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AI摘要Slack訊息、轉換成待辦事項,並記錄在Trello?教學一次看
怎麼用AI摘要Slack訊息、轉換成待辦事項,並記錄在Trello?教學一次看

過去,在不同訊息平台,如電子郵件、LINE、Slack、Teams 等,我們經常需要與團隊大量溝通。這些訊息不僅包含各類議題討論,還常常伴隨著待辦事項需要進一步處理。然而,當訊息堆積如山,我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找回與待辦事項相關的訊息。特別是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還可能增加遺漏訊息的風險 …

以具體情境來說,或許你曾經遇到以下類似情境:

1.主管、同事時常私訊告知、交辦重要任務。為避免遺漏,立刻停下手邊工作,將其複製貼上至待辦事項,或先儲存訊息並設定提醒,有空時再詳讀⋯

2.在冗長討論串中,散落專案待辦事項訊息,總先儲存訊息,再額外花時間將 Slack 訊息複製擷取到專案管理工具逐一開成工單⋯

這次我們將分享如何使用 Zapier 自動化整合工具、Trello 專案管理工具,以及 ChatGPT,將 Slack 訊息與待辦事項情境串起來,實現透過 AI 自動將訊息轉換為待辦事項的流程自動化!

自動化有何好處?

1.自動同步 Slack 重要訊息至任務管理工具: 不用花費時間手動逐一複製、貼至 to-do list!

2.依指令 AI 自動摘要、整理任務內容: 交由 AI 幫你摘要、條列文字訊息中的關鍵任務、細項需求!

3.輕鬆管理待辦事項,再多訊息也不怕遺漏: 雪片般飛來的訊息也能有條不吝地彙整至待辦事項中!

未來只要在 Slack 中儲存一則訊息,AI 就會自動摘要內容並給予執行建議,同時將內容新增至 Trello 卡片。除了能快速彙整在討論串中收到的需求外,也很好統一管理所有工作中的待辦事項,進行優先排序。

c1f22545-1900-4b10-8b0a-f362ad12e1bf_1310x742.jpeg
圖/ NoTime NoCode

實作步驟說明

要建立一個 AI 自動摘要 Slack 訊息並轉為 Trello 待辦事項的流程,主要可分為三個主要的工具設定就可以完成囉!

Step 1. 建立 Trello 看板

為了方便統一管理訊息資訊,可以先建立待辦事項 / 任務管理 Trello 看板,設定 To-Do, In-Progress, Done 等不同分類階段,後續 Slack 訊息可自動同步至指定的 To-Do 待辦事項清單中。

eef75f3f-fd0f-4071-b66d-15e2723fccd4_1080x1080 (1)
圖/ NoTime NoCode

Step 2. 設計 AI prompt 指令

在這個步驟中,我們的目標是設計 AI 指令,讓 ChatGPT 能夠處理存儲在 Slack 的訊息內容,將其轉換為待辦事項並提供相關執行建議。

你可以自由設計個人化的 AI 提示指令,以客製化 ChatGPT 在整理 Slack 訊息方面的結果。這包括設定輸出格式、時間規劃建議以及內容分類等相關內容。

建議可以在 ChatGPT 中進行一些測試,嘗試不同的提示指令,以找到最符合期望的指令。一旦確定了符合需求的指令後,就可以先存在記事本中,方便後續步驟使用。

1cd7f892-eb25-44d5-a114-0495cb2956f8_1080x1080 (1)
圖/ NoTime NoCode

Step 3. 透過 Zapier 串接數位工具

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我們會透過 Zapier 這個自動化工具 (可被稱為數位工具界的膠水),在完全不需要寫任何程式的情況下,將不同的數位軟體 (Slack、ChatGPT、Trello) 串接整合在一起!

以這次的情境為例,我們會在 Zapier 中設定三個 Zap 模組,分別是:

1.判斷 Slack 中是否有被儲存的訊息
• 在 Zapier 中第一個觸發 (Trigger) 的模組 App 請選擇 Slack,而觸發事件 (Event) 請選擇 “New Saved Message in Slack”(也就是只要在 Slack 中儲存一則訊息,就會自動觸發此自動化流程)

2.將儲存的訊息依 AI 指令產出重點摘要及待辦事項
• 在接續的行動 (Action) 模組 App 請選擇 OpenAI,而行動事件 (Event) 請選擇 “Send Prompt”
• 此步驟主要是設定將 1. 取得的 Slack 訊息內容,依據於 Step 2. 設計的 ChatGPT 指令 (prompt),進行重點摘要及待辦事項資訊的產出

3.將 AI 摘要結果帶入、新增待辦事項至 Trello
• 最後一步驟,在接續的行動 (Action) 模組 App 請選擇 Trello,而行動事件 (Event) 請選擇 “Create Card in Trello”
• 此步驟主要是設定將 2. 產生的重點摘要帶入於 Trello 新增的卡片中

d8adcb65-436f-4916-9e5d-364b943a2014_2160x2160.jpg
圖/ NoTime NoCode

上述步驟都設定好後,就成功為自己建立一個能透過 AI 自動摘要 Slack 訊息,並轉換為待辦事項至 Trello 的流程囉~

未來彙整不同訊息至待辦事項的工作就交給自動化來處理吧!不只減少手動建立待辦事項的時間,也能快速彙整那些討論串中收到的需求,更很好統一管理所有工作中的待辦事項、優先排序!

c2a43dc5-d1ea-44d1-aa5a-151fa93cf657_1310x742.jpeg
圖/ NoTime NoCode

還有哪些應用方式?

透過 NoCode 自動化工具 Zapier,在不需要寫程式的情況下,就可以建立一個 AI 自動摘要訊息並轉為待辦事項的小工具!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以延伸的應用方式可以套用:

1.彙整 Gmail 信件來源的待辦事項: 替 Gmail 信件套用指定標籤,AI 自動摘要信件內容,並將其新增至 Trello 任務卡片詳細記錄!

• 除了本次分享將 Slack 訊息轉為待辦事項的情境,我們也可以應用類似方法處理其他訊息來源,例如電子郵件、LINE … 等。以此延伸應用來說,我們可以在 Gmail 郵件上套用特定標籤,然後進行類似的自動化流程,讓 AI 摘要內容、提供相關執行建議,並在 Trello 卡片中建立待辦事項。

• 一旦我們將不同的訊息來源都整合在一起後,就能更有效地管理各種訊息渠道產生的待辦需求,有助於我們在工作中更好地安排優先順序。

3f9875f8-f9ef-4422-9720-0048f27280a0_1162x482.jpeg
圖/ NoTime NoCode

本文授權轉載自:NoTime NoCode

關鍵字: #AI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