論文,宣稱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室溫常壓超導體——改性鉛磷灰石晶體結構(LK-99),轟動全球。
如果該實驗為真,那麼「LK-99」將成為全球首款室溫常壓超導材料,但其公布的實驗數據隨後受到質疑,被認為不足以證明其室溫、常壓下的超導特性。
隨後,國際上多個研究團隊試圖合成「LK-99」,驗證其實驗結果。8月1日,中美俄均有實驗室宣布合成了該晶體,雖然還未證實其超導性,但初步驗證了抗磁性。「LK-99」的神秘面紗,正在逐步掀開。
華科大復現LK-99,影片曝確實有「抗磁性」
在B站上一位名為「關山口男子技師」的UP主發布影片,表示已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LK-99」晶體。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CEO Sukbae Lee等人獲得的樣品懸浮角度更大,並且兩級均表現出了抗磁性,有望實現真正意義的無接觸超導磁懸浮。
簡介顯示,該UP主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其所在的團隊是由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常海欣帶領,成員是博士後武浩、博士生楊麗。隨後,常海欣教授確認該影片是由其團隊上傳。
網友紛紛在影片留言「見證歷史」。截至目前,該影片播放次數超過500萬,評論超過4萬,關注度很高。
超導材料需要具備三個特性:完全導電性、完全抗磁性、磁通量量子化。目前,「LK-99」的實驗室復現只驗證了其具有抗磁性,還沒驗證「完全抗磁性」,其他兩個特性也還未真證驗證。
美國超導漲60%,LK-99為何備受關注?
8月1日,美國超導收漲60%,盤前一度大漲超140%。近5個交易日,該股累計上漲約130%,目前股價已接近近三年高位。
今年以來,室溫常壓超導領域頻發突破性研究成果,每一次都引起全球科學家的關注,儘管目前相關技術仍不成熟甚至不少人提出質疑,但每一次技術革新都引發關注。
「LK-99」之所以關注度高,是因為其製備工藝比較簡單,而且能在室溫、常壓下實現超導,這是一項「準諾貝爾獎」級別的新發現,如果室溫超導真能實現,將引發全球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簡而言之,超導,是指導體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狀態;呈現超導電性的材料,稱為超導體;使用超導材料,能大大減少損耗。
室溫超導的實現將深刻變革目前的能源體系、訊息處理與傳輸體系,並在醫療檢測、高速交通乃至可控核融合等諸多領域帶來進步。室溫超導材料得到應用後,發電、輸電、儲能等全行業都將被改寫。
浙商證券研報分析指出,目前超導材料的應用局限於低溫和高壓環境,如果室溫常壓超導材料取得突破,將在能源、交通、計算、醫療檢測等諸多領域產生變革。
光銀國際指出,在能源運輸側,超導輸電可以把電力幾乎無損耗地輸送給用戶。據統計,用銅或鋁導線輸電,約有15%的電能損耗在輸電線路上,光是在中國,每年損失的電力即達1,000多億度,若改為超導輸電,節省的電能相當於新建數十個大型發電廠,用電緊張的局面將被極大緩解。
在醫療方面,超導材料可以製成強磁場,因此可以⽤於醫學影像,如核磁共振影像(MRI),可以⽤來檢測各種疾病和病變,如癌癥、⼼⾎管疾病、神經疾病等。
在電腦方面,大眾所使用的電腦、手機速度都將有所提升,會變得更輕薄。超導電腦中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其元件間的互連線用接近零電阻和超微發熱的超導裝置來製作,不存在散熱問題,同時電腦的運算速度大大提高。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