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影片造假、一下搞錯膚色!在AI這一仗連續翻車,Google真的要變天了?
一下影片造假、一下搞錯膚色!在AI這一仗連續翻車,Google真的要變天了?
2024.03.18 | AI與大數據

Google 幾乎每次發布 AI 產品都會出點狀況。

2023 年 2 月,Bard 在演示時犯了事實錯誤,儘管每個大模型都有幻覺,但 Google 的運氣不好,先被全世界看見了,市值縮水 1000 億美元。

2023 年 12 月,Gemini 在演示裡如同現實賈維斯,和用戶實時交談、分析畫面內容,然而影片經過後期處理,效果被部分誇大,但黑紅也是紅。

今年 2 月,Gemini 1.5 官方宣布幾個小時後,被文生影片的 Sora 搶去風頭。

同月,Gemini 生成的歷史人物「過度多樣化」,被扣上歧視白人的帽子,母公司 Alphabet 股價一度下跌 4.5%。

Google,矽谷的代言人,AI 界的巨擘,為什麼總是會發生一些狀況外的事情?

Google 最好的日子或許已經過去了

「我們在圖像生成方面確實搞砸了。」

近日,半退休的 Google 聯合創辦人謝爾蓋·布林,參加了舊金山黑客松活動,承認了 Gemini 的問題,給出了一個中規中矩的理由:測試不徹底。

不過,科技媒體 Pirate Wires 採訪了多位 Google 員工,解釋了另外一種可能——Gemini 的「過度多元化」,可能是故意的。

當使用者輸入圖片的提示詞後, Gemini 會在較小的語言模型上重寫提示詞,加上更「政治正確」的前綴。

舉個例子,平平無奇的「汽車修理工」,可能會變成「穿著工作服微笑的亞洲汽車修理工」「拿著扳手的非裔美國女性汽車修理工」「戴著安全帽的美洲原住民汽車修理工」 。

看似是個「矯枉過正」的小問題,但恨鐵不成鋼的員工們認為,根源在於 Google 這個「龐然大物」的管理混亂。

截至 2023 年底,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約有 18.2 萬名員工。 這個很嚇人的數字,是多年來無序擴張、過度招募的結果。2014 年,Google 員工數僅在 5 萬左右。

對科技業來說,人海戰術未必是正向的。

以皮蔡為代表的溫吞的、規避風險的管理層下,各個團隊如同孤島,不能愉快地合作,連接員工的唯一渠道,是一個強大的人力資源官僚體系,這個體系可能還在政治立場「偏左」,然後輻射到整個公司。

Demis Hassabis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圖/ ifanr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oogle 收購了 DeepMind 之後,DeepMind 和 Google Brain 組織文化不同,長期明爭暗鬥,去年 4 月為了對抗 OpenAI,才匆忙合併為 Google DeepMind。

疫情短暫的紅利期後,Google 意識到了人太多的壞處,2023 年 1 月宣布裁員 1.2 萬人,佔其全球員工總數的 6%。 如此規模的裁員,過去 20 年從未有過。

裁員摧毀了員工的信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生存成為第一順位,創新和自我價值就難以實現。每個員工都在想辦法加入最不可能裁員的團隊,先把飯碗保住。

十多年之前,Google 並不是這樣的。

當時的 Google 是工程師的天堂,崇尚的是自下而上的「草根文化」和本職工作之外的「20% 時間」,員工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找志同道合的同事擼起袖子加油幹。

如今,欣欣向榮的「極客」氛圍一去不復返,公司規模必然要擴張,也必然要華爾街和投資人打好關係,壯志未酬的人才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為 ChatGPT 做嫁衣的 Transformer 論文出自 Google,然而截至去年 7 月,8 位作者都已離開 Google,有的自立門戶,有的加入 OpenAI 奔赴 AGI 的星辰大海。

談到離開的原因,他們不約而同地表達出對 Google 官僚主義的不滿——不允許冒險,不允許快速推出新產品。

2021 年時 Google 也有一波離職潮,一群 Lamda(Bard 前身)研發人員集體辭職,原因是他們不被允許在語音助理 Google Assistant 中引入聊天機器人。

被ChatGPT 搶先一步之後,Google 恍若睡醒,加快了發布的節奏,午夜夢迴也想著對標GPT-4,然後超越GPT-4,但又產生了一個問題:推出的AI 產品太混亂 了。

