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155小時罷工角力落幕!加薪1.3萬、不直接聘用外籍正駕駛!事件簿一次看
長榮155小時罷工角力落幕!加薪1.3萬、不直接聘用外籍正駕駛!事件簿一次看

長榮航空機師為了爭取權益,於1月22日醞釀罷工行動。所幸勞資雙方於1月28日晚間達成協議,讓此次爭議畫下句點。

勞資雙方達成以下幾點協議:

一、 於長榮航空公司去年年底所宣布的調薪外, 公司同意於本薪及職務津貼項目,再行調漲飛行員正駕駛每月13,500元、資深副駕駛每月11,000元、副駕駛每月10,000元 。此外,公司亦同意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之年度晉薪薪級上限。

二、 有關 外站津貼 部分,公司允諾將定期檢視,並儘速於 上半年度進一步調漲

三、 有關停止進用外籍正駕駛部分, 公司同意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 。除非營運上有特殊需求使能聘僱,然申請程序上需經勞動部與交通部民航局依法實質審查。

四、 工會同意自勞資雙方簽署協議生效日起,至民國115年(2026年)5月31日止,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

如果遇到罷工,旅客該如何用旅遊險保障權益?需要注意什麼?可免費退改票嗎?《數位時代》整理罷工自保方式,帶讀者一次看懂:

文章目錄(點擊可直接前往該段落):

1.長榮罷工事件簿
2.旅客如何用旅遊險保障權益?要注意什麼?
3.旅行社目前的做法是什麼?
4.罷工影響是什麼?盤點台灣航空史上3次罷工事件
5.長榮罷工,哪些班機首當其衝?
6.長榮為什麼可以罷工?於法有據嗎?
7.長榮機師訴求是什麼?
8.對於機師醞釀罷工,長榮怎麼說?
9.長榮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長榮罷工事件簿一次看

2024/01/22:長榮機師發動罷工投票

1月22日,長榮航空機師舉辦罷工投票,根據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統計,領票人數共910人,其中同意票數有900票、不同意10票。工會表示,不排除在春節期間依法發動罷工,但為了避免影響旅客權益,承諾最晚會在罷工24小時前預告。

2024/01/24:協商破局

長榮勞資雙方於地方/中央主管機關召開的協商會議中,未取得共識。

2024/01/25:工會提前公告2段罷工

1月25日,工會指出,由於長榮航空資方未針對工會訴求提出任何對案以進行實質協商, 理監事決議於勞資雙方針對工會訴求尚未達成最終協議前,提前公告以下兩段之罷工警戒區段,若協商未果,工會將於以下兩段罷工警戒區段發動罷工

  1. 2月7日(週三)至2月18日(週日)
  2. 3月30日(週日)至4月7日(週日)

這兩個時段分別涵蓋到春節連假以及清明節連假期間,對旅客影響甚大。

2024/01/26:長榮資方宣布罷工因應策略

1月26日,長榮航空表示,不樂見罷工情事的發生,仍會在1月24日與機師工會協商的基礎上努力研擬可行方案,並與工會持續協商,希望能進一步達到共識。

一旦機師工會正式罷工,長榮航空將於第一時間在公司官網、手機App公告受影響之航班資訊,並設立專屬網頁,提供最新的航班異動資訊,並提供行程受罷工影響之旅客退票及改票免收手續費之服務,同時也會盡最大努力將旅客簽轉至其他適合的航班。

2024/01/28:爭議落幕

機師職業工會指出,在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與勞動部等主管機關積極協調、協助下,雙方於1月28日晚間就勞資爭議事項逐項達成協議,並在主管機關見證下,於行政院正式簽約,讓此次爭議畫下句點。

勞資雙方達成以下幾點協議:

一、 於長榮航空公司去年年底所宣布的調薪外,公司同意於本薪及職務津貼項目,再行調漲飛行員正駕駛每月13,500元、資深副駕駛每月11,000元、副駕駛每月10,000元。此外,公司亦同意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之年度晉薪薪級上限。

二、 有關外站津貼部分,公司允諾將定期檢視,並儘速於上半年度進一步調漲。

三、 有關停止進用外籍正駕駛部分,公司同意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除非營運上有特殊需求使能聘僱,然申請程序上需經勞動部與交通部民航局依法實質審查。

