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LAWSON麩皮麵包狂銷3.7億個!3點拆解,日本「低糖質」飲食為何超夯
【觀點】LAWSON麩皮麵包狂銷3.7億個!3點拆解,日本「低糖質」飲食為何超夯
2024.01.15 | 新零售

2023年下半年時,看到友人在為年底一連串的聚會行程做暖身,包括國外出差,年終聚會等,在這些聚會裡免不了伴隨著吃吃喝喝的行程。說到吃吃喝喝,不免就回想到商社時代,多的時候一周可能有不同組的國外客戶同時造訪台灣,吃的次數多,吃的時間長,下場就是換來更穩重的體態。

年輕時沒想太多,有時還甚至會以鐵胃為傲,一直到後來年長,開始接觸到某些日本總公司有人事權的同事,有次聽他們不經意的提到「A君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法,真令人擔憂~」等。後來自己歸納的結論就是,對某些管理階層而言,他們確實是期待你在生意上能有所表現,但要確保這能力的判斷指數之一,就是你的自控力。

日本低糖質產品正夯,形成「低糖質經濟圈」

要如何看自控力的表現如何?最簡單的就是看你在繁忙的公務下,是否還能夠控制好自己的作息,以及維持健康的體態。在過去比較少聽到企業內部有這樣的期待,但最近這幾年,不少想再更往上爬的經理人都會開始意識到這一塊。

也因為有這個需求產生,所以保健相關聯的服務以及產品就陸續在這幾年問世。而在這些保健相關的產品中,在日本市場上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低糖質」飲食了,這個也擴大了日本的糖質經濟圈。

如果有去日本,應該可以在不少便利商店的食品外包裝,有看過寫上「低糖質」、 「微糖」 或是「糖質0」設計的產品嗎?現其實不止日本,目前連在台灣便利商店貨架上,就可發現日本進口的罐裝「微糖」咖啡的蹤影(現在每周早餐最少會來幾次這瓶)。

為何日本的低糖質經濟圈可以橫跨到海外?這其實是眾多商業機制所堆疊出來的新行銷經濟,從下面幾點來看,這個低糖質經濟圈是如何建立的?

方法1:全家、7-11、卡樂等品牌宣傳一致清楚,建立共同標準

少吃肉、多運動,那到底要吃多少肉?或是做多少運動?或是什麼的運動?才能有效果。對於減重這一件事,很難用具體的數字來規範出一個相對有效的執行方案。但在日本關於「糖質」這一件事,可以看到很多機構或是商業團體都有出對於糖質的攝取資訊,並且内容清楚、幾乎是一樣的。

説到「糖質」應該最早是從「ロカボ」這個單字所衍生出來的,ロカボ就是 Low Carbohydrate的簡稱,在日本,「ロカボ」方向上就是從控制碳水化合物,來減少糖質的攝取量,再更細一點來看日本的ロカボ,從日本一般社團法人「食・楽・健康協会」網站上的訊息,提到一餐攝取的適當糖質在20-40g。

而這個一般社團法人「食・楽・健康協会」的合作夥伴有誰?朝日啤酒、Ajinomoto,Glico、可果美、Calbee、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Coco一番屋等,因爲是Partner,所以可看到這些Partner們,所引用之「ロカボ」訊息都幾乎是相同的,比方一餐糖質20-40g等,由於被引用跟被宣傳的數字都是類似,所以對消費者而言,這些訊息要被記憶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透過夥伴們把這些完整以及類似的大量訊息露出,讓消費者可以把數字跟自己的糖質目標連接起來, 有心要執行的消費者就會很有方向。

方法2:Lawson推出低糖麩皮麵包!包裝設計統一、標示字體吸睛

真希望台灣也能看到這個產品。ブランパン麩皮麵包是日本Lawson便利商店所設計的一款麵包,這款麵包所標榜的是使用含有麥類的表皮,麩皮成分的麵粉(糖質含量低),便利商店為了能讓顧客馬上知道這款麵包在原料上的差異,行銷上做了不少的設計。