Bard 改名為Gemini,對標GPT-4 的Gemini Advanced 聊天機器人基於Gemini Ultra 模型,Gemini Business 是為Google Workspace 推出的AI 服務,Goose 是供員工訪問的內部大模型,另外還有開源模型Gemma 和基礎世界 模型Genie…

google gemini io.JPG
Google把Bard 改名為Gemini。
圖/ 隋昱嬋攝影

別說一臉懵逼的用戶不知道哪個產品適合自己,連Google 員工們也記不全這些G 開頭的名字代表什麼,匿名做了一堆梗圖嘲笑管理層:給AI 產品命名難道是副總裁們 的OKR 嗎?

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和管理離不開關係。

「Google 的史蒂夫鮑爾默」

Gemini 醜聞之後,皮蔡在給員工的備忘錄承認,Gemini 生成的圖片「完全不可接受」,接下來公司將採取一系列行動。

很有趣的是,「結構變革」被排在第一位,之後才是「更新產品指南」「改進發布流程」「強化評估」等涉及產品的部分。

承認錯誤只是改變的開始,越來越多人將矛頭對準了掌舵的皮蔡,讓他下台的聲音在 Google 內外都不是秘密。

在媒體的報導裡,他的形象出奇一致:低調、溫和、謙遜,但少了點殺伐果斷,也不夠鐵血強勢。

批評者們毫不留情,稱皮蔡是「Google 的史蒂夫鮑爾默」。 鮑爾默是微軟前 CEO,在任職期間錯過了智慧型手機等科技革命。

然而在幾年前,皮蔡還被認為是一位優秀的「和平時期」CEO。

皮蔡2004 年加入Google 擔任產品經理,負責Google 的工具欄,而後推動Chrome 瀏覽器的開發,2013 年接管Android 部門,又陸續負責了Google+、地圖、搜尋、商業和廣告等業務,被譽為僅次於創辦人的「二號人物」。

2015 年,皮蔡擔任 Google CEO,負責搜尋、YouTube 和 Android 業務,2019 年升任 Alphabet CEO。

在維護搜尋等核心業務、讓投資者和監管部門滿意方面,皮蔡確實做了 CEO 該做的事。

桑德·皮蔡(Sundar Pichai)
圖/ ifanr

自 2015 年以來,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市值從 4,000 億美元漲到 1.7 兆美元,每年淨利高達 800 億美元。

然而,主營業務一枝獨秀,不一定意味著好事,也可能是致命的「阿基里斯之踵」。

時至今日,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80% 的收入仍來自廣告,其中大部分又是世紀之交就有的搜尋頁面文字廣告。 因此,也有人將 Google 戲稱為「廣告公司」。

雲端業務雖然同樣是皮蔡的重點,但 2023 年一季度,Google 雲端業務才在披露以來首季度盈利,市佔也不如亞馬遜的 AWS 和微軟的 Azure,是個萬年老三。

過去 10 年,Google 也沒有推出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消費產品,社交領域(Talk、Hangouts、Allo 等)沒支棱起來,遊戲領域也只是短暫涉足。謝爾蓋·布林在 Google I/O 大會戴著單腳眼鏡框的 AR 眼鏡驚艷亮相,但這已經是 2012 年的事了。

AI 本該是 Google 的驕傲,皮蔡曾經說過:「自 2016 年以來,我們一直是 AI-first 公司,AI 是實現我們使命的最重要方式。」

Google 做研究的實力沒人質疑,ChatGPT 的 Transformer 架構出自 Google,Sora 的時空 Patch 技術也站在 Google 的肩上。

但在發表論文、雪藏模型、預測蛋白質、打敗圍棋世界冠軍之外,對於 Google 自己,AI 反應在消費性產品上的更多是漸進式創新。

搜尋、翻譯、YouTube、Gmail、計算攝影,Google 幾乎每項業務都有 AI 的存在,滲透進了用戶的日常生活。

然而,科技媒體 Business Insider給出「Google 變得無聊了」的評價,也同樣恰如其分。

無聊不代表過時和實力不濟,而是不再先鋒,Google 所做的事情,別的科技公司也都在做,甚至被搶了先機。

當 ChatGPT 橫空出世,Google 抱住一棵搖錢樹更是不夠的了。 Google 給人的印象,不能再是一家 AI 技術似乎很厲害的搜尋壟斷公司。

搜尋不再為王的未來

當年,Google 的兩位創辦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用更準確和相關的搜尋演算法重塑了網路入口。

