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大廠仁寶17日舉辦尾牙,今年席開超過800桌,總獎金上看4,000多萬元。雖然去年仁寶營收跌破兆元大關,仁寶董事長許勝雄表示,今年策略將從過去的屯墾式經營轉為「 掠奪式成長 」,今年將加大併購,瞄準醫療、車電領域,預估未來2~3年至少有2到3個併購標的。
仁寶「AI不落人後」,布局AI PC、伺服器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去年疫情期間紅利消失,對IT公司非常挑戰,雖然去年營業額掉到兆元以下,但公司把獲利當重點,去年前三季毛利率達到4.4%,擺脫電子業「毛三到四」的魔咒。
主要是產品組合的改變,在伺服器、車用電子、醫療產品都有雙位數成長,拉高獲利;第二提升營運效率,特別在工廠的自動化與數位化的加強。
AI是今年的營運重點,主要布局雲端、筆電。在PC(個人電腦)有非常多產品,會跟著客戶微軟推出相關AI PC產品;AI伺服器會配合英特爾、輝達、AMD推出機種,「在AI上不落人後」。
翁宗斌提到,AI PC未來應用很廣,遲早一天手機、PC都會有AI,但最終仍要看軟體的應用,決定發展的速度。目前AI PC還是需要微軟認證,預計5~6月推出,AI PC主要是中高端市場,對PC市場會有新刺激。
併購是今年的成長策略!仁寶為何瞄準醫療、汽車電子?
在新事業轉型上,併購是接下來的成長策略。主要配合集團醫療發展,在醫療裝置、細胞治療上尋找併購機會,並結合公司在AI上技術,翁宗斌說:「醫療會是仁寶未來五到十年重要拼圖。」其次瞄準汽車電子,會跟合作夥伴合作,目前併購對象、機會也多。
許勝雄提到,過去公司是「屯墾式」經營,靠著內部人才的能量進入新產業;但現在調整為「掠奪式成長」,會透過對外併購策略進入新產業,雖然靠外部的力量,過程會有團隊磨合的問題,但成長速較快。
事實上,過去仁寶在醫療上就有不少的轉投資,包含勤立生技、奔騰智慧生醫、宏智生醫,並已有初步成績。像是勤立預計今年開始配息,並規劃在印尼設廠。奔騰的手持式超音波在台灣已獲得TFDA認證,開始出貨。宏智生醫結合AI腦波偵測,進行憂鬱症診斷,目前已跟醫院做臨床試驗。
仁寶副董事長陳瑞聰說,過去仁寶是醫療的門外漢,但現在已找到核心技術團隊,也對產業生態有一定的了解,透過併購可以「走得更快」。
此外,仁寶在瑞芳規劃成立仁寶醫院,結合日照與長照服務,預計2026年底完工、2027年營運,當有醫院的場域,對於集團的醫療產品將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至於在生產地規劃上,仁寶會開始評估歐洲設廠,規劃車電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布,翁宗斌提到,主要是因應地緣政治,配合客戶的需求。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