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回收電池、飲料杯,還能用點數換購物金!盤點十家大獲好評食農新創
不只回收電池、飲料杯,還能用點數換購物金!盤點十家大獲好評食農新創

台灣食農科技新創加速器「好食好事」在今(15)日舉辦第六屆Demo Day,除了公布加速器從2018年成立以來的最新成績,也邀請10家團隊上台分享食農創新提案與價值主張。

加速器成績單:6年媒合55家新創、總資本額成長83%

執行長陳茂嘉分享,好食好事每年大約挑選8~12家新創團隊參與加速器計畫,評選標準主要有2點:一是產品、技術或商業模式在相應產業有影響力,二是具備前往海外市場發展的潛力。

「我們著重在農業科技與生技、食品技術、永續價值、餐飲科技等4種類型的題目,未來希望增加包裝包材、冷鏈物流的新創加入,讓整個生態系更完善。」陳茂嘉指出。

統計至今年11月初,好食好事累計輔導55家新創,現有52家繼續經營,存活率是95%;總資本額從入選加速器的新台幣6.7億元成長至12億元,成長83%;在募資媒合方面,好食好事在今年分別與台經院、台灣創投公會、扶田資本合作。

陳茂嘉補充說道,好食好事在今年新增9位業師:「我們會依照當年招募團隊的技術與客戶需求,尋找適當的業師來輔導,目前總共有57位業師。」此外,也正在接觸日本、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新創生態系資源,希望將台灣團隊推向國際市場。

10家新創,涵蓋循環經濟、食品加工

今年登場的10家新創團隊,以下一次看:

1. 辣太后創意辣醬:以辣椒醬為核心,結合了台灣豐富的水果資源與多種辣椒種類,強調「不痛的先香後辣口感」,讓消費者品味刺激的同時,不會受到辣味的過分損害。

「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一直在台灣測試營運與銷售,現在與3家生產廠合作,並與全台各處的供應商都建立合作關係。」創辦人陳雨辰分享,辣太后目前的毛利率為37%,在行銷預算極低的情況下,客戶成長逐年翻倍,資產報酬率是4.37%。

從2021年起,辣太后也已經布局到海外市場,行銷預算為零,但在美國的40個州都有合作客戶。

辣太后醬.jpg
辣太后醬產品。
圖/ 取自好食好事官方網站

2. Zestea Kombucha:專注推廣正宗活菌的康普茶,並希望在製成過程中避免產生任何塑膠汙染,原料部分也要使用台灣在地的有機農作物,以此在市面內呈現差異化特色。

「我們有Haccp與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標準等級的工廠,具備專業的發酵能力。」共同創辦人陳心蒂表示,產品目前已經成功進入中國的6座城市,包含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等,並且累積200多家連鎖飲料客戶,台灣的銷售量也突破500家客戶。

「核心消費者是25~55歲的城市白領,分布在一、二線城市,男女比例為3:7。」陳心蒂分享消費者輪廓,並期許在2024年將康普茶帶進中國13座城市,2025年開拓東南亞市場,2026年進入韓國、日本等地。

Zestea.jpeg
有別於一般飲品生產,Zestea主打推廣正宗活菌的康普茶。
圖/ 取自好食好事官方網站

3. ECOCO宜可可循環經濟:研發「智慧回收機」的智能設備,不僅能回收PP飲料杯、鋁罐、電池、寶特瓶等物品,還能將回收點數換成購物金。

創辦人李漢揚分享,ECOCO在2023年7月完成第一輪募資,共籌得新台幣3000萬元;預計在明年年底,於市面上佈建500台智慧回收機。

Ecoco.jpg
ECOCO智慧回收機。
圖/ 取自好食好事官方網站

4. 循拾Loopick:提供多種環保服務,例如餐具租借、使用環保餐具的外送服務等。

「今年,我們為60,000人提供服務,範圍遍及全台灣。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以循環解决方案的經驗來支持每一家企業。」Loopick創辦人蔡萁聿說道。

5. 惜食平台Tasteme:讓民眾透過手機下載App,就可以訂購餐廳剩食,減少食物浪費。

「我們的用戶在2年內達到110,000 人,以及累積1,000多個合作夥伴,已經協助減少120噸的食物垃圾。」創辦人葉柏軍指出成績。未來,Tasteme計畫透過後端行銷與KOL行銷來接觸消費者,同時希望有更多的政府單位與投資者協助商業模式快速發展。

