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逝世⋯他曾直播賣床墊,「摸不到躺不到」一場卻賣破百萬元!
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逝世⋯他曾直播賣床墊,「摸不到躺不到」一場卻賣破百萬元!

台灣床墊銷售龍頭「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逝世,享年51歲。

床的世界11月30日發布重大訊息,總經理陳俊傑目前公司各項業務均由各部門主管分層負責,營運一切正常;俟董事會委任新任總經理後,將另行公告。

陳俊傑20年前剛回家接班就曾遇上SARS,為了求生存,陳俊傑開始經營抖音直播,他還送員工去學拍直播影音,自己則跳下來當主持人賣床墊。

敢拚就有路,這段經歷除替公司最高一天創造30幾萬元業績,也讓這位中年大叔以「傑森哥」意外在網路打出名號,目前電商營收占比已從零成長到5%。

以下為《今周刊》2023年11月報導:

「床的世界」二代親自上陣,一場直播賣賣破百萬元!

床的世界是台灣床墊銷售龍頭,雖然勁敵持續增加,卻依然在疫情期間營收逆勢成長,這家老字號是如何突圍與轉型?

「一間房子哪個區塊對你最重要?你願意花兩百多萬元買一個停車位,但自己每天要睡8小時的床卻不到10萬元?」家族第二代、現年50歲的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指著螢幕上車位與臥室的照片舉例,台下一群企業二代忍不住呵呵大笑。

這一天,由以熙國際成立的EGM國際菁英學院,來到床的世界中壢廠參訪。學院成員中有6成是二代接班企業主、4成為創業家,在陳俊傑詼諧幽默的演講後,立馬就下單十幾張單價33萬元的賈伯斯AI智眠床。

台灣床墊年產值約百億元,總銷售數量約33萬張,其中床的世界就占1成市占率,去年更以近9億元營收寫下公司成立以來新高,穩坐台灣床墊龍頭寶座。

以製床起家,2003年轉型通路品牌專營床墊寢具,床的世界除了銷售國外床墊品牌,也賣自創品牌商品,以多款式、多價格帶搶攻不同消費族群。

床的世界目前在台灣有30家直營門市、2個百貨據點。它能在紅海市場成功突圍,靠的不只是銷售據點多,更在產品創新。

不斷提高附加價值的關鍵推手,正是進家族工作逾20年的陳俊傑。

拉高單價 做出差異化解痛點

「我至少花了10年時間與我爸溝通,才改變他的觀念。」陳俊傑父親陳燕飛51年前與2位弟弟一起創立三燕彈簧床,經歷過台灣經濟起飛,「他一直認為傳統彈簧床賣得好好的,沒必要改變。」但陳俊傑觀察,若不提升床墊的附加價值,不僅會陷入單價5萬元以下的殺價競爭,營收也將停滯,因此,他不斷研究如何讓床墊科技化,嘗試拉高單價,2016年更讓床的世界上興櫃,為走向資本市場鋪路。

充滿新點子的陳俊傑,2001年返回家族後,便一路為床的世界引進新想法。

陳俊傑說,床墊是高使用率、低關心度的民生必需品,卻並非想換就換的家具,如果買到不好睡的只能持續忍耐;但睡眠是很個人的習慣,尤其現在市場各大品牌都有其訴求特色,要成功做出差異化才能永續經營。

他眼中,解決客戶的痛點,就是差異化的關鍵。

例如,2017年床的世界推出「超級床墊」,將舒曼波晶片安裝於獨立筒彈簧中,透過模擬「地球的心跳」舒曼波所產生頻率,讓身體進入深層睡眠模式快速入睡,之後又附加睡眠偵測板,讓使用者了解個人深淺層睡眠時間長短,售價比一般床墊高出5倍,就是他的點子。

另一個例子,則是陳俊傑從客戶長榮集團前總裁張榮發的需求中嗅出商機,成功研發出「總裁升降調整床組」。該明星商品是由床墊搭配空氣專利纖維素材,且具有電動調整及升降功能床架。

