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即國力?其實夠用就好」工業電腦廠新漢董事長林茂昌表示,算力越大,消耗的資源也就越多,如果台灣不做全球性的AI雲端服務,那台灣可能不需要這麼多的算力。林茂昌提到,AI領域從晶片代工到系統代工,幾乎都是台商包辦,台灣可以利用硬體的優勢,發展邊緣運算來成為台灣的優勢,「邊緣運算是台灣的黃金機會。」
林茂昌表示,AI雲端服務(CSP)只有中國和美國「玩得起」,因為中國和美國的人口數量優勢帶來龐大的市場應用,而大語言模型所需的大量數據以及AI雲端的服務,也必須要有人口的支持。中國擁有14億的人口,而美國又是全世界英語系國家最大的市場,都是台灣市場難以比擬的優勢。
但林茂昌也提到,台灣已經是世界硬體的代工中心,如何讓這個優勢,整合製造業、材料、機械等產業的邊緣應用,將物理世界轉向數據的世界,實現數位孿生,必須有3項技術突破:
機聯網和物聯雲 :將工廠中的設備透過聯網的技術彼此連接、通訊,讓工廠內的機器彼此可以自動、無需人為干預的情況下交換數據、訊息和指令,實現機台自動化、監控、遠程控制和數據蒐集,並將工廠設備所產生的數據在雲端進行運算和儲存。
開放標準普及 :將工廠的控制系統標準化,建構出一套通用開放的控制器,就可以控制相同型號的機器,也可以用Gateway(可連結2種不同網錄協定的裝置)串通。
數據共通共享 :將工廠資料傳送到數據平台,讓IT層(資訊技術,如工廠設備控制的軟體系統)與OT層(操作技術,包含廠房監測、管控等過程)可以進行數據共享,創造新的應用。
林茂昌表示,AI就像是這時代的「淘金熱」,AI如果是煉金術,金礦就是大數據。而數位孿生技術(Omniverse),就是把物理的世界昇華成數據的世界,透過機聯網和物聯網,形成龐大的數據資料,利用「開放標準」和數據的共通共享,來打通AIoT。
林茂昌引用麥肯錫顧問公司對於邊緣運算IoT的市場預測,2030年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近達到新台幣200兆元的市場,而如何搶下這塊大餅,就需要一項AI的殺手級應用,能夠讓工廠進行工廠數據資料分析時,簡單快速的得到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