買下 Google 網域後窮得叮噹響的兩人,因為 1998 年投資人一張 10 萬美元的支票,慢慢走上了人生巔峰。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從微軟拿到 100 億美元、因為 GPT-3.5「低調的研究預覽」聞名世界的 OpenAI,看到當年青澀的自己。

比 OpenAI 大 17 歲的 Google,已然脫離了青春期,有了新的功課:走出「創新者困境」。

Google 應如初出茅廬的創業公司那樣更快地拿出成果,演示影片是虛的,用不上的產品就失去了被世界看見的資格。

同時,Google 又要承擔巨大的體量之下犯錯的後果,一個錯誤就可能是股價和聲譽的暴跌。

更重要的是,Google 跟進新的技術,也意味著顛覆自己持續了 20 多年的商業模式,甚至影響公司所有業務的佈局。

使用者不會關心用的是誰家的什麼模型,只是希望更快找到想要的答案。

想像未來,當我們直接從聊天機器人中獲取資訊或跳轉連結時,傳統意義上的 Google 搜尋更像一個網址導航,對於廣告商的價值就降低了。

OpenAI 不是 Google 唯一的競爭對手。 有人開玩笑說,讓對話式搜尋引擎 Perplexity AI 執行長 Aravind Srinivas 擔任新的 Google CEO。

這位 CEO 還真的做出了回覆,可以簡單概括為:Google 很好,但專注自家,勿擾。

對於未來的搜尋生態,Aravind Srinivas 有個很有趣的看法:

你不需要摧毀 Google,你需要摧毀的只是他們的壟斷。

維持王者的姿態很難,但被從外打破可能比想像得容易。 比起從零開始的新創公司,Google 的過往,某種程度上也是枷鎖。

Google 的主要收入仍是搜尋廣告,雖然也透過 Google One 提供 AI 產品的訂閱模式,但這部分的收入還微乎其微,又要和 OpenAI、Perplexity 等公司競爭市場佔有率。

Google 應該比誰都明白,如果讓 AI 吃掉搜尋的蛋糕,失去核心的搖錢樹,會導致什麼結果。顧問公司 Gartner 預測,因為 Perplexity 等搜尋的 AI 替代品,到 2026 年,傳統搜尋量可能會下降 25%。

不過,Google 到底還是全世界最懂 AI 的公司之一。

Gemini
圖/ shutterstock

Google 也在帶來比搜尋更多的東西,原生多模態的 Gemini 1.5、開源模型 Gemma、基礎世界模型 Genie…

生成式 AI 的未來,就如同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誰也不知道我們究竟走到哪裡。 去年 12 月如同現實賈維斯的 Gemini 雖然被後期誇大,但仍然讓人神往。

存取和使用網路的方式,時隔 20 多年,久違地被再次顛覆,從 OpenAI 們身上,我們又看到了 Google 兩位聯合創始人當年拿下支票時意氣風發的樣子。

AI 讓大公司們一夕之間變得年輕,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重燃對創新的熱情,從坐慣了的評審席下場,以挑戰者的姿態出現在擂台。49 歲的微軟強勢回歸,25 歲的 Google 仍有機會再贏一次。

延伸閱讀:Google變「恐龍公司」了嗎?夢幻職業一夕變調:官僚主義與裁員,讓員工「切心」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Google搜尋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賦能 設計起飛,Pinkoi 執行長顏君庭以 Samsung Galaxy S24旗艦系列拓展國際設計生態圈
AI賦能 設計起飛,Pinkoi 執行長顏君庭以 Samsung Galaxy S24旗艦系列拓展國際設計生態圈

翻開 Pinkoi 名片背後,一句簡潔的「Design the way you are」映入眼簾,這正是 Pinkoi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創立公司的初衷: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好的設計,實踐獨特的自我風格與生活樣貌。近年來, Pinkoi 不僅成功將設計生態圈拓展至國際,也串接 AI 引擎服務,成功以科技力搶攻消費者心佔率,讓跨境銷售零距離。

