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芯-KY飆漲近10%亮燈!世芯-KY是做什麼的?客戶有誰?一次看懂
世芯-KY飆漲近10%亮燈!世芯-KY是做什麼的?客戶有誰?一次看懂

博通(Broadcom)近期財報亮眼!市場AI晶片需求帶動客製化晶片(ASIC)訂單,導致美股股價連二個交易日大漲。

台股ASIC概念股也隨博通跟著上揚,其中IC設計服務大廠世芯-KY(3661)更在12月17日大漲9.93%至漲停價,更在5個交易日內上漲26%。究竟世芯有何過人之處?

事實上,世芯5月時才因亞馬遜入股引發市場討論。5月14日釋出的私募現增股東名單中,驚見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rey P. Bezos)在列,引發市場討論。

世芯2024前11個月營收年增76%

自2018年起,世芯營收連續六年成長,2023年度營收新台幣304.8億元,稅後淨利33.2億元,營收及獲利均創下歷史新高。

綜觀2024年前11個月,世芯累計營收達474.93億元,年增高達76.07%,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世芯的母公司位於英屬開曼群島,總部在台灣,因此世芯的股票代號為「世芯-KY」,KY表示該公司註冊於海外,通常是指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在台灣股票市場中會加註KY,以示區別。

世芯-KY是做什麼的?

世芯是NRE、Turn-key業務都有提供的IC設計服務公司。

在半導體上游產業鏈中,其中一部分為IC設計服務公司,負責替客戶代為設計IC,不生產自有品牌的IC,這樣的商業模式稱作委託設計(NRE)。而委外設計好的IC,若客戶不擅與中下游的晶圓代工廠、封測廠往來,又想爭取較佳的投片價格及技術服務,IC設計服務公司也提供代為投片量產的一站式服務,此型態業務則稱為「Turn-key」。

世芯-KY主要從事以下業務:

  •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設計 :提供高複雜度、深次微米高階製程晶片的設計服務。
  • 系統單晶片(SoC)設計及製造 :專注於高效能及高產量的SoC設計和量產服務。
  • AI高速運算晶片設計 :專注於AI高速運算大顆晶片的設計服務,是台積電CoWoS產線的重要使用者之一。
  • 產品應用 :高解析度電視、消費性電子產品、超級電腦等領域。

世芯電子主要客戶有誰?發展歷程、產品一次看!

回顧世芯發展歷程,2003年由董事長關建英、總經理沈翔霖共同創辦,經營及研發團隊來自美國矽谷與日本,於2014年掛牌上市。

在創立世芯之前,1998年,關建英先是在矽谷創辦IC設計服務公司Altius,該公司隨後於2002年輾轉併入益華電腦(Cadence)。2003年,關建英和同為Altius成員的沈翔霖再次創業成立世芯,台積電、軟銀、思科(Cisco)、宏碁都是早期投資者。

2004年,成立僅一年的世芯取得索尼(Sony)PSP遊戲機晶片大單;2009年,IBM攜手東京大學推出當時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也是找世芯合作設計量產,逐漸打響世芯在業界名號。比特幣自2008年發明後,興起一波挖礦熱潮,更讓世芯2014年度營收大幅成長。

不過,世芯也並非一直一帆風順。隨著比特幣暴跌、礦機晶片需求銳減,2016年曾造成稅後淨利2.1億元虧損,後面幾年的中美貿易戰,也影響中國客戶出貨。

台積電
台積電、軟銀、思科、宏碁都是世芯的早期投資者。
圖/ 邱品蓉攝影

而近年來的AI風潮,使高效能運算(HPC)晶片需求激增, 雲端巨頭如Google、微軟、Meta欲降低對輝達(Nvidia)、超微(AMD)等晶片設計業者的依賴,積極投入自研晶片,帶旺世芯、創意、智原等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設計服務業者商機

由世芯2023年各終端應用類型貢獻的營收來看,人工智慧的高效能運算應用占84%,其次為利基和通訊網路應用(9%)、消費性電子應用(6%)。至於從區域營收觀察,北美區域占比從2021年的14%,顯著成長至2023年的63%,美系雲端客戶挹注的業績可見一斑。

vis
雲端巨頭積極投入自研晶片,也帶動世芯等IC設計業者商機。

世芯與台積電:合作關係密切,助攻客戶拿到CoWoS產能!

相較其他IC設計服務同業,創意為台積電轉投資的子公司,智原則隸屬聯電集團旗下,沒有「富爸爸」庇蔭的世芯,可說是白手起家、自食其力。

從創業初期便一同打拚至今的專業團隊,是世芯的強力武器,沈翔霖曾對媒體表示,約三分之一的草創期員工仍在公司服務。而在3月的法說會上,沈翔霖也信心喊話,不擔心其他新進對手加入,因為這是世芯深耕了超過20年的市場。

RTR3UIDN_貝佐斯
亞馬遜掏5.3億元,認購世芯-KY 22萬股。
圖/ REUTERS

針對亞馬遜入股世芯一事,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14日在其社群平台評論道:「數字雖小,但象徵意義重大(The numbers are small, but the significance is big)。」

高燦鳴指出, 由於和台積電的關係密切,世芯不僅能提供客戶5奈米等先進製程的設計,還能讓客戶獲得關鍵且稀缺的CoWoS產能,為世芯具備的一大優勢

他並認為,儘管此次亞馬遜的投資金額可稱得上微不足道,不過象徵了亞馬遜對世芯的支持,也可能意味著亞馬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是世芯的客戶。

延伸閱讀:CoWoS是什麼?魏哲家:台積電CoWoS「非常非常」強勁!圖解CoWoS封裝技術

責任編輯:林美欣

本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關鍵字: #IC設計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