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動,不僅僅代表地區的重視與需求,也可能隱含市場未來商機。
「2024數位經濟峰會」於4月1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進行開幕儀式,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與數碼港共同舉辦,說明香港接下來目標發展的產業領域。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數位經濟規模在2023年突破50兆(約新台幣222兆),占香港GDP的比重超過40%,這代表推進數位經濟創新發展,會是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全球各地城市之間的數位經濟競爭激烈,香港必須加速布局,才能在國際保持領先地位。
「在前2年的財政預算中,我們決定成立『數碼經濟發展委員會』,由相關政府官員、業界專家與學者組成,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陳茂波指出,相關政策建議包含以下3項重點:
1. 加強數位基礎建設,尤其是5G網路的使用與覆蓋
香港政府正在建設一座屬於自己的「超級運算中心」,以滿足商業、學術研究機構對運算能力的龐大需求,進一步推動數位健康醫療、數位支付及生成式AI產業發展,第一期服務預計最快在今年推出。
2.促進本地與跨境數據流(deta stream)
政府計畫推動公、私部門之間開放更多數據。舉例來說,擴大香港金融管理局「商業數據通」(CDI)的覆蓋範圍,隨時與在地銀行共用資訊,協助中小企業更方便貸款融資。
「截至去(2023)年年底,CDI已經協助超過3萬筆貸款申請,涉及總額約120億港幣。」陳茂波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在跨境數據流動方面享有憂是,這裡是內地與世界各地數據的匯集地,長期以來一直暢通無阻地獲取國際數據。」
此外,香港已經與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簽訂MOU,促使各地銀行、信貸資料與醫療個資在大灣區內流通,「我們也嘗試將此計畫擴展到其他領域,將更多數據服務整合起來,使企業與民眾受益,並鼓勵香港在人工智慧與健康科技領域開展更多研發活動。」
3.協助中小企業導入數位系統系統
除了大型企業,香港政府也期待中小企業跟緊數位轉型步伐,比如直接幫餐廳、超商等街邊店購買現成的數位解決方案,包含電子支付/收銀系統、線上推廣與客戶管理。
「我們已經委託專家小組,研究如何在香港發展一套健全的數據交流系統。」陳茂波表示,發揮既有且豐富的商業數據,會是香港發展數位經濟的最大優勢。
至於做好數位經濟布局,除了加惠港島本身,該地政府也期待作為中間橋樑,吸引對中國內地市場感興趣的海外企業。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