擁抱科技力,Pinkoi 自建 AI 模型 極致個人化體驗

2011年發跡於台灣的 Pinkoi,產品聚焦於生活風格及設計相關,如今已是擁有超過625萬名會員的國際電商平台,設計館來自全球77個地區、消費者遍及全球150個國家。為搶攻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商機,去年底, Pinkoi 搭上 AI 科技浪潮, 正式推出「生活風格智慧模型」,以大規模個人化為主要場景,打造個人化商城,讓設計師得以更有效率的行銷商品。

「自建 AI 模型,就是為了打造獨特的個人化體驗。」出身美國矽谷科技業的顏君庭,談起自家創建的 AI 服務,眼神閃爍著光芒。他指出,「 Pinkoi 站上以設計品為主力,而設計品常常是各國民眾的興趣、風格、價值主張、地域性文化的延伸,所以相較於一般電商,我們更需要深入經營在地市場,了解設計師與消費者的需求。」

透過自建 AI 模型,不僅讓 Pinkoi 業績大幅成長,消費者在平台的瀏覽時間也提升近三成、創造1.5倍的商品點擊率,有效提升品牌黏著度。顏君庭笑稱,日本市場對於 Pinkoi 甚至有「沼る」的美譽,盛讚平台商品獨特、令人忍不住著迷而長久駐足。

DSC00365.jpg
Pinkoi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對新科技趨之若鶩,讚嘆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 是「貼身得力助理」!
圖/ Samsung

智慧即時翻譯、筆記智慧助理 跨國商務人士最得力的行動幫手

對新科技趨之若鶩的顏君庭,近期則對三星電子最新推出的智慧型手機深深著迷,它就是首款結合全方位 Galaxy AI 應用的 Samsung Galaxy S24 旗艦系列 。

身為跨境電商平台的領導者,顏君庭經常需要走訪世界各地,最近剛結束日本差旅的他,直言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簡直是他的「貼身得力助理」。

「智慧即時翻譯的功能,真的是領先所有同業的最大亮點!」顏君庭表示,不會日文的他,過去在日本如果要打電話訂餐廳、旅館,都需要請朋友或同事幫忙,或是透過其他翻譯軟體來回轉譯,過程十分曲折。

「這次去日本有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我可以直接按手機通話,開啟翻譯功能,我講英文,對話就會直接翻譯成日文,對方回應日文,也會轉回成英文,等於我們可以直接溝通,這點完全解決過去一直無法被解決的痛點,」顏君庭興奮地說道。

DSC00341拷貝.jpg
「智慧即時翻譯」的功能,即使在沒有 Wi-Fi 的飛航模式下也能使用。
圖/ Samsung

『智慧即時翻譯』與『智慧自動摘要』功能,對時常參與跨國團隊會議的顏君庭,更是省時省力。他指出,雖然團隊主要溝通語言為英文,但有些交流討論常會運用到日文、韓文等多國語言,「如果請一個即時口譯,對公司的營運成本來說非常高,請同事翻譯,頂多也只能簡譯。有了 Samsung Galaxy S24 旗艦系列,我們可以把對話錄下來,透過 AI 即時翻譯成指定語言的文字,好像大家即時的聊天、參與討論。」

DSC00125+147.jpg
與員工會議時,透過語音轉文字生成會議紀錄,還能分辨多人對話,並利用智慧自動摘要功能,一鍵做好摘要。
圖/ Samsung

「這對帶領跨國團隊很有幫助,有時用自己的母語討論,更能直接的表達想法,有效增進團隊的情感凝聚力,」顏君庭說。

筆記智慧助理也是日理萬機的顏君庭很喜歡的功能,他表示,每天要閱讀的文件相當多,現在只要輕輕觸碰手機螢幕幾下,就能快速獲得資料的精簡版本,筆記智慧助理還會自動排版、校正拼音,甚至在內文上方生成條列式的摘要,亦可將手寫字轉為文字,自動排版、生成重點摘要,將重要訊息直接佈達給團隊執行,「幫我省下很多時間。」

