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微軟今天攜手新東向聯盟、資誠(PwC Taiwan)宣布推出「智慧零碳平台iCX」(Intelligent Carbon Exchange),鎖定台灣163萬家中小企業,提供碳盤查服務,除了一鍵就能完成報表外,還能進行範疇3的全球供應鏈碳排管理,同時強調按照產業類別區分標準,做到更細緻的劃分。
智慧零碳平台iCX是利用微軟永續雲的架構,並由資誠建置統籌,預計明年中正式上線,第一波將有約200家企業導入。
零碳平台專攻中小企業痛點,能做到哪些事?
智慧零碳平台iCX奠基在微軟永續雲及Microsoft Azure服務,由資誠進行平台的建置及維運,強調能讓中小企業整合內部海量且繁瑣的碳排數據,簡單進行整理,進而制定減碳策略。
亮點1:一鍵完成報表、標準即時更新
最大的亮點就是讓碳排報表一鍵產生,目標是「和報稅一樣簡單」,解決中小企業人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做內部碳盤查、不了解各地標準等問題,上傳的數據將透過微軟永續雲的分析和預測能力進行整合,同時串接Azure OpenAI和微軟的可視化技術Power BI,自動生成接軌國際的可視化洞察報告。
平台一大特色是可以依照產業類別建立分類,例如「製造業」平台內建有原料資料主檔,相關企業可以直接挑選該原料,就可以直接套用原料的碳排數據,如果碳排數據有變動,標準也會快速進行版本更新。
如果是供應鏈遍及多國的公司,由於判定標準會因地制宜,例如「一度電的碳排」,就會受到各國綠電和灰電的比例影響,碳排量有所差異。因此智慧零碳平台也會串接各國規範,即時更新,讓中小企業不用自己去查詢、變更資料,也避免因為規範不明在海外營運遇到問題。
亮點2:跨國供應鏈管理、報表可視化
可以利用平台達到範疇(Scope)1、2、3管理,甚至全球各地廠區的碳排狀況都能在後台儀表板進行可視化管理,例如地圖上標出越南的一間廠房碳排過高,AI可以協助快速找到異常趨勢,利用報表檢視流程中是哪裡出問題。
明年上線,200家公司首發測試
智慧零碳平台已在最後驗證階段,預計明年中正式上線,第一階段會在年底前達200家企業導入測試,資誠執行董事錢家龍指出,台灣是一個非常好的測試點,「因為是製造業大國,有超過30萬家中小企業跟製造業有關,未來要發展新東向、新南向都可以參考台灣的成功經驗」
微軟去年6月在台灣推出永續雲服務,如今推出平台擴大服務範圍,微軟亞太區永續雲副總經理張恩言指出,微軟在永續技術的第一個客戶其實是自己,最初都是用來解決內部碳盤查和減碳決策中的痛點出發,而在與企業的溝通中也發現,大企業通常可以請到專業人員去維運管理,中小企業的規模就很難做到,也會擔心資料安全問題,尤其身為大公司供應鏈,更需要嚴密把關,因此著手和資誠合作建立平台,希望讓更多企業能解決困難、解軌國際。
目前智慧零碳平台以英文版本推出,中文版目前還沒有時程,微軟指出,未來將會導入更多Low-code、No-code工具降低企業的使用門檻。
責任編輯:蘇祐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