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國際燃料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台電連年虧損,台電今(23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提出增資1001億元私募討論案,由大股東經濟部全數增認,避免台電走向破產命運。
台電兩年累積虧損達3826億元,向政院爭取千億元補貼支持
為避免台電破產,經濟部已向行政院提出補貼台電千億元的計畫,同步透過調整電價來降低財務壓力。
談到台電虧損主因,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近年因俄烏戰爭影響,造成燃料支出翻倍,台電發購電成本連續兩年高達6千億元以上,與過去相比是兩倍以上,造成2022年台電虧損2675億元,2023年虧損1985億元,使得累積虧損達到3826億元。
增資1001億元是怎麼來的?台電指出,為確保供電穩定,台電規劃「穩定供電建設方案」增資計畫爭取政府投資。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經濟部單位,預算已納編增資台電1000億元,加上去年增資預算還有1億元未執行,因此整合在今年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1001億元。
按公司法規定,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今主持股東臨時會,由經濟部對台電增資1001億元私募案,增資後台電實收資本額達到5800億元。
台電虧損連連,小股東提兩大批評
批評一:增資稀釋股權
今年股東臨時會一開始,小股東就杯葛會議進行,並提出兩大批評:第一,增資會稀釋股權,第二,台電虧損是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
台電最大股東為經濟部,增資前公股占97.89%(經濟部95.9%)、民股占2.11%;增資後公股98.25%(經濟部96.61%)、民股降至1.75%。小股東對台電連續兩年辦理增資感到不滿,但台電之所以採取私募增資的方式來解決虧損,主要考量 大股東意願、發行成本及時效性等因素 ,蔡志孟坦言,「台電內部有很多員工都是台電股東,同樣感同身受,對股東深感抱歉。」
批評二:台電虧損是因為能源政策錯誤
另外,小股東直言台電經營虧損,是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與廢核、大量發展再生能源有關。蔡志孟回應,燃料成本大漲後,仰賴核能發電的韓國工業電價調漲80%,法國則調漲160%,「所以核能占比高的國家,也擋不過燃料支出大漲,所以電價調漲是台電不得以情況,請電價審議委員會支持。」
電價4月漲價,台電:盼提供雙贏方案
從近期經濟部到台電的說法,4月電價全面上漲勢在必行,傳出特高壓電價調漲10%、民生用電不分級距全面調整。
針對接下來電價調漲方案,蔡志孟說,各方案都還在搜集,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兼顧所有用戶的負擔,又能兼顧整個產業的競爭力,會多方考量。
看待今年國際燃料的走勢,蔡志孟說:「雖然現在價格有略為從高點下降,但較俄烏戰爭前,台電採購成本還處於高水位狀態。」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