除了台灣,Tasteme也希望開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市場。

6. 原味千尋:主打產品乳酪絲,同時積極開發乳酪週邊產品,比方結合台灣的特色茶葉、水果或益生菌,加入乳酪品項,以解決牛奶製品競爭力問題。

「我們的產品除了遍及在台灣各地區通路,也是日本媒體、美國最大的華人酒莊,以及泰國皇家酒莊的簽約方,他們對這類產品非常感興趣。」創辦人洪嘉男表示, 原味千尋現階段的目標是繼續提高市場份額,並且打造亞洲定義的乳酪供應商,「為了建立這條供應鏈,我們已經擁有自己的合格工廠。」

7. 神能健康服務:以高壓噴射流對撞技術,實現全豆豆漿製作,解決了傳統豆漿製作中的豆渣問題。

「我們與世界大豆協會合作後,每天可以大量生產20噸。」創辦人周同城指出,神能健康在今年已經獲得世界豆漿的專利,重複購買率是55%、毛利率43%。

生產出口感均衡的全豆豆漿,讓消費者能夠攝取到整顆黃豆的營養。.jpg
生產出口感均衡的全豆豆漿,讓消費者能夠攝取到整顆黃豆的營養。
圖/ 取自好食好事官方網站

8. 探索水產科技:以深層海水馴化養殖技術為核心,目標結合低溫、潔淨、富含營養鹽的深層海水與當地水產養殖資源,提供高品質的水產產品。

「我們已經獲得台灣、日本與美國的專利,過去三年裡,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下腳步。」執行長鍾政男說道,2024年第一季度將投資3,000萬元,建造台灣第一個深海牡蠣生態系統。

探索水產團隊.jpeg
探索水產團隊。
圖/ 取自好食好事加速器官方網站

9. 蘭亭生物科技:是一家結合生物科技和傳統植物智慧的公司。他們的研發過程包括尋找植物的活性成分,驗證其功能與療效,並且提取這些成分來製作現代人補充營養的食品。

目前,蘭亭生物科技已經獲得抗癌、抗癌、抗糖尿病等13項世界專利。

10. Gentle Foods:專為吞嚥困難者打造的食物品牌(見首圖)。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親人,或你自己,體內有一根插管,就再也沒有進食的樂趣了。」創辦人沈益茹表示,亞洲是高齡化速度最快的地區,而Gentle Foods的願景是為衰老帶來相對應的尊嚴,「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有吞嚥困難的人都可以享用的食物。」

沈益茹分享,Gentle Foods現階段已進入新加坡市場,以B2B為目標客戶;至於台灣,則會是他們的出海首站。

延伸閱讀:韓國新創衝進全球20大!解析Kakao、NAVER獨角獸催生關鍵:敢衝、敢秀、敢講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人的一生中平均只買一到兩次房,不過面對買房的人生大事,卻最缺乏經驗,幾乎每次都是「買房菜鳥」。從動念開始,到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過程中充滿資訊落差與溝通門檻,考驗的不只是預算,還有決策能力。

「永慶認為,房仲最重要的三大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安全、公平、效率的購售屋體驗。」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消費者痛點在哪,服務就該做到哪。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總經理 吳良治
圖/ 數位時代

所謂「安全」,不只是屋況與產權無虞,更包括房價是否合理、是否能杜絕投機與詐騙;「公平」則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買賣雙方對行情、屋況的掌握是否一致;而「效率」則是解決資訊爆炸與流程繁瑣的問題,讓交易更順暢——這三大價值,就是永慶服務設計的起點。

當傳統找房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安全、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的需求時,科技便成為破題關鍵。永慶房屋以「房產科技領航者」自居,從數位化、行動化一路推進至智慧化、人性化,最終定義出「個人化」的新世代房產服務,不只改變買賣流程,也重塑人與房產科技的關係,為業界開啟下一階段房產科技轉型藍圖。

永慶打造AI特助,開啟個人化買賣屋體驗

「安全、公平、效率。這三大價值講起來簡單,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深耕。」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買房過程從動機產生、資訊蒐集、實地看屋到談價與成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點,也正是永慶投入科技應用的核心動力。

他舉例,消費者可先透過「買屋力找房」掌握預算落點,或以「地圖/捷運找房」,針對區域快速聚焦潛力物件。同時搭配「誠實安心認證」,快速掌握房屋是否為短期交易、凶宅、輻射屋的屋況,也分享永慶提供的不限屋齡漏水保固保障。

