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前進美國半導體,教授創業燒光千萬!這家設備廠新兵怎麼讓大廠買單?
從校園前進美國半導體,教授創業燒光千萬!這家設備廠新兵怎麼讓大廠買單?

半導體設備新兵明遠精密科技,12月1日正式在興櫃掛牌,展現半導體龍頭廠認可的技術實力。成為少數切入製程設備的台灣廠商,教授出身的創辦人,是如何掌握市場脈動,找出獲利方程式?

手握關鍵技術創業,就一定能保證成功嗎?半導體設備廠明遠精密科技(簡稱明遠),如今憑藉設備維修與自有設備開發,不但成為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指定的合作夥伴,也攻進台灣、美國晶圓龍頭大廠。

今年前11月,明遠營收6.63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則為1.98元。它的服務能耐也獲國際客戶肯定,除2024年年中,明遠已決定和母公司日揚啟動在日本當地服務,同時美國設服務中心、甚至設廠計畫,也正與客戶緊密討論中。

從射頻/微波電源、感測器,到臭氧產生器、靜電吸盤等在內,明遠的維修服務,涵蓋了半導體設備所需的各種項目,「像是物理氣相沉積(PVD)設備,需要的電源、控制器,我們也有維修。」明遠董事長寇崇善指出,從維修服務累積經驗,以及與客戶建立的信任關係,是明遠後續開發自製設備的基礎。

很難想像,這家半導體供應鏈的台灣之光,在創業初期,教授出身的寇崇善,卻曾因為選錯市場,一度燒光創業資金。

創業頭3年碰壁 機會卻乍現

時間回到2010年,當時,深耕學術領域、今年65歲的寇崇善,早有在產業界發展的念頭。寇崇善大學同學、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副院長柳克強觀察,清大在電漿領域的研究,正是美商應材、科林研發等國際大廠寡占的市場,「我跟他(寇崇善)都是做電漿源技術,在鍍膜、蝕刻上的製程應用。」

這樣的研究基礎,讓寇崇善的實驗室,在他創業前就已成為竹科多家半導體公司解決設備問題的據點。又加上,當時他評估以自己的技術,鎖定微型鑽頭上的類鑽鍍膜開發,能將鑽頭壽命延長3倍,「散熱也很好,我們還去申請專利。」企圖開發專用設備,打進市場。

於是,靠著自己與親友的資金,以1350萬元資本額成立明遠,寇崇善開始步上創業路。

沒想到,他一創業才發現,設備規格、部件早就被國際大廠指定,「鑽孔的標準作業流程都寫好了,業界沒有人要用我們的產品。」寇崇善坦言,就這樣一路碰壁了3年,不但教職、創業兩頭燒,還把最初的1千5百萬元創業資金給燒光。

「晚上看財務報表,都睡不著……。」寇崇善回憶,2013年的明遠已經得靠親友的資金支持,眼看公司前景茫茫,機會卻突然到來。

原來,過去在清大協助業界,解決半導體設備異常的經驗,讓一家國際級二手設備商找上門。「他知道我們會做臭氧產生器,所以找上我們。」

「對方說能不能投資我們,我說『當然可以』。」寇崇善直言,當時對方的投資猶如救命浮木。

臭氧產生器有多難?寇崇善舉例,半導體製程的規格,是每分鐘要能產生40公升高純度臭氧,「遠超過一般應用臭氧產生器。」台灣半導體製程設備廠、天虹科技執行長易錦良指出,包含設備尺寸、進出氣控制與功耗等要求,也須有能力配合開發。

必須與半導體設備系統整合的特性,讓過去想維修臭氧產生器,多半只能找美國設備廠萬機科技(MKS),這給了具備臭氧產生器維修能耐的明遠,趁勢崛起的機會。

事實上,對寇崇善來說,設備維修的經驗,早在2003年、另一家公司立盈科技成立時,就開始累積。當時,工研院微波組的成員找上寇崇善,協助維修真空腔體的周邊設備,「日揚投資立盈,做真空腔體的清洗,還有微波設備的維修。」半導體零組件廠、宏碩系統總經理陳漢穎指出,寇崇善在立盈時就接觸各類半導體設備的疑難雜症,也會向宏碩採購真空微波管等零件,將老舊設備修復完備。

轉進維修設備服務 首嘗獲利

走上創業時沒有計畫的發展,半導體維修事業卻讓明遠在2014年首次獲利,「第一年營收快兩百萬,我說同仁太辛苦,把獲利全部發掉。」寇崇善沒想到的,首次獲利僅僅只是開始。隨著在維修領域打響名號,國際半導體設備龍頭廠也找上門,尋求合作。