螢幕快照 2024-01-09 下午12.48.45.jpg
圖/ LAWSON

首先產品名簡單易懂,直球對決的把這款麵包叫做ブランパン(bran)麩皮麵包,要知道成分有哪些是特別的?消費者不用再看背面標識,看到產品名的同時,就可以知道產品有什麼不同。

再來是麩皮麵包的包裝上,用一個相對大的數字,寫上麩皮麵包的糖質含量,由於其他的麵包都還要看包裝背面才知道營養成分,相較下這個對消費者親切的標識方法,降低去把包裝袋翻面的麻煩,也讓這產品慢慢累積不少的粉絲。Lawson趁勝追擊,貨架上也陸續出現一系列相同包裝設計的產品,當整個貨架都是強調糖質的設計,並且上萬家的店鋪數,對消費者的訊息觸及率一定是高的, 如此,注意「糖質」這件事就會默默的坎入消費者的生活形態中。

再配合 Partner們的20-40g訊息,以及 Partner們發售的「糖質」相關產品,有計畫進行「糖質」控制的消費者,就更容易去執行。

方法3:健身品牌用塑身廣告「震撼」消費者!強化飲食控制=糖質控制

那知道糖質20-40g,以及看到 Partner們紛紛推出配套的「糖質」相關產品後,但,真的有人就這樣體態有變化嗎?應該不少人都會抱持著疑問。關於這個疑問,「ライザップ」這個在日本市場提供個人健身服務的品牌,應該在視覺的實證上,幫了不少忙。

日本ライザップ在塑身的邏輯,是從肌肉訓練以及食事指導這兩個面相為基礎,數字計劃型的達到塑身的目的。而在飲食指導這一塊,ライザップ也是把控制的重點放在糖質控制,並且在日本,ライザップ也出了幾本糖質的相關書籍。所以在日本有些人看到ライザップ就會連結到糖質控制這件事上。

但在說服力上,ライザップ最有效果的應該就是,在電視上做的一連串連,直到現在看來也會讓人覺得驚異的塑身廣告。 他們會找素人,或是著名的日本演藝人員,拍他們在進行ライザップ健身前,以及健身後的畫面。特別是日本演藝人員這部分,因爲你知道他們原本的體態,所以當看到他們健身後的結實模樣,因爲跟記憶的落差大,通常都會有點震撼的。並且結果會讓部分看的人聯想到「飲食指導→糖質控制」有正相關。

而ライザップ的廣告在當時,不只電視,再透過網路散播(Youtube上ライザップ廣告的點擊超過百萬的還不少),這個視覺上的震撼效果,應該是對擴大「糖質」經濟圈這件事做了不少貢獻。 (包括我也因為看了ライザップ的廣告,之後也去買了一本ライザップ的糖質書籍。)

看Lawson的低糖質麵包ブランパン系列產品,從2012銷售開始,到2021年11月累計也銷售了3.7億個,並且21年跟20年相比,還成長了約40%。那台灣市場呢?好像還沒看到大規模的糖質相關產品。

日本的低糖質經濟圈
圖/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最近爲了瞭解個人在早餐的糖質攝取量,所以都會在便利商店購買鮪魚三明治,光是這個產品,有的便利商店產品就有清楚的碳水化合物標識,但有的便利商店產品就還是無法一眼瞭解。從這邊就感覺台灣在健康訴求的產品,還是有一段路要走,但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類似的產品陸陸續續在台灣登場,讓消費者有更多更健康的選擇。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蘇祐萱

關鍵字: #日本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在亞洲創投市場相對低迷的這兩年,投資人出手愈發謹慎,新創募資的門檻明顯墊高,尤其是處於早期階段的新創團隊,要在短時間內說服投資人點頭注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就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方睿科技卻交出一張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25年4月成立,同年9月就達成首輪募資新台幣1億元的目標——投資人包含多位上市公司企業主以及家族辦公室,從零到億,方睿科技只用了短短5個月,在資本市場普遍謹慎、投資人出手趨於保守的當下,其募資速度與成績,顯得格外亮眼。

