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快速發展,人們除了對其帶來的可能性抱有期待外,仍對AI所帶來的未來影響保有謹慎態度。因此近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高峰會,AI議題也成為該會議的討論重點之一,而像是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和微軟(Microsoft)最大股東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重量級人物也對此發表看法。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早前發布的研究指出,AI可能會影響全球40%工作者的工作,而WEF所發布的報告也顯示,有一半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AI將在2024年產生商業顛覆性,這一比例高於2023年的42%。不過不論是奧特曼還是比爾蓋茲,似乎皆對AI發展抱持正面看法,認為不必太過畏懼。
奧特曼:AI是驚人的生產力工具,尚未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
身為AI領域的重要推動者,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與他的重要夥伴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一同談論有關這項令人興奮又恐懼的科技所面臨的未來發展。
奧特曼表示,儘管人們擔心AI在某天會強大到重塑和顛覆世界,但他認為這種擔憂是多餘的。事實上AI對世界的改變比想像中小很多,對工作的改變也比我們預期的小很多。 OpenAI在2023年推出GPT-4,在正式推出之前,人們預期即將有像人類一樣聰明的機器人問世,但奧特曼曾警告不要對其潛力過度期待,而他也表示現在人們可能會問:為什麼開發的進展那麼慢?
奧特曼指出,當他們正在製造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工具時,人們還是會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繼續過自己的生活,因此他認為AI並不會在短期內從根本上改變世界,而是長期下來不斷改進,並在最終產生重大的影響。
納德拉則強調AI的前景,表示世界將迎來像是個人電腦受到廣泛採用的「魔幻時刻(magical moment)」,因此希望抓住這個機遇。他認為,AI工具的出現會對工作者產生許多正面影響,協助提高他們的生產力,不過他也承認這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對薪資造成商品化的影響。對此,奧特曼表示對於AI技術對勞動市場造成的影響,應該抱持著更謹慎的態度,因為如果AI能夠比人們擁有更多的認知能力,情況似乎會有所不同。
至於關於OpenAI與微軟的合作關係,引起英國和歐盟的反壟斷機構審查一事,奧特曼與納德拉有話要說。由於微軟握有OpenAI共49%的股權,被認為違反獨立性原則,兩位則舉例Alphabet與Google開發自己的AI模型,並透過雲端服務將其商業化,指出目前OpenA和微軟間的關係,比起前述的垂直整合關係,是更促進競爭(pro-competition)的形式。
比爾蓋茲:每項新技術都會帶來恐懼,也帶來全新機會
比爾蓋茲於本(1)月16日接受CNN訪問時表示,AI將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輕鬆,並舉例AI可以協助人們完成一些不喜歡的文書工作,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他認為OpenAI的GPT-4改良是戲劇性的,因為它基本上可以讀寫,假如可以將此技術融入教育或醫療領域將是非常好的。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指出,儘管AI對社會有潛在的顛覆性影響,但在高峰會中並沒有人真正反對其發展,而是將討論重點放在AI的發展方向。而現在許多擁有力量的企業都將重心轉移AI,各國政府也了解他們應該開始部署、參與討論和使用這項技術,這將讓AI的發展變得更加快速。至於如何監管AI技術,確保其成為一股對商業和世界有益的力量,同時不阻礙AI的發展,似乎還需要繼續討論以取得共識。
參考資料:The Wall Street Journal、CNN、CNBC、BBC、Africa News
責任編輯:陳建鈞、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