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禁複委託買「比特幣現貨ETF」!還有哪些購買方式?圖解交易步驟
台灣禁複委託買「比特幣現貨ETF」!還有哪些購買方式?圖解交易步驟
2024.01.25 | 區塊鏈

禁止透過複委託購買「比特幣現貨ETF」

台灣無法透過複委託購買「比特幣現貨ETF」了!

就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11檔「比特幣現貨ETF」的兩週後,多家國內券商在1月23日發出公告表示,收到主管機關通知,因為考量虛擬貨幣商品價格波動大且風險高,在保護投資人的前提下,只能透過複委託賣出連結虛擬貨幣(如:比特幣)現貨及期貨相關商品,不可以新增委託買進,目前受影響的,共有美國及香港市場約21檔相關ETF。

實際上,在美國剛批准「比特幣現貨ETF」時,金管會並沒有明確表達禁止透過複委託購買「比特幣現貨ETF」。一家國內大型券商當時表示,原則上在美國合法上架的ETF,都可以透過複委託方式購買,但主管機關仍有權在評估風險後,禁止特定的商品交易。

「比特幣現貨ETF」上市前三天,總交易量已逼近100億美元,甚至不到一週,管理資產規模就已經超越白銀ETF,成為第二大資產管理規模的單一商品ETF,這些都足以顯示市場對於虛擬資產的高度興趣,台灣何時才能跟上?就要看未來主管機關是否會改變想法了。

歷經十年的漫長等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終於通過11檔「比特幣現貨ETF」,不需要透過交易所,用買股票的方式也能持有比特幣,全民投資比特幣的時代正式來臨。

但是在台灣,如果想買這11檔合法上市的比特幣現貨ETF,究竟可以怎麼做?目前共有透過國外券商、複委託這兩種方式。

比特幣
在台灣,想購買比特幣現貨ETF,可以透過國外券商、複委託這兩種方式持有。
圖/ DALL·E

以下為2024年1月19日原文報導

在台灣也能買「比特幣現貨ETF」嗎,怎麼買?

方式一:複委託,適合不放心把錢放在海外的投資人

複委託(Sub-brokerage)的意思是,委託國內券商買進或賣出股票或ETF等投資商品,因為整個過程會經歷國內和國外券商2次委託,所以被稱為「複委託」。

各大國內券商都表示,SEC在1月10日批准比特幣現貨ETF在紐交所、那斯達克交易所與Cboe BZX上市後, 台灣投資人可以透過複委託方式,購買美國比特幣現貨ETF ,適合不放心把錢放在海外的投資人。

方式二:透過國外券商購買,初學者或專業投資人都適用

如果覺得複委託太麻煩,也可以直接透過海外券商購買。

以初學者來說可以選擇第一證券(Firstrade),全部流程都可以線上操作,且支援中文介面; e投睿(eToro)同樣也以操作簡便聞名,也支援中文介面,還可以用信用卡入金。

比較專業的投資人,則可以選擇盈透證券 (InteractiveBrokers)、嘉信證券 (Charles Schwab)等品牌,除了可以買到比特幣現貨ETF,也可以買到全球許多的投資商品,種類多元。

購買比特幣現貨ETF有什麼要注意的?

台新證券分析,這次批准的現貨ETF優勢在於,透過ETF可以直接持有比特幣現貨,相較於之前的比特幣期貨(未來交易的合約),可以直接追蹤現貨價格,避免受到期貨價差和轉倉成本的侵蝕,管理費用也更加實惠。

投資比特幣現貨ETF前,一共有兩點需要注意。

第一:流動性

國內一家大型券商建議投資人,要選擇購買成交金額較大、流動性較好的標的,現在符合標準約有4〜5檔,舉例來說,加密貨幣信託基金公司灰度(GrayScale)在2013年先推出了比特幣信託基金,後來申請轉換為ETF,就有一定的先行者優勢。

第二:管理費

每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管理費都不同,不少發行商初期都會用低費用率吸引客戶,費用減免期過後,費用仍然相當低(大多在0.2%-0.3%),投資人可以先衡量相關條件後交易。

最後券商也建議,由於比特幣現貨ETF投資標的是比特幣,幣價波動也會連帶影響到現貨ETF,所以比較適合積極型投資人;台新證券提醒,如果是要操做槓桿或反向型ETF的投資人,需要留意專業投資人資格限制,及是否簽署相關風險預告書。

延伸閱讀:比特幣現貨ETF首日交易量破46億!11年來多次被拒,兩件事改變比特幣ETF命運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

