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重回千金股!CEO蔡力行首曝跨國人才管理心法:「心態」很重要
聯發科重回千金股!CEO蔡力行首曝跨國人才管理心法:「心態」很重要

IC設計大廠聯發科今(26日)重回千金股行列,執行長蔡力行也在出席第17屆潘文淵獎基金會,表示股價目前未到最高,明年還會更好。在致詞時他除提到回顧過往職涯,表示AI將來的潛能難以估計,也在座談問答時指出,人才是未來半導體產業佈局的關鍵。

蔡力行表示,AI除了能對半導體廠帶來相當大的幫助,人才也要能跟上時代,聯發科也積極聘用國際人才,「年輕人你怎麼管的了,他們可能就喜歡寫程式,不可能叫他們來學IC設計或電路製造,這不是正確期待。」這意味著全採用本國人才並非長久之計,蔡力行強調,重點是要能用全球人才。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
聯發科行長蔡力行表示股價目前未到新高,明年還會更好,AI將來的潛能難以估計。
圖/ 邱品蓉攝影

跨國員工怎麼管!蔡力行:「心態」很重要

放眼全球IC設計大廠包含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和超微(AMD),全球佈局都走得很前面,「我們(聯發科)一定要全球化。」

不過,這正是當前台灣面臨的難題。外國員工無論在文化還是對於職場的想像都與台灣人有所差異。蔡力行雖表示同意,但他特別強調,企業對於人力資源全球化的「心態」相當重要。

「當你有人力資源全球化的心態,你就會去了解別人的文化、做事方法和建立溝通管道。」蔡力行坦言這並非易事,最終也可能會失敗,但若能成功七至八成,亦相當值得。

蔡力行認為這就是所謂的「人和」,表示所有的項目都必須由人來成就,「如果搞不定人,事情就會很辛苦,聯發科也努力在推行。」這尤其發生在高階的職位。他表示,要去哪裡找人、找到後能否同行協力讓跨國員工都能同心協力往同個目標邁進,是國際化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三個人生轉折,造就今日的蔡力行

心法來自於多年的產業經驗。蔡力行分享,在他的生涯中有三個關鍵轉折。第一是加入半導體產業。事實上,擁有康乃爾大學材料科學暨工程博士的蔡力行,畢業之初的職涯選擇上,並非一定要踏入半導體,但他最終選擇加入惠普(HP)的半導體事業部。這也為他往後的發展,包含加入台積電見證晶圓代工模式的起飛奠定了基礎。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認為,要經營國際化企業,高階主管的心態很重要。
圖/ 邱品蓉攝影

其次,是2014年接任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點出:「中華電信是面對消費者的服務型產業,這對我在聯發科有很多影響。」不僅如此,在中華電信任職期間讓蔡力行對通訊的觀察深刻,「聯發科2020、21到22的期間成長快速的很大原因,和我們提早投資5G有關。」

第三,則是加入聯發科。蔡力行坦言,他當初根本不了解IC設計行業,從聯發科學到很多,都是學習的過程,「能和台灣半導體產業一起成長,是難得的機會。」

延伸閱讀:聯發科股價狂漲5個月,還能衝嗎?一顆天璣9300晶片,為何變高通心頭刺?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聯發科 #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