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屈臣氏、康是美搶灘處方藥孵「最強帶路雞」,卡位超高齡商機贏得了5大藥局?
【圖解】屈臣氏、康是美搶灘處方藥孵「最強帶路雞」,卡位超高齡商機贏得了5大藥局?
2023.10.12 | 新零售

「處方箋市場的需求,大家有目共睹,我們正規畫明年進入處方箋市場。」今年9月,台灣屈臣氏總經理黃艾知這樣宣示。零售大戰硝煙味不曾停息,如今戰火正往處方藥延燒。

屈臣氏在全台擁有580家門市,已是台灣分店數最多的連鎖藥妝通路,未來仍要持續展店,而且在目標全台600家門市的藍圖中,將有200家會是能開立處方藥品的藥局門市。反觀最大競爭對手康是美動態,統一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也在2022年7月宣示要開出百家藥局店中店,如今已在1年之後達標。

藥妝雙雄都想吃的處方箋藥局市場,原先也已經有眾家大型連鎖藥局站穩地位,而且都在過去幾年用力展店、併購,積極攻城掠地。連鎖藥局業者也正在開發藥品之外的品類,處方藥品儼然成為零售業者的新一代「帶路雞」商品,吸引客人進店之後,再由健康照護、營養保健、母嬰用品等其他品類創造營收、獲利。

「台灣藥妝市場的競爭態勢,全球數一數二。」黃艾知說。屈臣氏經營多國市場,也深知即將在台灣展開的藥局之戰,背後挑戰不會少。

【圖5】屈臣氏專業藥師於門市提供進店的消費者即時健康諮詢與5分鐘健康檢測。.jpg
圖/ 屈臣氏提供

為何藥妝雙雄會選在此時啟動計畫、進軍處方箋藥局市場?

回顧過去數年,台灣藥局數量一路成長,到了2022年,全台藥局已破萬間,等於比超商龍頭統一超商(7-ELEVEN)的分店數還多。從營業額來看,台灣藥妝零售業也穩健成長中,在2022年首次突破2千億元大關。

藥局市場還在長!進擊處方藥效益趁現在

細看其中成長幅度,藥品及醫療用品零售業年成長率達13.2%,遠高於化妝品零售業的3.3%。台灣2大藥妝通路為何不約而同選擇搶攻處方箋藥品市場?這個問題,市場數字給了顯然的解答。

「以目前成長率來看,藥局遲早會發展為成熟市場。」商研院策略所所長朱浩分析。等到市場更成熟,對屈臣氏、康是美而言,要再取得一席之地的難度更高,因此必須盡快搶市。

回顧過去幾年藥品及醫療用品零售業年成長率,在疫情影響之下,人們對化妝品的採購需求減低,對常備藥品、保健食品的需求提升當然是背後原因。但隨著疫情過去,最顯著的趨勢就是「高齡化社會」。

台灣的老年人口占比持續提升,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到了2025年的老年人口(65歲以上)占比將超過2成,邁入超高齡社會。該如何抓住人口老化趨勢衍生的商機,成為零售業者都在思考的問題。「老齡化社會不用懷疑、熟齡的消費力也不用懷疑。」黃艾知說。

為搶攻老年化市場商機,屈臣氏在正式開出藥局門市之前,長照旗艦店、長照門市率先在今年上路,在屈臣氏門市中銷售更多醫材、輔具。為了獲得長輩青睞,屈臣氏過去2、3年也陸續調整現有門市店型,把許多2到3層樓的門市,調整成以1層樓門市為主。

她說明,「以往我們會把美妝品類放在1樓、健康放在2或3樓,但長輩爬樓梯相當辛苦,都是由門市人員協助上樓去拿。」也因此未來將更加強健康類商品的發展,尋求對長輩更友善的1層樓店面。

台灣藥品分為三級用藥,包含處方藥、指示藥及成藥。其中,處方藥與指示藥皆必須在實體店中,透過藥師不同程度的協助才能販售。儘管成藥不必經過醫藥專業人員指示,民眾就可自行選購,但其中僅有乙類成藥(如綠油精、萬精油等)能透過電商採購。