受張榮發啟迪 研發電動床

「我永遠忘不了總裁親自來到我們店裡看床的那個場景,有僵直性脊椎炎的他堅持自己走入店裡,希望找一張可以上下升降、不靠人攙扶就可以坐臥起身的床墊。」陳俊傑不諱言,這是「一位總裁的尊嚴」,也啟發他將電動床轉型為居家調整床。

陳俊傑坦言,過去一想到電動床,多數都認為是病人睡的床,但張榮發的要求讓他發現,「很多客戶雖然生病,但還是有他的尊嚴在。」他們不想睡在病床上當病人,即使身體不行,也想過跟正常人相同的生活。

「當時是我能力不夠,等到我2019年真的研發出來後,總裁已經過世了。」陳俊傑遺憾地說,為了解決傳統電動床只強調功能卻不夠好看,他問遍國內外供應商,最後他拜託台灣專做調整床的欣上原公司,結合日本最大專業團隊聯合開發,再放入德國電控馬達,並把原本鐵架扶手用布包起來,降低醫療用床外觀,且還有袋子可放藥包、眼鏡、遙控器等。

前前後後花費最多的是時間成本,從2015年開始投入4年才完成,最後為了向總裁致敬,他還把床墊命名為總裁升降床,而這套要價近10萬元的床組問世4年多來,平均每年可賣出2百張。

總裁升降調整床組在市場受到好評後,又給了陳俊傑發展賈伯斯AI智眠床的靈感。

「現在有愈來愈多客戶重視睡前的儀式感。」陳俊傑說,近10年有睡眠困擾的人口增加,消費者開始重視床墊品質,多功能床墊漸獲青睞。他先導入舒曼波睡眠導引系統晶片床墊,提供7種軟硬度,2021年又開始構思賈伯斯AI智眠床,在傳統床墊市場之外另闢藍海。

研發過程中,身高超過180公分、身材魁梧的陳俊傑就是最佳測試員,「我如果睡得沒感覺,就會打掉重練。」他以各床墊品牌皆訴求的「零重力」為例,將床墊抬頭、抬腳功能結合到電動床,他稱之為回到母親肚子裡的「環抱模式」,提升安全感與幸福感。

不只如此,有別於過去馬達裝在床架下效果較低,他直接在床墊上附加震動器讓肌肉放鬆,就像媽媽抱著嬰兒搖睡狀態,持續提升床墊科技含量,歷時近3年終於做出目前第四代智能電動調整床系列,將於今年第四季正式開賣。

但調整床只占總體市場規模2%,98%銷售量還是集中非電動床墊,他為何要挑難的來做?

紐約家具設計中心總經理徐培原觀察,電動床並非革命性商品,早在20年前就曾風光一時,但當時皆以進口為主,幾乎沒有台灣生產製造。床的世界能稱霸中價位床墊,和其能把厲害的成本控管結合產品,讓消費者感到物超所值有關。

只不過,近年床墊市場除了實體的床墊專賣通路商、床墊品牌商及一般家具業外,電商的蓬勃發展,也帶動床墊網購銷售快速增加,使得競爭又更激烈。因應電商崛起,床的世界也自建網路銷售平台,積極搶進年輕消費族群。陳俊傑就不諱言,長達三年的新冠疫情,更加速床的世界數位轉型。

其實,他20年前剛回家接班就曾遇上SARS,當時因父親展店過快,面臨負債6千萬元壓力;這回則因三級警戒,前一、兩個月陷入營業額腰斬再腰斬的窘境。

生日趴抖音賣床 創百萬業績

為了求生存,陳俊傑開始經營抖音直播,「2個月都沒有客人上門……,員工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嘗試看看在網路上賣床墊。」由於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他還送員工去學拍直播影音,自己則跳下來當主持人賣床墊。

