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3-2期選商排序結果出爐!經濟部於7月10日完成開價會議,在比對國產化等分數後敲定6家風場開發排序。排序前3名分別為森崴能源旗下又德、風睿能源的海廣,及沃旭能源的大彰化東北。
排序第4至第6名分別為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妙二號、 科理歐永續能源的海鼎一,以及德能集團的德帥。值得注意的是,排序第2、3名的風睿能源的海廣,及沃旭能源的大彰化東北,因2座風場高度重疊,一旦風睿獲配全額容量,等於沃旭在本期招商形同出局。
森崴能源旗下又德風場排序第一,經濟部:一個月內通知各開發商容量分配結果
森崴能源今日早盤已傳出3-2期得標,收盤股價因此大漲9.84%。森崴能源過去表示,已承攬台電二期的案場約300MW(千瓩),若3-2期案場600MW順利得標,連同執行中的台電二期294.5MW風場,有近1GW的風場規模,將成本土最大規模的風電運維業者。
目前區塊開發的競標價格都是0元,因此排依序依據為產業關聯性的分數。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表示,因部份案場範圍重疊,將於套疊海域場域圖資後,儘快在一個月內正式函知各開發商容量分配結果。
經濟部今(2024)年4月依「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容量分配作業要點」完成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2期選商收件作業,共有6個開發團隊,8個風場送申請。
根據經濟部,區塊開發第3-2期選商在制度上新增包括產業關聯項目自選、加大風場可開發容量、給予一年的併網彈性、履約保證金
可分批繳納等機制,希望吸引國內外優秀開發商投入台灣離岸風電開發。
經濟部表示,台灣過去在疫情、俄烏戰爭等外在環境考驗下,持續推動離岸風電建設,目前風電設置容量已達2.33GW,為全球少數離岸風電突破2GW(百萬瓩)的國家。
沃旭3-2期競標意外出局,沃旭能源:感到遺憾,但台灣仍是重要市場
根據經濟部規劃,3-2期風場總容量達3GW,第一名可獲得900MW加上彈性容量100MW,共1,000MW開發容量;第二名700MW加上彈性容量100MW,共800MW;第三名500MW加上彈性容量100MW,共600MW,而第四到第六名則各有500MW。外界也關注3GW(百萬瓩)是否會全部分配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 排序第2、3名的風睿能源的海廣,及沃旭能源的大彰化東北,因2座風場高度重疊,一旦風睿獲配全額容量,等於沃旭在本期招商形同出局。
《RECCESSARY》取得沃旭能源的聲明回應。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古沛明 (Per Mejnert Kristensen) 表示,沃旭能源未能在3-2期競標中獲選感到遺憾。不過,台灣仍舊是沃旭能源的重要市場之一,希望在未來數十年內持續在台灣開發、建置、擁有和運維離岸風場,並強調離岸風場的成功需建立在可靠的長期商業可行性。以下為全文聲明:
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古沛明 (Per Mejnert Kristensen) 表示:「沃旭能源團隊運用我們豐富的經驗,攜手台灣的供應商以及企業購電客戶,遞交了技術和財務上都具備高度可行性的競標文件,對於沃旭能源未能在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二期競標中獲選,我們感到遺憾。不過,台灣仍舊是沃旭能源的重要市場之一,我們希望在未來數十年內持續在台灣開發、建置、擁有和運維離岸風場。
為了台灣的未來及下一代,我們必須確保離岸風電的成功。而離岸風場的成功需建立在可靠的長期商業可行性,確保風場能夠如期完工交付,並符合最高品質。
沃旭能源在台灣營運並建置近2 GW的大彰化離岸風場,對於協助台灣達成能源轉型目標、強化能源獨立、創造經濟價值和長期提供本地就業機會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本文授權轉載自:REC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