究竟,方睿科技是如何獲得投資人青睞?答案藏在兩個關鍵要素裡:一支讓投資人信任的明星創業團隊,以及一個切中市場痛點、充滿潛力的巨大生態系。

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市場——商用不動產

方睿的創辦成員多為連續創業家,具備扎實的產業經驗與過往成功紀錄,這是建立投資人信任的第一塊基石;但真正讓資本市場眼睛一亮的,是他們選擇切入的賽道——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與背後的生態系。

「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需求非常穩健,屬於剛需市場,」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尤其近年來受到台灣戰略地位改變、台商回流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更讓這塊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這個市場卻長期被忽略——多數人只看到住宅不動產的熱絡交易,卻沒注意到商用不動產背後的龐大商機。「過往的技術門檻與商業模式都受到限制,只看交易金額又小於住宅市場,既有業者沒有誘因與資源去整合。」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圖/ 數位時代

從交易金額來看,商用不動產的規模確實只有住宅市場的十分之一,但真正的商機,在交易完成後才正要展開。「我們認為,商用不動產市場不應只有前端的租賃、買賣等交易,還包括交易背後衍生的各種服務需求,」方睿科技營運長陳致瑋解釋,當企業完成辦公空間的租賃或購買後,接下來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服務需求,像是室內設計規劃、辦公家具採購、保全系統建置、資訊設備安裝等,這些都應被納入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範疇內,過去這類服務缺乏共同的連結中心,而方睿完整的不動產資訊正好能成為整合的核心載體。

深度且完整的資訊整合,成就邁向產業 AI 轉型的關鍵

有了好的賽道,運用紮實技術結合不動產領域專業轉化出的高執行力,更是方睿脫穎而出的關鍵!
得力於跨領域中頂尖的技術與產業人才,在過往30餘年無人成功整合的孤島數據,方睿團隊僅用了短短數月就有階段性成果,並預計在今年度推出全新的商用地產智慧平台。

「正確、深度的資料整合是絕對必要的。新時代的 AI 要具備差異化競爭力,關鍵仍在於是否擁有足夠且深厚的領域數據。前期這些準備,是值得的投資。」方睿科技技術長郭彥良指出。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訊的連結中心。
圖/ 方睿科技

未來方睿將能透過智慧演算法協助企業解讀市場趨勢、預測價格走向與分析潛在風險,並從專業角度揭示過去不易察覺的關聯與洞見,為使用者提供高度精準且正確的答案。無論是企業需求或專業人士,都能從中獲得莫大助力。

以數據為基礎,方睿也能進一步開發各種領域內專屬的 AI 工具,包含空間規劃、資訊收集,甚至能自動化產出專業報告書。

擴大徵才,同時培養新時代跨領域人才

隨著 AI 新時代到來,每個人都希望將科技與 AI 應用於自身專業。然而,不動產這樣深度的垂直領域,往往缺乏適合的環境。若沒有真正融合科技思維的團隊與文化,就難以培養具備轉型能力的人才。

身為在 AI 原生時代誕生的企業,相較於近年流行的「AI First」,方睿的企業文化反而是「Think First, AI Second」。執行長吳健宇表示:「我們認為在 AI 時代,最關鍵的是『高認知人才』──能理解技術的可能性與侷限,並融合自身專業,讓 AI 發揮最大效能。」

「我們經歷了許多時代,從數位轉型到 AI 轉型。技術固然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但產業累積的行業知識與深度智慧也是金礦。我們必須結合兩者,才能開創新時代。」吳健宇強調:「我們希望有更多高認知、願意嘗試並接受新技術的產業人士加入,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 的團隊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的團隊
圖/ 方睿科技

目前,方睿正擴大徵才中。無論是不動產領域的專家,或對 AI 與科技應用懷抱熱情的人才,都誠摯邀請加入團隊,共同打造引領產業轉型的下一個關鍵平台。

方睿科技官網: https://www.funraise.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