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已死?大錯特錯
「NFT之春」已經過去兩年,最近許多媒體將「NFT已死」放上標題,並強調多數的NFT沒有任何價值,這是完全錯誤的資訊。
NFT在2021年於全球爆紅時,因為是非常新的技術,許多心懷不軌的人,利用大眾對於新事物的不了解、資訊落差,將NFT用於詐騙,讓NFT因此染上污名。
許多新科技在演化的路上,都曾走過這一段路,像是網路、電商、行動支付剛問世時,也時常跟許多負面新聞掛鉤,如今這些技術已成為大眾日常。
NFT已死一說,從何而來
知名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位於美國舊金山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的個展,是「NFT已死?」討論爆發的其中一條導火線。
個展中除了展出村上隆30年來的藝術作品,其中也包含被外界認為「失敗」的NFT作品。
村上隆曾發過兩個NFT系列作品,一是與RTFKT合作推出的虛擬角色Clone X以及Murakami.Flower。
據《衛報》報導,村上隆在展覽開幕記者會上,感嘆的說NFT正在走下坡,表示自己或許未來將不再發行NFT。但仍希望隨著時間推移,NFT將能被證明是一場超越普普藝術(Pop Art)的藝術運動。村上隆更表示,呈現新想法是藝術家的天職,將NFT拓展到藝術領域,是他現在全力追求的目標。
村上隆的發言,被許多媒體延伸,做了許多對於「NFT價值」的探討。
不只如此,《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就在近期一篇文章中,用「worthless」(毫無價值)這個強烈字眼,宣稱NFT沒有任何價值。
該篇報導引用了加密貨幣賭博網站「dappGambl」報告數據,指出超過2,300萬投資者所持有95%的NFT,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價值;更有台灣媒體在報導中寫下,NFT已淪為沒人要的壁紙。
NFT市場在近兩年確實面臨了極大困境,《WEB3+》曾經報導, 2023年8月,以太坊NFT交易量、OpenSea活躍用戶數都創兩年來新低,除了用戶熱情消退,也跟監管挑戰有關係。
貪婪的願景,讓市場快速走下坡
針對《滾石》雜誌的報導,社群平台「Reddit」的串文中,許多網友也分享了意見。
有人批評NFT是「加密貨幣延伸出來最糟糕的東西」;也有人認為NFT「自很久以前便沒了價值」。
企業家與知名NFT項目Veefriends創始人蓋瑞·范納洽(Gary Vaynerchuk)曾評論,NFT市場過度飽和,存在大量項目,其中許多項目秉持著短期且貪婪的願景,而許多參與人士對商業或社群建設根本不了解,導致NFT項目管理不善。
大眾對於NFT的認識,大多來自數位藝術品,而這只是NFT技術能發揮的冰山一角。 為了快速獲利而不重視長久價值的項目,成為了一種壓倒性趨勢,而這也是導致市場走下波的原因之一。
針對「NFT已死」之說,知名藝術策展人Anika Meier認為,除了藝術之外,NFT可以與任何事物有關聯。
但若以藝術角度來看,NFT確實為數位藝術解決了版本數量,以及證明其獨一無二的問題,不幸的是,現在大家的注意力,大部分皆從內容轉移到「價格」上。
LeadBest(領投肯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李佳憲,也在Facebook中發文,指出NFT是一種技術的描述,能應用的範圍很廣。
NFT的「價值」在哪裡?兩大值得關注的領域
一: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用NFT代表所有權
回到最根本問題,NFT的「價值」到底為何?是本身的交易價格,還是技術的實用性?
若整合兩者,那麼近期備受看好的真實資產代幣化(RWA)賽道,便可發掘NFT的另一個潛力。
今年7月,有用戶透過NFT借貸協議Arcade,將自己的百達翡麗手錶做為抵押品,借到了35,000美元。大概的流程是,借款人先將實體手錶發送給鏈上託管協議4k,託管公司提供代表手錶所有權的NFT,再拿到Arcade進行抵押。
若放大真實資產範圍,包含房地產、債券、碳信用與大宗商品等,都能夠被代幣化。一份於今年3月底發出的花旗銀行報告指出,代幣化數位證券市場規模,預計在2030年,會成長到4至5兆美元規模。
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Binance),最近則發布一份「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調查報告,雖然RWA市場仍在早期發展階段,普及率不斷提升,以及總鎖定價值(TVL)不斷成長,幣安在報告中指出,資產貸幣化市場預計在2030年,將達到16兆美元、佔據全球GDP的10%規模。
二:會員經營、行銷
若撇除市場價值來看,NFT近兩年也成為許多Web2品牌經營會員的管道。
星巴克(Starbucks)在2022年12月,推出了基於區塊鏈Polygon的「Starbucks Odyssey」獎勵計畫,用於鞏固客戶、讓新粉絲更忠誠。
品牌將任務體驗稱作「旅程」(Journey)、NFT則為「郵票」(Stamps),會員可透過達成任務獲得NFT(非同質化代幣)與積分來解鎖各種優惠,並可在NFT交易平台上收集或轉賣。
因此,除了透過平日購買實體商品「集點」,蒐集與購入NFT也將成為新的解鎖優惠途徑,逐漸改變忠實顧客的消費模式。
2020年上任的行銷長布萊迪.布魯爾(Brady Brewer)認為:「NFT深具潛力,能幫星巴克講好品牌故事、提供客戶獨特體驗,即使是咖啡香氣傳達不到的網路世界,依然能打造圍繞咖啡的緊密社群。」
MaiCoin集團Qubic產品負責人陳致豪曾說明,星巴克對於年輕消費者群的高度重視,更突顯出現代的品牌,如何深度了解和回應年輕世代的需求。
正因為年輕世代對新科技的黏著度高,因此他更建議,重度倚賴數位行銷的產業,應優先考慮利用NFT技術,當品牌有能力透過NFT獲得用戶的錢包,實際上就掌握了用戶的行為軌跡,建立更精確的用戶樣貌。
樂團《老貓偵探社》主唱謝慶勳,則透過NFT拍貼機「Wink Photo Booth」快速、大規模的推廣音樂與藝術,除了相框和機台音樂能夠依照藝術家與音樂人客製外,在消費者拍完照後,只要掃描螢幕上的QRcode,就可以將照片上鏈變成NFT。
NFT上鏈,除了能讓回憶變成永恆的收藏品,創作者的設計可以透過相框,被更多人認識,甚至變成聚集「同溫層」的會員系統。
Wink Photo Booth會給相框創作者,使用相框用戶的錢包地址,拍貼NFT也就化身一張參與證明或是支持證明,日後可以透過NFT做互動,例如:將該NFT變成專場購票的優先權、搶先空投新單曲demo等。
頭像、藝術類型的NFT,價格確實在過去一段時間崩跌,整體市場也面臨許多挑戰,但這僅只是表面,NFT作為一項技術,它的潛力與發展,才正要開始。
參考資料:CoinTelegraph、NFTnow、dappGambl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
核稿編輯:高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