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GB200助攻!電子五哥誰最旺?鴻海AI伺服器帶頭領漲?盤點6大台廠關鍵利多
輝達GB200助攻!電子五哥誰最旺?鴻海AI伺服器帶頭領漲?盤點6大台廠關鍵利多

台灣成為AI時代的供應鏈核心,從晶片、零組件、系統組裝和模組製造等,都有國際大廠支持!

隨著GB200晶片下半年可能出貨,電子五哥身為AI伺服器的重要供應鏈,也開出下半年的營運展望。

誰賺到錢、五哥們與鴻海又怎麼看下半年的營運展望?《數位時代》以下整理電子五哥2024年6月及上半年營運概況和未來展望。

電子代工廠2024上半年營運概況.jpg
電子代工廠2024上半年營運概況。
圖/ 記者整理

鴻海:下半年是旺季,第三季季增、年增皆看好

雖然鴻海不屬於電子五哥,但也是伺服器的重要大廠。鴻海6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4,907.25億元,雖月減10.8%,但年增仍達16.07%,累計前6月合併營收為2兆8,739.42億元,年增3.92%。

關於四大產品線的營運狀況,鴻海指出,年對年方面,「雲端網路產品類別」由於AI伺服器拉貨動能增加,而「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因主要業務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車用業務也有出貨成長,因此兩者表現強勁成長。

而「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受惠於新產品上市,年對年有顯著成長,但「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因為拉貨動能保守,表現相較去年衰退。

展望下半年,鴻海表示,基於已進入下半年旺季期間,營運將逐漸加溫,展望第三季營運將會有季增及年增的表現。

老黃跟鴻海.jpeg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4日下午親自到訪集團旗下鴻佰科技展位,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同框。
圖/ 鴻海科技提供

廣達:掌握3大雲端客戶,下半年成長顯著

廣達6月合併營收為1,113.18億元,月增9.9%,年增23.4%;2024上半年累計營收達5688.9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3%。

廣達2023年公司營收比重為:PC類產品佔43%,伺服器佔35%、非PC類產品佔25%;PC產品部分,2024年6月受惠於季底拉貨動能,6月筆電出貨450萬台,月增50萬台;累計至第2季筆電出貨為1,170萬台,季增11.4%,年減7.1%。

廣達表示,由於GPU的物料供應狀況改善,帶動下半年AI伺服器的出貨表現,目前維持2024年伺服器營收成長雙位數的展望,預計AI伺服器營收佔比將超過5成。

據悉,廣達手握三大雲端服務廠Google、微軟及亞馬遜的AI伺服器訂單,並且掌握NVIDIA最強晶片GB200至少30%的市占率。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在股東會上提到,隨著AI時代的到來,現在就是市場的「爆發期」,看好未來2年市場將百花齊放。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到訪廣達電腦展展位.jpg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手上拿著雲達特別致贈的台灣檜木桌球拍,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是特別回顧黃仁勳小時候透過桌球訓練專注和紀律,曾經參加全美青少年桌球巡迴賽。
圖/ 黃詩媛攝影

緯創:AI伺服器將季增兩位數,一般伺服器小幅成長

緯創6月合併營收約887.87億元,月增11.68%,年增9.48%;上半年累計營收4791.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48%。

緯創2023年營收佔比:伺服器35%、筆電37%、智慧裝置9%、顯示器5%、桌機5%、其他8%;而緯創2024年6月的筆電出貨量為180萬台,月增10萬台;第2季筆電出貨510萬台,季增10.9%,年增10.9%。桌上型電腦6月出貨80萬台,與5月持平;顯示器6月出貨90萬台,月增10萬台。

緯創表示,由於2024第2季基期較高,預估第3季的筆電出貨將持平或有小幅增長,桌機將有季增兩位數的表現,顯示器將與第2季持平。AI伺服器部分,第3季出貨量將會季增兩位數,一般伺服器則是持平或小幅季增。

緯創近年積極布局發展AI領域,並拿下NVIDIA、AMD、Intel的代工訂單,緯創總經理暨執行長林建勳先前在股東會表示,2024年AI相關產品會有3位數的成長,AI相關產品的營業額也會超過總營業額的2成以上。