敢拚就有路,這段經歷除替公司最高一天創造30幾萬元業績,也讓這位中年大叔以「傑森哥」意外在網路打出名號,目前電商營收占比已從零成長到5%。

因抗疫而開的抖音頻道,陳俊傑至今仍每周固定更新影片,其中點閱率最高、觀看破3萬次的一則是前陣子他舉辦50歲生日派對的花絮。原來,他竟將賈伯斯床墊帶去KTV包廂讓好友試睡,「光那天我又賣了一百多萬元的床墊!」

「很多朋友都說我是神經病,為了賣床墊簡直走火入魔。」陳俊傑自嘲,他是被床墊耽誤的搞笑藝人。

相信「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改變」的他坦言,雖然自己一直在爸爸身影下,但如果沒有站在巨人肩膀上,也無法走到現在。近年他正式接班後,不斷透過創新和科技化,在競爭激烈的床墊市場拚出活路。隨著床的世界今年底準備從興櫃申請轉上櫃,他的拚搏之路還會繼續。

延伸閱讀:天后闆妹引爆+1商機,直播主「過3關」才能活!450億新生意怎搶?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線上直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浪潮下的眼睛革命:信驊科技如何用一顆晶片,看見產業未來
AI浪潮下的眼睛革命:信驊科技如何用一顆晶片,看見產業未來

當前智慧製造與AI應用正加速深入產業現場,影像監控的功能已從單純的錄影與回放,進階為結合AI技術的即時感知與判斷系統,為產業升級提供核心助力。以伺服器管理晶片(BMC)站穩腳步的信驊科技,這回瞄準更具應用想像力的產品:全景影像處理晶片,並透過結合AI與邊緣運算的技術升級,推進為「沈浸式影像AI視覺晶片」。

「我們希望從『看到』進化到『理解』。」信驊營運長謝承儒說。回首三年半前,他帶著在半導體產業的深厚經歷加入信驊,接下當時仍在探索商業模式與初始階段的Cupola360全景影像晶片(以下簡稱Cupola360)。面對信驊在既有伺服器管理晶片領域的成就,想在這個明星產品之外開拓新天地,無疑是技術與營運思維的雙重挑戰。而這場轉型,不僅是產品的升級,更象徵IC設計公司在AI時代中角色的重新定義。

從「賣晶片」到「賣方案」,破格思維為產品找到新出路

過去的監控系統畫面多以分割格呈現,資訊破碎且不直覺,常讓管理者疲於辨識。信驊推出的Cupola360,試圖以更貼近人眼的視覺邏輯,重構監控系統的觀看方式。不同於傳統攝影機拼圖式的影像拼接,這顆晶片能即時整合來自多個方向的畫面,以最符合人體的視角,提供使用者一體成形、無縫切換的全景視覺體驗。

「Cupola360就是扮演眼睛的關鍵角色。」謝承儒說,晶片若是單獨販售,對於終端使用者來說不僅延長了產品落地時間,也無法將Cupola360的優勢有最大程度地發揮。「你不能用過去那套賣IC的方法賣Cupola360。」想打破框架,謝承儒不僅掌握產品特性,也從自身經驗洞察產業現場在視覺巡檢上的關鍵痛點,進而找到最佳切入點。

他進一步指出,在高科技製造業、傳統工廠乃至大型設施管理中,人工巡檢普遍存在低效、不易標準化的問題。人員巡檢耗時費工,且常因操作不一致、記錄不完整而產生誤差,嚴重影響管理者對產能、設備稼動率甚至異常狀況的判斷。謝承儒舉了一個例子,倘若工程師未確實記錄與機台互動的時間,管理者可能錯估產線使用率,進而做出錯誤的投資與調度決策,這無形中都將造成企業營運的巨大成本。

意識到這些痛點,謝承儒為Cupola360找到了市場的定位與價值,成為管理者的現場分身,同時亦可解決巡檢不便、人為記錄失真、跨廠區監管成本高昂的問題。為降低市場導入門檻,信驊團隊自己打造攝影機硬體與軟體平台,將360度視野、即時影像拼接與AI模組整合成一站式解決方案,讓潛在客戶能一眼看懂產品的功用,並快速理解如何落地應用。

