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keResume宣布更名Cake!全球破700萬用戶,下一步將推AI求職與招募工具
CakeResume宣布更名Cake!全球破700萬用戶,下一步將推AI求職與招募工具

國際人才平台CakeResume宣布,自7月1日起,CakeResume正式更名為「Cake」。

對於更名的原因,Cake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君羿指出,目前Cake除了提供各種求職工具和資源外,也提供企業多元的跨境招募軟體和服務。CakeResume 這個品牌名稱已經無法說明產品全貌與服務精神,因此將品牌名稱改成 Cake,不僅代表品牌的多元與完善,也象徵著將持續從台灣出發,打造一個以人才為本的國際人才社群。

CakeResume 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君羿(左)與營運長謝威秤(右)
CakeResume 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君羿(左)與營運長謝威秤(右)目標創造海內外超過千萬名用戶,成為 APAC 最大人才穿梭平台。
圖/ CakeResume提供

劉君羿指出,自從 2016 年 CakeResume 創立以來,已從單純的履歷工具發展成為連結數百萬求職者與雇主的國際媒合平台,在近三年內成長 7 倍、達破全球 700 萬用戶。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2024 上半年,Cake 在印尼與越南正式設立了分部,進一步強化了在亞太地區(APAC)的影響力,朝著成為 APAC 人才樞紐的目標邁進,並持續把產品和服務滲透到全世界的每一角。

現階段 Cake 人才庫海外佔比約 80%、台灣佔 20%,公司 2023 年營收翻倍,2024 年更有望達成兩倍以上的營收增長。

Cake 企業客戶有 Google、ASML、TSMC、UNIQLO、L'Oréal、DBS 等國際大型企業,光市值 500 億美金的客戶逾 30 家,市值達百億以上的企業則有 100 多家。海外的部分,開拓印尼市場半年以來,印尼合作企業已逾 100 家,包括最大電信公司 Telcomsel、FMCG 則有最大食品公司 Indofood。

接下來,Cake 將會專注在人才與機會的媒合, 預計推出一系列 AI 求職與招募工具 ,並增加更多社群互動功能,讓求職者和雇主之間的交流更加直接和有效。

Cake.jpg
CakeResume更名為「Cake」。
圖/ Cake

Cake新logo設計,意象是什麼?

劉君羿指出,Cake 的新 logo 設計,是蛋糕切下來的一角,劉君羿表示,希望透過這個意象,象徵著每個人才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基石;而作為一個人才社群平台,Cake希望幫助每個人才在不同職涯階段找到最合適的歸屬,同時也為企業填補缺少的那一塊。

延伸閱讀:勞動部補貼來了!無薪假最高月領9,200元、就業獎勵最高13,000元,如何申請?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新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長期觀察臺灣新創生態,推動國內Meet創業小聚、AAMA搖籃計畫的巨思文化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她指出新創若要跨越成長瓶頸,必須穩固「品牌、信任、資本」三大支點,並形成動態的正向循環。

特別是今年迎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2.0新局,新創更應該善用資源,藉由透明化治理贏得市場信任,同時借助資本平台放大品牌能量,鍛鍊好企業體質後進軍國際市場。上市,從未是終點,而是企業累積第二成長曲線的底蘊,更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進入永續成長的起點。

從品牌認知到信任資本:新創企業的成長三支點

新創從零到一的過程,通常會經歷哪些關鍵的成長階段?陳素蘭直言,「新創是社會上的新面孔,必須要先被看見有知名度(Awareness),接著才能被市場認可(Acceptance),最終進而累積深厚的品牌信任感(Trust),這是一條每家新創企業的必經之路。」

不論是經營B2C或B2B市場,品牌信任感的建立,不能只依賴短期預算所帶來的瞬間行銷曝光。陳素蘭建議,新創進入市場前先清楚定位自身的獨特價值,持續落實言行合一的經營策略,向消費者與商業夥伴展現長期的價值承諾。換言之,品牌與信任的塑造並非一蹴可幾,背後往往需要資本的挹注支持。

由此觀之,新創要走得踏實、奠基穩固基礎,陳素蘭認為需要三個關鍵支點「品牌力、信任力、資本力」的構成,而且這三個支點環環相扣、彼此影響。陳素蘭解釋:「品牌力帶動信任力,信任力吸引資本力,然後再運用資本的投入,讓企業能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強化市場行銷;同時,也能推動組織管理優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品牌競爭力,三者之間形成正向循環,正是企業穩健成長、立足市場的關鍵。」

創新板2.0升級啟動,為新創點燃成長引擎之火

數位時代X臺灣證券交易所
圖/ 數位時代

相較於國際市場的創業環境,這三個支點之中,臺灣新創過去大多較忽略的,是善用「資本市場」以作為加速成長力道的槓桿資源。因為許多創業者花更多心力在技術打磨、產品開發,但當要拓展更大的營收版圖時,才赫然發現,資本市場的力量不可或缺。

正因如此,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的「創新板2.0」升級,即是賦能新創,強化品牌信任與營運體質的關鍵轉捩點。陳素蘭指出,觀察創新板2.0做了一系列革新,包含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供新創多階段上市輔導機制,以及上市後加強品牌曝光、媒合投資人互動等措施,藉此讓更多具潛力的新創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也協助企業在募資、品牌信任與市場能見度更上層樓。

陳素蘭舉兩個登上創新板最有印象的企業,其一是首家進入創新板的錼創科技,一路看著他們透過資本市場的公開透明與品牌強化,不僅打開市場知名度,甚至受惠創新板2.0新制,股票流動性的提升,反映市場對其價值的信心,也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訂單。另一家來自AAMA計畫第二期學員的Gogolook,在創新板的助力下穩健營運體質,近年有更多消費者認識他們的資安解決方案,甚至Gogolook順利進軍歐洲完成策略併購,並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佈局。

從這兩個案例當中,陳素蘭提到:「創新板2.0的存在意義,不是單純協助新創企業掛牌上市而已,更是為企業打開信任之門、提升品牌能見度與資本能量的成長引擎。」加上證交所提供系統化、階段式的支持輔導機制,越來越多新創得以從市場的新面孔,蛻變成有競爭力與市場信任的長青企業。

立足臺灣,邁向全球:上市是新創永續經營的起點

面對全球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臺灣新創在立足本土市場後,下一階段將放眼國際商機。這時候,資本市場的支持,亦是新創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陳素蘭提到,她觀察創新板效法那斯達克(NASDAQ),是支持創新的首選籌資平台,幫助尚未獲利但有商業模式潛力的企業,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資金。而且有創新板的背書,臺灣新創在進入海外市場的時候,對品牌信任更是加分元素。

陳素蘭就觀察到,證交所協助新創拓展海外市場時,持續投入資源並展現高度支持。她指出,「近期證交所與KPMG一起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就是扮演鏈結臺灣與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的橋樑,幫助更多新創在東協市場進行業務拓展、資金媒合與合作交流。」

不過陳素蘭也強調,新創在跨足國際市場時,更需要「負責任地」使用資本市場的資金。「對資本的負責態度,就是願意把自身的經營承諾、財務表現公開在陽光底下,接受各界的檢驗,不僅有助於建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更能贏得國際投資者與合作夥伴的信任,」她補充道。

因此,上市進入創新板,對新創企業而言,絕非是成功的終點,更是邁向國際化及永續經營的新起點。借助證交所創新板2.0的支持,相信有更多臺灣新創企業在資本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化「三大支點」實力,穩健立足在地、勇於挺進國際,展現臺灣新創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堅實動能。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