也就是說,當所有零售業者一窩蜂衝向線上通路、搶電商財時,藥品銷售是相當罕見只限實體通路能夠經營、電商業者吃不到的市場。統一集團旗下零售事業涵蓋超商、百貨、量販等實體通路業態,可想而知,也勢必要搶下這一塊領土。

對手個個「大咖」!找藥師駐點、控倉儲皆挑戰

屈臣氏、康是美儘管是處方藥局市場的後進者,但它們已長期布局實體零售通路,有其獨特優勢。首先,在全台分別擁有超過580家及400家的門市數量,就比滲透率最高的大樹藥局還要高出一大截。此外,經營實體通路多年,除了對各地商圈特性掌握度高,也建立了自家的品牌力。不過,即使供應商開發、行銷操作方式都很成熟,展望未來仍有許多挑戰。

康是美透過圓弧線條體現美妝柔和優雅氣質,配合弧形地磚創造高質感氛圍.jpg
圖/ 統一超商

康是美、屈臣氏目標瞄準的處方箋藥局市場,原先的玩家就已經打得非常火熱。像是大樹藥局、杏一藥局過去幾年皆積極展店,逐步朝向集團化發展。

大樹藥局在2016年上櫃初期僅50家分店,但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展店,如今門市超過300家,目標在2025年達成500家分店目標。此外,大樹也積極拓展藥局之外的通路業務,像是與日本前3大連鎖藥妝店SUGI杉藥局合作,除了商品供貨合作,在2022年也開出首家複合店,同時鎖定寵物健康照護需求,目前已開出9家大樹寵物,今年還要再展2家店。

「與一般來零售業者相同,藥局連鎖也有規模經濟,購買相關商品的談判能力提高之外,消費者常常看到品牌,心中就會產生信賴,尤其醫療相關產品,信賴感很重要。」商研院策略所所長朱浩分析。

要開一家藥局,門檻比其他零售業態更高。每家藥局除了要有18平方公尺的獨立空間外,還要由藥師擔任負責人,且1名藥師僅能登記1家藥局。對屈臣氏、康是美來說,要大力拓展藥局門市,首先就會遇到藥師徵才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行業不容易跨進來。」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說。

勤業眾信生命科技產業負責人陳重成也提到,「健保藥局由於收受處方箋調劑,接觸使用的管制藥品比一般藥局多種且大量,當中有許多必須按照規定、詳實登記申報和管理的細節。」也就是說,在供貨來源、倉儲物流、庫存等環節的管理問題都有更多規定,「這也是藥妝店短期內無法成功進入處方箋市場的關鍵。」

藥局接地氣、藥妝資源豐,誰「踩」誰還不知道?

「許多地方藥師熟知整個社區誰過去使用過什麼藥、什麼狀況他都知道,這是地方藥局很大的特色。」黃彥儒說。舉例而言,長期處方藥醫師會一次開出多張處方箋,讓民眾時間到了分次領取。為了做好社區民眾服務,許多地方藥局會鼓勵民眾一次提供多張處方箋,等到領取時間,藥師再通知民眾前來領取。

當屈臣氏、康是美要進入藥局市場時,複製商品、調整店型規格都能依靠大集團的資源優勢做到。但黃彥儒認為,「地方藥局長期深耕與民眾之間的互動、來達成家庭藥師的概念,相對而言更難以複製。」

藥妝雙雄瞄準處方箋市場、傳統藥局也在開展其他零售事業,雙方人馬都在跨界對方主場。在屈臣氏宣布要開藥局門市時,黃艾知也說,「競爭沒有疆界,這是最麻煩的事情。」但面對這場大亂鬥,唯有把自己腳步走穩、聚焦團隊、完美執行企畫,才能在新戰場搶下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謝宗穎

關鍵字: #商業模式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