四、 工會同意自勞資雙方簽署協議生效日起,至民國115年(2026年)5月31日止,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

工會表示,對於勞資雙方最終達成協議,首要歸因於工會(包括長榮分會與非長榮分會)每位會員所展現出的團結與集體意志。此外,工會特別感謝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與主管機關勞動部王安邦次長,於近日頻繁地積極努力協調勞資雙方進行實質協商,終得於今日促成勞資雙方達成協議。再者,工會也要感謝桃園市勞動局,自工會啟動勞資爭議行為程序後,即積極主動協助、協調,並在促成勞資雙方初期協商之努力。

機師工會最後說明:誠如工會過往一再強調,爭議權的行使,絕非工會的目的,而是勞工不得已下的最後手段,對於此次爭議最後得以達成協議、順利落幕,工會希望藉此機會誠摯呼籲並期許資方,日後在公司日常營運過程中,即建立與工會平等協商、互信互賴的機制與企業文化,方為促進勞資雙方和諧、共創勞資雙贏的真正關鍵!

罷工結果.jpg
在主管機關桃園市勞動局代表與工會律師的見證下,開票結果工會長榮分會順利取得合法罷工權,長榮分會有高達85%左右的長榮機師同意授權由工會發動合法罷工。
圖/ 機師工會提供

航空業者罷工,旅客如何用旅遊險保障權益?需要注意什麼?

產險業者表示,在罷工「公告」之前已經決定好旅遊行程、完成投保,且遇到影響的航班,符合保單內的條款事項,則可以申請理賠。

旅遊險種一:旅行不便險

就目前情況,長榮航空勞工已取得「罷工權」,但尚未宣布罷工,因此欲旅遊的民眾只要在正式宣布罷工前投保旅行不便險,之後如果遇到罷工導致班機延誤或取消,就可獲得保險理賠。

換句話說, 如果旅客已經知道罷工時間、也就是「罷工公告日」,這時才開始計畫旅程、購買保險,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就不會理賠

旅遊險種二:班機延誤險

以「班機延誤險」為例,於罷工事件宣布或發生前完成投保,之後因為罷工事件而導致原本預定搭乘的班機延誤或取消,或改搭別的班機共延誤4小時以上,只要檢附航空業者的相關文件證明,就可以申請理賠。

旅遊險種三:旅程更改險

也有「旅程更改險」的項目,民眾於海外旅行期間內因預定搭乘的交通工具業罷工,導致須更改旅程而增加交通或住宿費用,也可以依保單約定給付保險金。

旅遊險種四:旅程取消險

另外也有「旅程取消險」,在罷工事件宣布或發生前完成投保,旅程開始前7天內因預定搭乘的交通工具業者罷工,導致預定搭乘的班次取消或延誤達24小時而必須取消全部旅程,保險公司將根據已經無法追回的旅行費用(如交通、住宿)依約定給付保險金。

無論如何,在確定旅行的行程、購買機票之後,需盡早投保旅遊綜合險或旅遊平安險,才能避免遇到可預期的罷工風險、以及不可預期的天災狀況。

長榮航空
長榮航空機師為了爭取權益,醞釀啟動罷工行動。目前已取得合法罷工權,後續如果順利啟動罷工,將成為國內航空業史上第四次罷工事件。
圖/ 桃園機場公司

長榮若罷工,旅行社目前的做法是什麼?

雄獅國際保經董事長陳冠宇指出,如果旅客在罷工前就有購買旅行不便險,理應會獲得理賠。不過本次長榮航空罷工,尚未宣布罷工時間,就要看各家保險業者怎麼認定。

雄獅旅遊表示,目前正與長榮航空及交通部、觀光署等單位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掌握最新狀況,同時配合主關機關研擬因應措施。若發生罷工事件,雄獅旅遊將以維護旅客權益為唯一考量,並視實際狀況作滾動式調整。

易遊網指出,因目前尚未有罷工確切的日期時間和航點航班,故還未能評估影響所及,這兩週會持續密切關注長榮動態。未來如果有造成影響,將依航司作業辦法,盡力協助旅客牽轉退事宜。

