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於19日在舊金山舉辦的Innovation Day發表演說,除提出「PC AI」(AI筆電)的概念,指出AI相關軟體將帶動電腦換機潮,並指出英特爾AI加入晶片Gaudi,是現行市面上唯一可符合AI運算需求的替代方案,客戶阿里巴巴、宏碁也現身支持。
英特爾攜手宏碁,全球第一台AI筆電現身
基辛格認為,PC AI會徹底改變人們對電腦的體驗,也可以提升個人生產力。這意味著未來電腦中將內建各種已訓練好的小模型,人們可透過發出指令讓電腦代替人類完成繁瑣的工作,例如寫一封拜訪客戶的商務電子郵件。基辛格認為,這將促成換機潮,一如當年的行動PC平台Centrino。
這也會是英特爾和微軟(Microsoft)合作的延伸,「微軟和我們合作當中。」為更好地呈現AI的軟體體驗,英特爾即將發布的處理器Meteor Lake,首次整合神經網路處理器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以加速AI運算。
一般來說,CPU類似公司總經理,負責指揮;NPU則如同執行員工,讓整個計算的流程更加快速。由於消費性電子相當重視電池續航力,加速NPU能增加功耗並減少耗電量。基辛格今日也特別找來宏碁電腦營運長高樹國站台,展示全球第一台「PC AI」。
按照英特爾的發展路徑,Meteor Lake的下一代處理器Arrow Lake,將搭載英特爾20A製程,繪圖晶片由台積電3奈米代工;接下來的Luner Lake也正在開發當中,2024年將做好量產準備;Panther Lake則會基於英特爾18A製程。
基辛格指出,上述的每一代的處理器將加入更多AI功能,特別是Luner Lake開始,「將從頭開始為移動裝置設計全新AI架構。」
英特爾展示資料中心語言訓練模型,Xeon客戶阿里雲相挺
除了消費端,英特爾今日也展示資料中心語言訓練模型的亮眼進展。MLPerf是業界公認能提供中立的AI訓練和推論效能的聯盟,在今年六月的測試結果中,英特爾AI加速晶片Gaudi和第四代資料中心CPU的Xeon表現優異,驗證了可處理大規模語言模型訓練的能力。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技術長周敬人今天也透過影片現身,說明作為英特爾第四代Xeon指標性客戶,是如何結合內建的AI加速器打造出阿里雲的生成式AI,以及大型語言模型「Alibaba Cloud’s Tongyi Foundation Models」。
不少企業都想跨入AI,但輝達伺服器成本高昂且供不應求,英特爾或許是另一項解決方案。伺服器供應商透露,搭載Xeon的伺服器約莫兩周可出貨,對部分客戶來說效能也已足夠。《Tom’s Hardware》指出,雖然輝達(NVIDIA)是當今的AI霸主,但可以看到不少落後者逐漸趕上。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