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加入RCS、向安卓陣營低頭?從嗆「幫你媽買iPhone」到態度軟化,關鍵在哪?
蘋果加入RCS、向安卓陣營低頭?從嗆「幫你媽買iPhone」到態度軟化,關鍵在哪?
2023.11.17 | 3C生活

過去一向對RCS避而不談的蘋果,突然在政策上180度大轉彎,宣佈明年晚些時候iPhone將更新RCS功能,未來iPhone與Android手機之間終於能有暢通無阻的聊天體驗。

蘋果在聲明中表示,明年晚些時候他們將增加對RCS通用配置文件的支援,「相信比起簡訊(SMS)、多媒體簡訊(MMS)相比,RCS能提供更優質的通訊體驗。」

什麼是RCS?蘋果為什麼一直避而不談

RCS全名為「富通訊解決方案」(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與目前廣為使用的簡訊功能相比,是種更接近Line、Messenger等通訊軟體體驗的通訊服務方案,用戶可以傳送更高解析度的圖片、影音、檔案,以及各種表情圖案,並提供群組聊天等功能,而且不像簡訊會依使用量收費,是完全免費的服務。

iPhone之間透過iMessage聊天時,彼此的對話泡泡是藍色的,而與Android手機用戶對話時,泡泡則是綠色的,Google曾表示,這不只是顏色上的差別,更代表著品質低劣的聊天體驗,原因就是蘋果不願使用更先進的RCS技術。

庫克 Tim Cook
庫克曾被問及關於iPhone與Android手機間通訊不便的問題,當時他回應「請幫你媽媽買支iPhone手機。」
圖/ shutterstock

Google是RCS技術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去年曾打造網頁公開向蘋果喊話,「現在該是蘋果改善簡訊服務的時候了!」呼籲蘋果盡快轉向RCS技術,消除手機用戶間溝通的阻礙,提供更優質的聊天體驗。

《華爾街日報》曾指出,iMessage的對話泡泡顏色已經成為青少年的身份認同,使用Android的孩子會遭受同儕壓力,甚至被霸凌。Google就砲轟過,蘋果總是主張人性與公平,卻憑借同儕壓力與霸凌來銷售產品,非常虛偽。

即使蘋果深知會帶給用戶跨平台通訊的不便,卻一直不願投入RCS技術的理由很簡單──iMessage功能是iPhone銷售重要的「護城河」。蘋果與Epic Games訴訟期間披露的一份文件中,蘋果軟體工程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奇(Craig Federighi)曾表示,假如為Android系統提供iMessage服務,就會降低使用iPhone的雙親,給孩子使用Android手機的阻力。

去年,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一場座談會上被聽眾提問,他與母親分別使用iPhone及Android手機,沒辦法簡單地與母親分享影片,為此感到困擾, 而庫克則回應,「請幫媽媽買一支iPhone。」

「我認為用戶並沒有想要我們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庫克解釋。

逆轉態度宣佈支援RCS,蘋果為何主動放棄「護城河」?

然而一年過後,蘋果現在卻宣佈將支援RCS技術,讓iPhone與Android手機間的通訊不再阻礙重重,擁有iPhone用戶之間使用iMessage聊天相近的體驗。不過,這不代表iMessage會消失,或者出現重大變化,蘋果兩項服務將並行提供、分開存在。

為什麼蘋果突然決定放棄自己依賴許久的護城河?外界認為,與蘋果正面臨越加嚴格的審查不無關聯,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已在11月正式實施,蘋果就被指定為掌握主要數位平台的六大守門人之一,iMessage等服務也被納入規範當中。

iMessage
iMessage裡不同系統用戶的「藍綠惡鬥」不會因此結束,但未來iPhone用戶將有更適合與Android手機用戶溝通的RCS服務。
圖/ shutterstock

在蘋果宣佈支援RCS前不久,才傳出蘋果計畫對數位市場法提出上訴,想將iMessage、App Store剔除新規範之下,反對歐盟進行更嚴格的審查。

蘋果的態度或許也可從聲明中窺見一二,他們強調,iMessage仍是更安全的通訊手段,iMessage使用點對點加密,並且蘋果也持續升級加強安全性。相較之下,RCS暫時沒有同等程度的隱私保障,不過Google已承諾會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在未來達成點對點加密服務。

雖然iMessage裡,Android仍舊會是相異的綠色對話泡泡,對於蘋果終於展開行動,Google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很高興看見蘋果邁出第一步加入RCS,我們歡迎蘋果加入我們與GSM協會的合作,共同發展RCS讓消息傳遞更公平及安全。」

資料來源:9to5macBloombergWallstreet Journal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Google #蘋果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