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Pay要從興櫃轉上市了!LINE Pay前景為何?全台最大第三方支付王國解析
LINE Pay要從興櫃轉上市了!LINE Pay前景為何?全台最大第三方支付王國解析

LINE Pay(連加網路)今年1月26日登錄興櫃,在興櫃滿6個月之時,7月26日正式向台灣證券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

LINE Pay董事長丁雄注指出,為追求公司與品牌長遠發展,上市為邁向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身為全台灣每2人就有1人使用、擁有超過1,200萬名用戶的LINE Pay,今年1月才以每股348元登錄興櫃,是台灣第一家行動支付業者上市的公司。

究竟LINE Pay有什麼優勢?未來要如何發展?以下為2024年1月報導:

LINE Pay從2015年進軍台灣市場,如今擁有千萬名用戶數、高市占率,以及逾50萬處支付據點,都在台灣行動支付的龍頭地位。除了支付以外,還用點數、行銷、LINE社群優勢,形成「完整的金融圈生態」。

以往要觀察LINE Pay的獲利情形,都要透過官方揭露才有機會一探究竟,現在公開發行後,將可直接觀察LINE Pay近年來營收狀況——LINE Pay自2021年首度轉虧為盈,2022年營收36.2億元,每股淨利(EPS)7.51元;2023年營收47.79億元,年增超過10億元,並在累積虧損上「翻正」,近4年營收持續見成長。

這些營收來源,主要來自手續費收入,占比約83%。金融推廣合作事業約12%,其他行銷產品銷售約5%;至於毛利占比,手續費收入占51%,金融推廣合作事業35%,行銷產品銷售事業14%。

在台灣的8年來,LINE Pay如何走到這裡?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夢想。」投入支付產業超過18年,LINE Pay董事長丁雄注強調一句話:「LINE Pay不只是支付。」不論是提供優惠資訊給消費者、或是將導客行銷策略分享給商家和銀行——他內心的藍圖是,將用戶、商家及合作銀行,用LINE Pay平台「串在一起」,綁進這個金融生態圈。

從8年前,在支付服務上一點一點布局,並得到股東的支持。第一大股東就是韓國母公司LINE Financial Corporation,持股68.35%;而台灣在地的大股東,則分別有台北富邦銀行持股19.51%,以及聯邦銀行持股9.76%。

LINE Pay執行副總經理張修齊表示,這8年一路走來最主要的亮點是,LINE Pay於2015年在台灣正式上線後,隔年就與中國信託銀行,推出台灣首張回饋LINE POINTS的「LINE Pay聯名卡」,並陸續與其他銀行如台北富邦銀行、聯邦銀行推出點數回饋的信用卡。

這在消費市場上有著很大的突破和創新。不論是申請卡片、或者在銀行申辦簽帳卡,最後都集結在LINE POINTS生態圈,讓消費者即時收集「1點折1元」與現金等值的點數,並且沒有累積上限。

這個布局策略是,將LINE POINTS作為「重要的燃料」,透過信用卡的回饋力道,吸引消費者加入LINE Pay的生態圈,並整合全方位金融服務,加速運轉支付生態圈的發展——中國信託銀行「LINE Pay卡」、台北富邦銀行「J POINTS卡」、聯邦銀行「賴點卡」,光是這3張點數回饋的信用卡的發行,在流通卡數上已累積至少700萬張,2023年就回饋超過72億個LINE POINTS。

LINE Pay登陸興櫃.jpg
LINE Pay採用信用卡綁定的交易方式,過去5年來,台灣市場的特性主要是90%線下交易、10%線上購物,雖然每一筆交易的獲利微薄,疫情卻開始推升交易使用量。
圖/ 楊絡懸攝影

LINE Pay為什麼可以獲利?和其他支付業者差在哪?

對於行動支付而言,「有交易,就有收入」,但問題就在於要如何降低成本,並提高獲利動能;當台灣的行動支付業者正在煩惱虧損情形時,LINE Pay卻寫下新的盈利紀錄,關鍵就在於:2021年台灣爆發COVID-19疫情,讓身為行動支付的LINE Pay受惠不少。

LINE Pay採用信用卡綁定的交易方式,過去5年來,台灣市場的特性主要是90%線下交易、10%線上購物,雖然每一筆交易的獲利微薄,疫情卻開始推升交易使用量。

在「必須防疫」的消費場景之下,多數民眾為了要減少現金及信用卡接觸,就願意嘗試使用行動支付App進行掃碼付款,除了在線下通路可以使用之外,還可以應用在線上的電商,使得整體支付環境有著很大的成長空間。

LINE Pay副總經理張希雯表示,LINE Pay有3個關鍵數字代表行動支付的領導者,用戶數超過1,200萬名、支付據點超過50萬個、交易筆數一年超過9.2億筆,也就是說,平均0.03秒,就有一筆LINE Pay的交易產生,不輸給大眾捷運系統的「嗶卡速度」。

從百貨公司、刷到夜市攤販,LINE Pay從消費通路上,與金融合作夥伴一起擴大點數生態應用,幾乎是「無腦回饋」的方式,讓消費者接受LINE Pay提供的金融價值,達到近7成的活躍用戶數,就是獲利的關鍵。

LINE Pay未來策略是什麼?也要做跨境支付嗎?

對於興櫃後的發展及展望,LINE Pay用戶數已達1,200萬人,要如何持續向上提升?LINE經營管理處資深副總經理陸榮華表示,將擴大生活圈來維持收益利潤。例如,除了台灣的市場之外,也將布局跨境支付,打造海內外全方位的「支付行銷平台」。

丁雄注也說,就支付市場來看,介於18至65歲、且有意願「用手機支付」的人數約有1,600萬人,LINE Pay想要再從中網羅300多萬人確實有些困難,因此下一階段的策略是,要關注交易頻率次數及交易量,並增加全台灣的店家站數——從台灣市場複製到海外,跨境支付正是這個思維。

這意思是,不論是海外遊客來台灣消費、台灣民眾前往海外消費,或是外籍人士使用手上發卡行App、綁定銀行卡號,就能在台灣使用LINE Pay。當LINE Pay布局成熟後,未來合作商家及銀行可以透過每一筆交易的資料分析,找到更合適的精準行銷,擴大整體範圍,讓消費市場蓬勃發展,未來也將公布發展成果。

至於今年是否將申請電子支付執照?LINE Pay則回應,目前每月撥款的餘額還沒有超過金管會規定的門檻(日均額20億元),依照法令考量,還沒有申請需求——言下之意,未來如果有必要,也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屆時將如何和一卡通iPASS MONEY合作,再進一步向外界分享。

延伸閱讀:從LINE Pay第一份公開財報,解密街口超羨慕的3大優勢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LINE Pay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