關鍵字: #比特幣 #ETF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在亞洲創投市場相對低迷的這兩年,投資人出手愈發謹慎,新創募資的門檻明顯墊高,尤其是處於早期階段的新創團隊,要在短時間內說服投資人點頭注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就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方睿科技卻交出一張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25年4月成立,同年9月就達成首輪募資新台幣1億元的目標——投資人包含多位上市公司企業主以及家族辦公室,從零到億,方睿科技只用了短短5個月,在資本市場普遍謹慎、投資人出手趨於保守的當下,其募資速度與成績,顯得格外亮眼。

究竟,方睿科技是如何獲得投資人青睞?答案藏在兩個關鍵要素裡:一支讓投資人信任的明星創業團隊,以及一個切中市場痛點、充滿潛力的巨大生態系。

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市場——商用不動產

方睿的創辦成員多為連續創業家,具備扎實的產業經驗與過往成功紀錄,這是建立投資人信任的第一塊基石;但真正讓資本市場眼睛一亮的,是他們選擇切入的賽道——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與背後的生態系。

「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需求非常穩健,屬於剛需市場,」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尤其近年來受到台灣戰略地位改變、台商回流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更讓這塊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這個市場卻長期被忽略——多數人只看到住宅不動產的熱絡交易,卻沒注意到商用不動產背後的龐大商機。「過往的技術門檻與商業模式都受到限制,只看交易金額又小於住宅市場,既有業者沒有誘因與資源去整合。」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圖/ 數位時代

從交易金額來看,商用不動產的規模確實只有住宅市場的十分之一,但真正的商機,在交易完成後才正要展開。「我們認為,商用不動產市場不應只有前端的租賃、買賣等交易,還包括交易背後衍生的各種服務需求,」方睿科技營運長陳致瑋解釋,當企業完成辦公空間的租賃或購買後,接下來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服務需求,像是室內設計規劃、辦公家具採購、保全系統建置、資訊設備安裝等,這些都應被納入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範疇內,過去這類服務缺乏共同的連結中心,而方睿完整的不動產資訊正好能成為整合的核心載體。

深度且完整的資訊整合,成就邁向產業 AI 轉型的關鍵

有了好的賽道,運用紮實技術結合不動產領域專業轉化出的高執行力,更是方睿脫穎而出的關鍵!
得力於跨領域中頂尖的技術與產業人才,在過往30餘年無人成功整合的孤島數據,方睿團隊僅用了短短數月就有階段性成果,並預計在今年度推出全新的商用地產智慧平台。

「正確、深度的資料整合是絕對必要的。新時代的 AI 要具備差異化競爭力,關鍵仍在於是否擁有足夠且深厚的領域數據。前期這些準備,是值得的投資。」方睿科技技術長郭彥良指出。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訊的連結中心。
圖/ 方睿科技

未來方睿將能透過智慧演算法協助企業解讀市場趨勢、預測價格走向與分析潛在風險,並從專業角度揭示過去不易察覺的關聯與洞見,為使用者提供高度精準且正確的答案。無論是企業需求或專業人士,都能從中獲得莫大助力。

以數據為基礎,方睿也能進一步開發各種領域內專屬的 AI 工具,包含空間規劃、資訊收集,甚至能自動化產出專業報告書。

擴大徵才,同時培養新時代跨領域人才

隨著 AI 新時代到來,每個人都希望將科技與 AI 應用於自身專業。然而,不動產這樣深度的垂直領域,往往缺乏適合的環境。若沒有真正融合科技思維的團隊與文化,就難以培養具備轉型能力的人才。

身為在 AI 原生時代誕生的企業,相較於近年流行的「AI First」,方睿的企業文化反而是「Think First, AI Second」。執行長吳健宇表示:「我們認為在 AI 時代,最關鍵的是『高認知人才』──能理解技術的可能性與侷限,並融合自身專業,讓 AI 發揮最大效能。」

「我們經歷了許多時代,從數位轉型到 AI 轉型。技術固然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但產業累積的行業知識與深度智慧也是金礦。我們必須結合兩者,才能開創新時代。」吳健宇強調:「我們希望有更多高認知、願意嘗試並接受新技術的產業人士加入,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 的團隊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的團隊
圖/ 方睿科技

目前,方睿正擴大徵才中。無論是不動產領域的專家,或對 AI 與科技應用懷抱熱情的人才,都誠摯邀請加入團隊,共同打造引領產業轉型的下一個關鍵平台。

方睿科技官網: https://www.funraise.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