「一開始,他們只是在找台灣維修供應鏈。」寇崇善回憶,當時對方開出了安全性、臭氧濃度控制、使用壽命等規格必須一致,成本要做到原廠價格一半的要求。「但對方保證未來有一定的量,我們還是可以有利潤。」

於是用了兩年的時間進行開發,最終在2016年取得認可,簽約成為該設備龍頭廠「唯一」、在臭氧產生器系統全球策略維修夥伴,深化對晶圓龍頭廠、聯電等眾多晶圓廠的服務。

原本一度要賠錢倒閉的創業路,在有了維修事業百萬營收的穩健基礎上,寇崇善再次起了自製設備的夢想。

自製設備需求穩 拚5成營收

2017年,明遠團隊接觸到交通號誌設備廠、日本京三的半導體部門團隊,「它有個小型的電源控制器,我們就拿來做ACME(高效率節能射頻電源系統)。」寇崇善想的,是用明遠的技術整合成半導體設備,解決傳統微波設備產生電漿的耗電、容易故障的問題。作法,是把產生微波、電漿的作用機制,徹底改造。

「但我們也很怕不OK,所以一開始不敢找晶圓龍頭廠。」明遠副總經理潘彥儒說的,是明遠設備第一次的驗證,由寇崇善透過朋友介紹進入旺宏產線測試。「結果真的不work,我們修改後,靠面子關係又測試一次,才真的成功。」寇崇善說道。

憑藉著新設備能夠節能60%以上的優勢,明遠這套設備逐漸打進半導體市場,並在經歷一年驗證後,成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標準製程機台。

儘管維修服務仍是明遠主要營收來源,但自有設備不但銷售更穩定,也能深化和客戶的關係。而在臭氧產生器的領域,明遠也與天虹合作開發新型設備,一改過去傳統設備大流量的設計,雙方合作以設備小型化、卻能維持高濃度臭氧的技術,打造另一個本土半導體設備競爭優勢。

目前,毛利率較高、挹注6成營收占比的維修服務,是明遠最主力事業,但從2017年開始發展的自有設備,營收貢獻也來到四成左右。有別於容易受景氣波動、晶圓廠稼動率下降而減縮的維修需求,自有設備相對穩健,明遠的目標是要讓自有設備的營收占比,達到5成以上。

儘管與客戶關係穩健,但半導體產業的景氣下行,仍導致明遠今年前11個月營收年減0.87%,上半年獲利則年減23%,上半年毛利率則是38.6%。

展望後市,凱基投顧研究報告指出,除了預期2024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可望復甦、年增率預期達15%,有利於明遠等設備廠需求提升,全球地緣政治帶動的半導體自主化,也將是另一個設備需求的成長動能。

寇崇善就以美國晶圓大廠客戶為例,明遠過去僅服務其中國廠區,但隨著晶圓代工產業在成本與效率改善的重視,讓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也有了參與的機會。為深化在美國供應鏈的布局,目前明遠也規畫美國階段性發展,並思考未來在美國設廠的可行性。

從清大校園前進美國半導體市場,寇崇善笑說這是過去不曾想到的,「創業的時候想的是一二三,但成功的卻是因為ABC。」只是過程中,不變的是他在專業領域的深耕,在外界看來小眾的電漿研究實驗室中,孕育出半導體維修服務和自有設備開發的台灣之光。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人的一生中平均只買一到兩次房,不過面對買房的人生大事,卻最缺乏經驗,幾乎每次都是「買房菜鳥」。從動念開始,到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過程中充滿資訊落差與溝通門檻,考驗的不只是預算,還有決策能力。

「永慶認為,房仲最重要的三大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安全、公平、效率的購售屋體驗。」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消費者痛點在哪,服務就該做到哪。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總經理 吳良治
圖/ 數位時代

所謂「安全」,不只是屋況與產權無虞,更包括房價是否合理、是否能杜絕投機與詐騙;「公平」則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買賣雙方對行情、屋況的掌握是否一致;而「效率」則是解決資訊爆炸與流程繁瑣的問題,讓交易更順暢——這三大價值,就是永慶服務設計的起點。

當傳統找房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安全、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的需求時,科技便成為破題關鍵。永慶房屋以「房產科技領航者」自居,從數位化、行動化一路推進至智慧化、人性化,最終定義出「個人化」的新世代房產服務,不只改變買賣流程,也重塑人與房產科技的關係,為業界開啟下一階段房產科技轉型藍圖。

永慶打造AI特助,開啟個人化買賣屋體驗

「安全、公平、效率。這三大價值講起來簡單,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深耕。」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買房過程從動機產生、資訊蒐集、實地看屋到談價與成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點,也正是永慶投入科技應用的核心動力。