緯穎與NVIDIA合作的GB200伺服器機櫃.jpg
緯穎與NVIDIA合作的GB200伺服器機櫃
圖/ 黃詩媛拍攝

英業達:掌握輝達伺服器水冷訂單

英業達6月營收509.3億元,月減2.4%,年增6.73%。第二季營收1541.58億元,季增18.1%,年增18%。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2846.65億元,年增13.5%。截至2024第1季營收佔比,電腦相關佔55%、伺服器相關佔45%、智能裝置佔5%。

英業達總經理蔡枝安先前在法說會上表示,今年展望正面看待,筆電出貨量將有個位數成長,伺服器成長幅度較明顯,又以AI伺服器動能最強,整體伺服器出貨可望有雙位數成長。財務長游進寶預期,今年營收將會逐季成長。

英業達目前手握NVIDIA的B100水冷AI伺服器及其主機板設計訂單,同時供應A100、GB200 GPU等機款,以及超微(AMD)MI300系列GPU架構AI伺服器訂單,2024首季已有出貨,為AI伺服器營收貢獻新動能,預計GB200產品線年底至明年初開始出貨後,將大幅提升營收表現。

英業達2023年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占比約7%,蔡枝安表示,今年以來動能更強勁,首季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已達到20%,全年有機會維持相當比重。

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
英業達手握NVIDIA訂單,下半年營運將大幅增長。
圖/ 蔡仁譯攝影

仁寶:衝刺AI PC及車電市場,投資5億擴大歐洲車用布局

仁寶6月份營收為826.57億元,較上月增加6.9%,較去年同期增加1.3%。累計至6月合併營收為4,367.80億元,年減3.7%。

仁寶表示,6月PC出貨量300萬台,月增3.44%,年減9.09%;第2季PC出貨量870萬台,季增16%,較去年同期持平,優於預期。仁寶原預估第2季PC出貨量將季增個位數百分比,由於客戶需求較預期強,帶動實際出貨量季增16%。

另外,非PC產品包括伺服器、智慧型手機與穿戴式產品,出貨量也呈現雙位數成長。仁寶在第2季整體營收大幅優於首季,主要因為PC和非PC業務都有明顯成長,PC、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和伺服器這四大產品線都呈現季增雙位數百分比,提升第二季營運表現。

仁寶表示,未來會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提升營運效率。仁寶去年非PC佔營收約31%、PC佔69%,盼未來三年達成PC營收占比降至60%,非PC提升至40%。

在非PC業務方面,仁寶持續拓展車用電子布局,日前宣布在歐洲設廠,斥資約7,770萬元取得波蘭切拉季(Czeladz)土地,同時斥資1,228萬歐元(約新台幣4.3億元)興建廠房,總投資金額約新台幣5億元。

仁寶表示,過去在波蘭只有售後服務的業務,此次建廠將新增生產車電相關產品,而波蘭廠房是在歐洲的第1個車電據點,預計會在2025年第2季完工,明年年底之前小量試產。

陳瑞聰先生 仁寶電腦董事長.jpg
仁寶電腦董事長陳瑞聰喊話三年內要打入AI伺服器供應鏈。
圖/ 廠商提供

和碩:受iPhone新舊產品交接期影響,6月營收月減23%,預估下半年逐季成長

由於智慧型手機相關業務銷售下降,和碩6月合併營收為709.28億元,為四個月以來低點,月減23.82%、年減14.21%。然而隨著蘋果新機下半年邁入備貨周期,法人看好和碩2024下半年將會有逐季成長的表現。

和碩第2季合併營收2,537.08億元,季增1.32%,年減9.61%;上半年合併營收5,041.07億元,年減15.82%。產品出貨方面,和碩統計,6月筆電出貨75萬至80萬台,優於5月的74萬台;第2季筆電出貨200萬台,季增29%;累計上半年筆電出貨360萬台。

伺服器部分,和碩6月初於關渡總部展示主機板到系統整合的研發能力,更同步展示GB200 NVL72及NVL36伺服器方案,目標2026年交出成績單。

展望下半年,由於iPhone是和碩的主力產品線,隨著iPhone 16系列新機有望於9月公布,且新機將搭載AI功能,第2季雖為和碩傳統淡季,但相關業務進入量產,法人預估,和碩第3季營收將優於上季,下半年營運將逐季成長。

和碩聯合科技總部.jpg
和碩下半年可望透過iPhone新機出貨帶動成長動能。
圖/ 黃詩媛拍攝

延伸閱讀:鴻海旗下鴻騰砸25億併德國高壓線束商!Auto-Kabel什麼來頭?為何是新能源車關鍵拼圖?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