進入看屋階段,永慶也推出「VR美裝」、「AI煥裝」等功能,讓線上賞屋一事更具象、更符合人性,不僅彷彿身歷其境走入房屋欣賞格局、更可以透過生成式AI,搶先欣賞房屋未來裝潢模樣。談價時,更有領先政府2-3個月揭露的「誠實房價報告書」。在交易過程和售後,永慶還有六大安心保障,讓消費者全程安心。

當消費者向永慶房屋經紀人員洽談服務時,永慶獨創的「i特助」將提供強大的「人機協作」服務。陳賜傑說明,i特助以LINE群組為載體,加入買家、家屬、永慶業務與AI機器人,從找房、比價、導覽到與家人討論,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讓「個人化」成為貫穿整體買賣流程的智慧服務,實現「一站整合資訊+多人參與決策+專人即時支援」的目標。

至於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顛覆傳統的篩選找房模式,直接向永慶AI發問找房,讓找房更容易!消費者可以用口語的方式,向AI特助進行提問,如問社區、問特色、問行情。AI特助系統即時整合龐大資料,自動比對條件推薦潛力物件、分享房屋特色、摘要重點。「目前市場上應該只有我們做到!」他直言。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 陳賜傑
圖/ 數位時代

永慶一步步用科技解決消費者痛點,成房產科技發展史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科技演進史
圖/ 永慶房屋

圍繞著消費者需求,永慶房屋早已踏上科技轉型的旅程,一步步演進至今。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呂學堯回顧,從2000年永慶將紙本住宅資訊數位化開始,率先「e化」做出「永慶房仲網」,不只讓找房效率提升,也同步建置投機客資料庫,累積了9,000多筆投機客資料,為交易把關。隨後,因應智慧型手機普及,永慶再推出「永慶快搜APP」,實現隨時隨地找房的行動化革新。

進入2016年,大數據成為科技趨勢,永慶也積極應用大數據,推出「猜你喜歡」等智慧推薦應用,提升消費者與經紀人員的決策效率。為實踐「人性化」體驗,永慶聚焦網上看照片選物件的模式,查看屋況不夠直覺具象等問題,透過VR美裝、實境找房、AI煥裝,讓消費者即使遠距賞屋,也能輕鬆掌握空間格局、生活環境、模擬裝潢,全面掌握物件潛力。

邁入AI時代後,「個人化」成為永慶聚焦的目標。過去消費者需自行查找彙整,現在則是「不用找,只要問」,AI即可即時整理、摘要、推薦,甚至挖掘原本未被注意的潛力物件。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 呂學堯
圖/ 數位時代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技術被業界複製,呂學堯直言:「這些技術表面上大家都能做,但能不能做深、做在對的地方,才是關鍵。」永慶之所以能持續走在產業前端,背後仰賴四項核心能力:

其一、孫慶餘董事長對科技的堅持和遠見,從ADSL到iPad,永慶房屋總是率先導入科技。其二、永慶長期大量投資在房產科技開發。其三、集團內部擁有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自主研發不假外求。其四、技術與業務高度同步,能即時回應現場需求,提出真正可用的解方。

呂學堯分享,永慶房屋不斷升級的便利科技,再加上完整的誠實服務,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指名服務,如今已是雙北地區門店數量最多的房仲品牌。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永慶也不斷蓄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量,即使永慶數位與資訊團隊已有超過300人的規模,我們仍持續招募更多數位與資通訊領域的人才,為購售屋服務探索更多創意、落地更多應用。

人機協作新時代,誠實房仲角色更深化

陳賜傑表示,當AI能代勞繁瑣的行政作業,經紀人員就能將心力放在真正有價值的溝通與判斷上。他也強調,AI與人是協作關係,房仲其實很難被取代,因為無論如何都得走進實體流程。「進到現場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很多『眉角』,許多細節需要觀察與互動才能掌握,AI是看不出來的。」

他舉例,一位台商先生偏好安靜社區,太太則重視生活機能與市中心便利。實際上房子是買給留在台灣的太太住,應以她的需求為主。如何引導雙方表達意見、理解彼此的需求,並促成共識,就是經紀人員的專業所在。「AI可以幫你找到房子,但房仲才能幫你找到一個家。」

最後,在一切都能被自動化的時代,什麼才是無法被取代的?誠實,也許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技術。先誠實,再成交——這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提出的六字箴言,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堅持。未來,永慶房屋將持續以「誠實+科技」為基底,讓房產科技回歸人性,讓房仲專業發揮更深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