長榮機師如果罷工,影響是什麼?盤點台灣航空史上3次罷工事件

長榮機師一旦發動罷工,將成為國內航空業史上第四次罷工事件,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航班班次被迫縮減

第一次罷工: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

國內首例是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當時候因為過勞爭議,空服員訴求外站津貼每小時從2美元提高到5美元,以及保障年休123天、月休8天、季休30天。華航在為期3天內的罷工活動共取消122個航班,波及超過3萬名旅客。

第二次罷工:2019年華航機師宣布罷工

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落幕後,華航機師在2019年2月8日宣布啟動罷工,同樣希望改善勞動條件。當時正值春節期間,華航總共取消214個航班,影響旅客超過2萬5千人。雙方簽訂的團體協約中帶有和平協議,允諾3年半內不再罷工。

第三次罷工:長榮空服員罷工

第三次是2019年的長榮空服員罷工,歷時最久,長達17天才落幕,影響超過27萬名旅客。

長榮罷工,哪些班機首當其衝?

「長榮航空資方仍然未針對工會的罷工訴求,提出任何實質對案以聚焦進行協商。也因此,工會別無選擇將朝春節前後正式啟動罷工行動規劃。」機師工會回應,將維持日前承諾,也就是最晚將於發動罷工的24小時前提前預告,以避免搭乘受影響航班的旅客前往機場撲空。

工會也補充說道,在長榮分會會員中,屬於長程機隊(即執勤往返美國、加拿大與歐洲各主要航站的客機)飛行員比例相對高達75%,因此,如果罷工啟動,春節期間預計搭乘長榮航空往返美國、加拿大與歐洲主要城市,包括美國的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紐約、芝加哥、休士頓;加拿大的多倫多、溫哥華,以及歐洲的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維也納、慕尼黑、米蘭等各機場的旅客,受到影響的可能性將會更大,建議宜提前準備其他備案。

機師工會在聲明中重申:「啟動罷工絕對是工會最不願意、也是最不得已的選擇,事實上,工會自去年2月起於桃園市政府勞動局所召開與長榮航空公司資方進行的勞資爭議調解至今,對於工會所提出的訴求,工會以最大善意等待長榮航空資方回應長達近一年時間,然而直至今日,長榮航空依舊未提出任何對案以進行實質協商」。

另外聲明中也提到,「針對主管機關(勞動部與桃園市勞動局)對長榮航空違法仲介與違法聘用外籍機師認定與裁罰,長榮航空同樣不予理會、甚至日前更對外表示將對主管機關處分進行訴訟,凡此種種,皆讓工會感到似乎已無任何其他的選擇。」

機師工會強調,只要長榮航空公司願意針對工會訴求提出對等方案,在主管機關居間協調下,與工會對等協商、共同尋求雙方共識,工會在正式宣布啟動罷工前的最後一刻,都仍然願意繼續抱持著開放協商的負責任態度。

長榮罷工於法有據嗎?

根據勞動部提供資料,針對罷工的合法要件,《勞資爭議處理法》已經明列相關規定。

首先,依據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第1項規定,罷工須由「工會」發起,包含企業工會、產業工會、職業工會。這是為了避免罷工行動以散漫無組織的型態隨意進行,並且確保有一個對罷工行為負責、監督、掌控的單位,以利資方針對罷工相關議題有明確的協商對口。

就程序正當性而言,工會在確定是否發動罷工前,必須經過一輪民主投票程序,經會員以直接、無記名投票且經全體過半數同意,才能取得合法罷工權。

以這次長榮機師事件為例,機師工會在1月22日上午九點,於工會辦公室針對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公司間勞資爭議之罷工投票正式進行開票,在主管機關—桃園市勞動局代表與工會律師的見證下,開票結果工會長榮分會順利取得合法罷工權,長榮分會有大約85%的長榮機師同意授權由工會發動合法罷工,全體會員(其他航空公司的機師)也達65%同意發動本次對長榮航空的爭議行為。

總結來看,長榮機師罷工於法有據。

長榮罷工|機師訴求是什麼?