他舉例,消費者可先透過「買屋力找房」掌握預算落點,或以「地圖/捷運找房」,針對區域快速聚焦潛力物件。同時搭配「誠實安心認證」,快速掌握房屋是否為短期交易、凶宅、輻射屋的屋況,也分享永慶提供的不限屋齡漏水保固保障。

進入看屋階段,永慶也推出「VR美裝」、「AI煥裝」等功能,讓線上賞屋一事更具象、更符合人性,不僅彷彿身歷其境走入房屋欣賞格局、更可以透過生成式AI,搶先欣賞房屋未來裝潢模樣。談價時,更有領先政府2-3個月揭露的「誠實房價報告書」。在交易過程和售後,永慶還有六大安心保障,讓消費者全程安心。

當消費者向永慶房屋經紀人員洽談服務時,永慶獨創的「i特助」將提供強大的「人機協作」服務。陳賜傑說明,i特助以LINE群組為載體,加入買家、家屬、永慶業務與AI機器人,從找房、比價、導覽到與家人討論,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讓「個人化」成為貫穿整體買賣流程的智慧服務,實現「一站整合資訊+多人參與決策+專人即時支援」的目標。

至於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顛覆傳統的篩選找房模式,直接向永慶AI發問找房,讓找房更容易!消費者可以用口語的方式,向AI特助進行提問,如問社區、問特色、問行情。AI特助系統即時整合龐大資料,自動比對條件推薦潛力物件、分享房屋特色、摘要重點。「目前市場上應該只有我們做到!」他直言。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 陳賜傑
圖/ 數位時代

永慶一步步用科技解決消費者痛點,成房產科技發展史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科技演進史
圖/ 永慶房屋

圍繞著消費者需求,永慶房屋早已踏上科技轉型的旅程,一步步演進至今。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呂學堯回顧,從2000年永慶將紙本住宅資訊數位化開始,率先「e化」做出「永慶房仲網」,不只讓找房效率提升,也同步建置投機客資料庫,累積了9,000多筆投機客資料,為交易把關。隨後,因應智慧型手機普及,永慶再推出「永慶快搜APP」,實現隨時隨地找房的行動化革新。

進入2016年,大數據成為科技趨勢,永慶也積極應用大數據,推出「猜你喜歡」等智慧推薦應用,提升消費者與經紀人員的決策效率。為實踐「人性化」體驗,永慶聚焦網上看照片選物件的模式,查看屋況不夠直覺具象等問題,透過VR美裝、實境找房、AI煥裝,讓消費者即使遠距賞屋,也能輕鬆掌握空間格局、生活環境、模擬裝潢,全面掌握物件潛力。

邁入AI時代後,「個人化」成為永慶聚焦的目標。過去消費者需自行查找彙整,現在則是「不用找,只要問」,AI即可即時整理、摘要、推薦,甚至挖掘原本未被注意的潛力物件。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 呂學堯
圖/ 數位時代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技術被業界複製,呂學堯直言:「這些技術表面上大家都能做,但能不能做深、做在對的地方,才是關鍵。」永慶之所以能持續走在產業前端,背後仰賴四項核心能力:

其一、孫慶餘董事長對科技的堅持和遠見,從ADSL到iPad,永慶房屋總是率先導入科技。其二、永慶長期大量投資在房產科技開發。其三、集團內部擁有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自主研發不假外求。其四、技術與業務高度同步,能即時回應現場需求,提出真正可用的解方。

呂學堯分享,永慶房屋不斷升級的便利科技,再加上完整的誠實服務,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指名服務,如今已是雙北地區門店數量最多的房仲品牌。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永慶也不斷蓄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量,即使永慶數位與資訊團隊已有超過300人的規模,我們仍持續招募更多數位與資通訊領域的人才,為購售屋服務探索更多創意、落地更多應用。

人機協作新時代,誠實房仲角色更深化

陳賜傑表示,當AI能代勞繁瑣的行政作業,經紀人員就能將心力放在真正有價值的溝通與判斷上。他也強調,AI與人是協作關係,房仲其實很難被取代,因為無論如何都得走進實體流程。「進到現場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很多『眉角』,許多細節需要觀察與互動才能掌握,AI是看不出來的。」

他舉例,一位台商先生偏好安靜社區,太太則重視生活機能與市中心便利。實際上房子是買給留在台灣的太太住,應以她的需求為主。如何引導雙方表達意見、理解彼此的需求,並促成共識,就是經紀人員的專業所在。「AI可以幫你找到房子,但房仲才能幫你找到一個家。」

最後,在一切都能被自動化的時代,什麼才是無法被取代的?誠實,也許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技術。先誠實,再成交——這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提出的六字箴言,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堅持。未來,永慶房屋將持續以「誠實+科技」為基底,讓房產科技回歸人性,讓房仲專業發揮更深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