搜尋圈,一圈即搜:助力Pinkoi團隊精簡工作流程

Samsung Galaxy S24 旗艦系列 對於審核 Pinkoi 平台產品,更是如虎添翼。顏君庭表示, Pinkoi 對於產品審核非常嚴格,從設計本身到圖片拍攝,都要求出自設計師原創。因此,每當設計師上架產品,團隊須將圖片投遞到不同的平台,透過「以圖搜圖」的方式,確認有無相似物件。

「現在不用這麼麻煩了,我直接用 S Pen 觸控筆 圈起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 上的圖片,就可以立即搜尋,」他笑著說:「剛開始拿到S Pen 還有點納悶,因為使用經驗停留在過去,但實際使用才發現,意外的好用!」

顏君庭表示, Pinkoi 站上商品多達110萬項,內部會議討論時,有時沒辦法很精確的說出品牌或風格,透過 Samsung Galaxy S24 旗艦系列「搜尋圈」一圈即搜的功能,就可以很快速找到商品的細節,或類似的品項,讓團隊得以更快速聚焦討論。

DSC00227.jpg
「搜尋圈」的功能,快速找到商品的細節及類似的品項,讓團隊在會議中聚焦討論更有效率。
圖/ Samsung

極致攝影 超強續航力 捕捉靈感不斷電

創業這10餘年來,顏君庭還是保有實地探訪台灣、各地市集的習慣,他也喜歡以手機拍攝,紀錄新發現的品牌或設計概念。「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 拍照的內建相機非常厲害,白天晚上都不需要用到濾鏡,」顏君庭也分享智慧相片編輯 的妙用,他指出,差旅移動中隨手拍照,常常會拍到不想要的物品或背景,這時只要用 Samsung Galaxy S24 旗艦系列內建的生成式相片編輯功能,輕鬆選取物件,即可移動或擦除, AI 還會自動填充背景,「完全不用擔心照片拍得不好。」

D.jpg
內建「智慧相片編輯」,輕鬆圈選,即可移動或擦除物品, AI 運算自動填充背景。(右圖為完成畫面)
圖/ Samsung

此外,顏君庭也分享長途差旅的重要需求,他表示,由於海外出差行程滿檔,經常是清晨六點到深夜的行程,旅途中還需要拍照紀錄、開線上會議、收發即時通訊等,常因爲忘記帶手機充電線,需要跟店家開口要求幫忙充電,「 Samsung Galaxy S24 的高續航力也解決這個痛點,一整天高度使用竟然都還有電,讓我很放心。」

Samsung Galaxy S24 的簡潔設計,也讓他印象深刻。「我很喜歡 S24 超窄邊框的設計,讓整個手機畫面更清晰,不會被邊框干擾。」而深紫色的新色也十分特別,顏君庭分享到,「礦物在華人文化中有特別的寓意,例如這次拿到的深紫色非單調的色塊,而是帶有類似紫水晶的礦物感,也有點帶來事業與生活上的好運,整體設計很時尚,很符合商務人士的需求。」

建立「亞洲設計生態圈」串聯跨界連結設計

顏君庭會依據不同的使用需求變換裝置,例如隨身攜帶的手機,方便解決訊息、拍照、筆記或翻譯等即時需求,有較完整的工作時間時,則可用畫面較大的 Samsung Tab S9 平板接續處理。利用「快速分享」功能,跨裝置傳遞檔案,相互串聯。

「『智慧生態圈』(Samsung Galaxy Ecosystem)串連的模式,我認為很符合商務上的使用習慣,手機用來快速紀錄靈感、平板 進一步編輯;跨裝置的傳送省去了等待,又可以發揮每個裝置的優勢,讓我充分利用時間,」顏君庭說。

DSC00251.jpg
Samsung Galaxy Ecosystem 智慧生態圈,跨裝置串聯,可將Tab中的筆記直接複製於手機上,讓商務生活更加便捷。
圖/ Samsung

面對日益競爭的市場,顏君庭以三星電子的智慧生態圈裝置策略巧妙比喻, Pinkoi 將持續致力建造「亞洲設計生態圈」,未來兩年亦將更專注在跨境市場銷售,聚焦協助台灣設計師共同推展至日本市場。

如同 Samsung Galaxy S24 旗艦系列運用 AI 科技力作為解方,解決消費者的痛點,顏君庭也將帶領 Pinkoi ,強化 AI 運用,將更美好的生活與使用體驗,傳遞給更多消費者。

了解更多 https://pse.is/5wumz6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