桃園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是此次談判代表,她指出,這次的長榮罷工有2項重要訴求:一是終止違法進用外籍機師,另一個是改善勞動條件,包含調薪20%、調漲外站飛行津貼至每小時6美元

「(長榮航空)公司這邊並沒有改善的態度,非常心寒。」李信燕表示,非法聘僱外籍機師是違法事實,主管機關勞動部也認為「外籍機師」是補充人力,並不適合作為長期的人力規劃。

機師工會提供.jpg
長榮近年的外籍飛行員/國籍飛行員增幅。
圖/ 機師工會提供

針對勞動條件部分,在這一、兩年的時間以來,因為同行的相對競爭,還有國外市場的大量機師需求,長榮有很多的機師出走。她指出,在這樣的環境下,長榮持續流失人力,就因為勞動條件無法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

根據內部統計,在前艙機長與副機長,有高達70%的人僅有五年內的資歷,這個比例在長途航空領域相對高,也代表公司有留不住資深人才的問題,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李信燕說,各家長途航空公司在疫後的營收普遍亮眼,不妨稍微提高多人力成本,以實現更長遠的永續經營。

長榮航空
如果罷工啟動,建議春節期間往返美國、加拿大與歐洲主要城市的旅客,提前準備其他備案。
圖/ 長榮航空

長榮罷工一觸即發,長榮怎麼說?

針對罷工投票結果,長榮航空表達遺憾,「呼籲工會優先考慮旅客權益,以理性務實的態度繼續進行勞資協商。」

長榮航空回應,公司均秉持善意以事實積極回應。自該工會在2022年提出調整薪資福利之調解至今,長榮航空飛行員依職級不同,底薪已調整逾 20%,飛行津貼也同步提升,每月薪資(不含外站津貼)合計已增加新台幣18,000~36,000元以上。

至於外站津貼部分,長榮航空除了提供組員外站住宿期間早餐外,長榮航空津貼計算給付時間為國內業界最長,且自2023年迄今調幅達 17%,以長榮航空台北—洛杉磯航班為例,在洛杉磯停留的兩天期間,其中早餐已由公司提供,另外午晚餐共4餐給予283美元(約新台幣8,760元)的餐費。

此外,公司在去年有獲利的基礎下,也已經發放6個月的年終獎金,並將於結算2023年實際獲利後,另再發放員工酬勞;但長榮航空為自負盈虧的民營公司,需考量永續經營,無法因短期間獲利即一次性大幅調薪,但是公司會持續增進員工薪資福利,與員工分享公司的營運成果。

在外籍機師聘僱方面,長榮航空表示國內飛行人才有限,除了積極培育國內機師人才,也在美國設有飛行學院,持續招募飛行學員與聘用合格的飛行員,「惟當本國籍機師人數不足時,才會聘用外籍機師,外籍機師晉升機長標準與與本國籍機師一致,此為長榮航空一直以來晉用機師的原則及做法。」

機師工會23日最新回應:

「工會先就薪資部分進行說明,因薪資結構不同,飛行員底薪僅為全薪22%,且長榮航空將因飛行經驗增加的年度晉支計入因通膨而調整的加薪幅度中,更有甚者,飛行員在疫情期間配合公司凍結晉支的部分也從未歸還,上述種種,顯見長榮航空以片面資訊企圖混淆視聽。」機師工會在23日的最新聲明稿指出。

在外站津貼部分,「自長榮航空33年前開航時即為3美元/小時,迄今2024年經工會數次爭取後為3.5美元/小時,僅增加0.5美元/小時(新台幣15元),此津貼並非僅做餐費使用,長榮航空刻意隱瞞事實以比例計算誤導民眾,實不見所謂善意回應。」

長榮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交通部民航局已要求長榮航空成立緊急應變小組,負責統籌人力盤點、航班調度以及旅客輸運規劃,確保主要航線之營運,避免訂票旅客權益受到衝擊。

一旦機師工會開始罷工,長榮必須於第一時間在公司官網、手機App公告受影響之航班資訊,並設立專屬網頁,提供最新的航班異動以及相關作業辦法。

延伸閱讀:iRent有新對手了,中租參戰共享租車市場!千台URiDE年底上線,先攻雙北、再打六都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長榮航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