AI加持下的現場分身,不是監控更是判斷與決策工具

Cupola360 整合 AI 模組,從影像即時判斷到工業應用。
Cupola360 整合 AI 模組,從影像即時判斷到工業應用。
圖/ 數位時代

如今,Cupola360不只能為娛樂活動現場帶來全景的體驗,更成功打進製造產業工廠端,如鴻佰科技AI伺服器燈塔工廠、臺鍍科技熱浸鍍鋅廠等,協助第一線人員提升管理效率。「但我們想讓Cupola360從看清楚邁向懂得判斷。」謝承儒說。正是這樣的推進,讓團隊必須整合AI技術,同步拉高產品開發所需的成本資源。因此信驊選擇申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希望藉由計畫補助加速升級,並串連更多場域端的合作資源。

「我們是個資源相對有限的團隊,晶創IC補助計畫幫助我們打通開發節點,鏈結更多場域與合作夥伴,讓產品不只存在於實驗室,而能快速落地。」謝承儒說,即便是上市公司,面對新產品線的龐大研發投入與市場開拓,政府計畫的協助仍至關重要,尤其在建立產業生態系、提供資源整合方面,扮演了加速器的角色。

信驊在導入AI技術後推出的「沈浸式影像AI視覺晶片」,除維持即時全景拼接與低功耗優勢外,進一步整合AI推論能力與客製化模型載入平台。這意味著客戶可以針對不同場域,如車流偵測、人流分析、機台運作識別等,快速導入符合需求的演算法,並大幅減少對雲端資源的依賴。

謝承儒表示,信驊不是在做監控,而是在幫助產業看得更清楚並做出更精準的判斷決策。這些應用遠不止於人流統計或安全監控,更深入到營運管理的核心。例如,工廠產線上不同操作人員的互動時間、無效待機狀態,甚至是否專心工作,都能透過Cupola360搭配演算法清楚掌握。而在公共空間的場域中,它能精確計算人流密度、移動熱區;在智慧城市的街口,則可協助辨識違停車輛、交通瓶頸與車流動線,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這套解決方案具備極高的彈性與擴充性,對於強調資安保密的客戶,信驊只提供晶片與模組,讓系統整合商或客戶自行決定部署邏輯;對沒有開發能力的客戶,則能直接採用信驊設計的完整方案。謝承儒更透露,Cupola360未來將積極與混合實境(MR)技術結合,在全景影像上疊加即時數據,提供超越肉眼的感知與資訊視覺化,讓管理者能從遠端「親臨現場」,並快速掌握一切所需的資訊。

走入百工百業現場,加速產業轉型腳步

謝承儒期望,讓AI晶片成為各行各業的「第二雙眼」。
謝承儒期望,讓AI晶片成為各行各業的「第二雙眼」。
圖/ 數位時代

「我們讓邊緣運算最需要的算力留在最該發揮的地方。」謝承儒自信地說,只要有了沈浸式影像AI視覺晶片,設備就能擁有一雙能處理各種外界訊息的眼睛。這項產品不只為信驊開啟第二成長曲線,也向業界展示來自晶片設計起家的台灣公司,也能走向平台思維與系統整合的道路,成為真正能解決痛點、創造場景價值的科技夥伴。

從晶片到平台,從靜態監看到即時判斷,從單一市場到百工百業,Cupola360不只是信驊的一次勇敢挑戰,更是AI時代下一場「重新定義看見」的產業實驗。隨著這雙「AI之眼」在各行各業加速落地,也讓人們對於一個更智慧、更高效的未來擁有更加清晰的想像。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信驊科技
- 創辦人:林鴻明
- 核心技術:伺服器遠端管理系統單晶片、電腦與視訊延伸系統單晶片、360度影像專用處理晶片
- 資本額:新台幣3億7800萬元
- 員工數:135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