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每年投資新創1500億」!創投公會4點建議:降低投資門檻、重新定義新創年齡
賴清德「每年投資新創1500億」!創投公會4點建議:降低投資門檻、重新定義新創年齡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創投公會)成立滿40年,理事長邱德成表示:「在賴總統當選人提到的《國家希望工程》政策願景,裡面提到了蠻多跟新創有關的政見,同時看到『亞矽3.0計畫』也目標在未來四年投資台灣新創達到1,500億元,這些我們都會認真關注。」

邱德成指出,台灣在去(2023)年將中小企業處升格為中小暨新創企業署,但與日本設立專門的新創大臣相比,政府對於新創的關注、投資力度、激勵措施等各方面仍有所不足。

有鑑於此,創投公會提出以下4點建議,呼籲相關部門全力支持新創發展:

降低單一投資門檻、重新定義新創年齡

1. 擴大天使投資抵減適用範圍,全面鼓勵營利事業及創投公司投資新創

「我們希望落實普惠金融再加(新台幣)50萬元,就可以當作天使投資,」此外,「之前的《產業創新條例》認定非常嚴格,只有投資2年內成立的新創才算是天使投資,但我們這幾年來跟台灣新創密切互動後,相信2年內能夠成功的案例其實是奇蹟,奇蹟是不需要我們創投太大栽培的,建議新創定義由成立未滿2年提高至8年。」

2. 以租稅誘因鼓勵新設創投基金高比例投資新創,引導社會游資投資新創

簡單來說,創投公會希望將租稅優惠門檻,從新台幣3億元降到2億元,以鼓勵更多機構法人、家族辦公室、個人天使針對台灣新創進行更多投資。

3. 調低有限合夥創投事業投資新創適用租稅穿透之門檻

4. 協助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建構完善的新創資本市場,實踐每年百家新創出場的目標

創投公會分享,近期希望推動放寬台灣創投基金上市櫃門檻,例如創投可以申請上創新板掛牌,讓台灣創投可以從有限的創投基金週期變成永續型的創投公司,這樣針對每一個新創案件都可以做更長期的布局與規劃。

距離政見目標1,500億元,尚存不小差距

展望未來,創投公會表示:「將持續與政府相關單位進行政策溝通協調,也引導保險業資金投資更多台灣創投。」截至目前為止,公會已經爭取到台灣創投投資5+2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保險業RBC風險係數可以降低。另外,創投公會在2018年承接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方案,如今已經累積通過投資256家新創;金額部分,由國發基金核准投資超過新台幣35億元,天使投資人及其他民間投資人搭配投資則有97.47億元。

平心而論,距離政府期待的每年1,500億元投資目標還是有不小差距,就看各部會接下來的實際作為,如何協助台灣新創具備國際競爭力。

責任編輯: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