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IG創辦人打造」光環,Artifact也難逃一死!推出一年就倒閉,做錯什麼了?
頂著「IG創辦人打造」光環,Artifact也難逃一死!推出一年就倒閉,做錯什麼了?

自從Twiiter被馬斯克買去並改名成X之後,即時資訊社群領域一時間風起雲湧、百家爭鳴,許多新的玩家都湧入這個市場,Instagram共同創辦人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的Artifact就是其一。然而就在推出一年後,Artifact卻宣布關閉。

我們決定關閉Artifact⋯⋯我想我們建立了用戶真正喜歡的產品,但我們認為,市場機會不夠大,沒辦法繼續投資。新創公司很容易忽視這一現實,但儘早做出艱難的決定對每個參與者都更好。

Kevin Systrom在部落格上寫下這段話,也令人錯愕——Artifact帶有「Instagram創辦人打造」的明星光環,用戶滿意度也不低,突然收山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外媒《TechCrunch》點出了他們碰到的幾個大問題。

Kevin Systrom
Kevin Systrom(右)和Mike Krieger(左)打造的Artifact在營運一年後宣布倒閉。

Artifact結合AI與IG演算法經驗看似優勢,卻也成關閉遠因

簡單來說,Artifact是一個以新聞內容為主的社群軟體,新聞內容選自許多大型的知名媒體,如《紐約時報》等。用戶可以閱讀、留言討論、傳送私人訊息,用戶同時也能自行發文。Artifact還使用AI總結新聞、重新下標來吸引讀者,甚至以AI推薦類似的內容給用戶。

從Artifact的架構來說,基本上結合了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過去在Instagram的經驗,以及當前火熱的生成式AI技術。Systrom和Krieger表示,希望用十多年來的經驗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打造新型態的社群軟體,Artifact就是這項傑作。

Artifact
Artifact結合AI與推薦演算法。

然而,AI、演算法與新聞內容推薦的結合,卻也埋下了這次關閉服務的遠因。

3大原因導致Artifact收山:功能過多、難敵AI、客戶過於集中

Artifact發布一年至今的註冊用戶達到44.4萬人,而且許多貼文互動都來到千次以上,從數據上來說是個很有吸引力的產品。

然而魔鬼藏在細節裡。根據應用程式分析網站Appfigures的數據,Artifact這44.4萬次的下載約有四分之一集中在發布後,2023年10月時Artifact基本已經陷入停滯的狀況,新下載數到只剩下1.2萬次。儘管Artifact的競爭對手SmartNews當時的下載量和活躍用戶也在減少,但是仍然達到了200萬次的下載。

Appfigures Artificat downloads
Artifact這44.4萬次的下載約有四分之一集中在發布前後,2023年10月時Artifact基本已經陷入停滯的狀況。
圖/ Appfigures

《TechCrunch》整理了3個Artifact自身營運上碰到的困境:

1.競爭

在AI時代,透過搜尋引擎和聊天機器人就能直接得到資訊與摘要,甚至像出版商Axel Springer直接將內容授權給OpenAI,希望以新型態的方式接觸消費者。換句話說,在智慧型手機內建新聞閱讀器App的需求可能會減少。

2.難以獲得國際客戶

儘管Artifact的創辦人是鼎鼎大名的Instagram創辦人,但是這樣的光環可能僅限於美國與科技產業。Appfigures發現,美國佔Artifact總下載量的44%,其他國家則都不超過4%。

3.功能過多導致定位模糊

Artifact原本的優勢是由AI推動的新聞閱讀體驗,然而越來越多的新功能卻模糊了這個定為,例如Artifact讓用戶可以自己發布新聞以外的內容,像是Pinterest又像是X(Twitter);隨後又增加了一個地點打卡的選項,出現數位新聞以外的實體元素,這讓用戶不知道Artifact到底是什麼。

Artifact表示,出於用戶體驗,會在今年2月底前慢慢停止不同的功能,而不會一次關閉整個App的運作。不過Kevin Systrom並沒有停下自己繼續在科技產業投入的腳步,「出版業已經是個夕陽產業,小型社區新聞幾乎消失、大型出版商與社群科技巨頭的關係也很緊張。我希望科技能找到保護和平衡的方法,我仍會持續投入這個想法。」

資料來源:TechCrunchThe VergeMediumTechCrunch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關鍵字: #創業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