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被美國裁定壟斷搜尋市場,誰才是最大輸家?Google可能面臨哪些懲罰?
Google被美國裁定壟斷搜尋市場,誰才是最大輸家?Google可能面臨哪些懲罰?

「Google是一位壟斷者,並且作為壟斷者來維持其壟斷地位(Google is a monopolist, and it has acted as one to maintain its monopoly)。」

8月5日,美國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的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裁定Google違反美國反壟斷法,具體違反了《謝爾曼法案》(Sherman Act)的第2條。梅塔法官在277頁的判決書中指出,Google透過與蘋果(Apple)等手機製造商和瀏覽器公司簽訂排他性合約,確保其搜尋引擎成為預設設置,從而壟斷了搜尋市場,阻礙了競爭對手如微軟(Microsoft)的Bing和DuckDuckGo的發展。

梅塔法官認為,這些排他性合約使得Google在搜尋廣告領域收取高額費用,反映出其壟斷權力。法院認定Google的這些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因為它阻止了市場上的公平競爭。

Sundar Pichai
Google透過與蘋果等手機製造商和瀏覽器公司簽訂排他性合約,確保其搜尋引擎成為預設設置,從而壟斷搜尋市場。圖為Google執行長皮蔡(Sundar Pichai)。

判決書中指出,Google在一般搜索領域的壟斷「非常持久」,從2009年的約80%增加到2020年的90%;相比之下,Bing的市場份額不到6%。

法官認為,如果說一般搜索市場確實存在競爭,那麼它並沒有以熟悉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市場份額不穩定、業務損失或新進入者。

Google怎麼說?

Google對於這項裁決表示不滿,並計劃提出上訴。Google全球事務總裁肯特·沃克(Kent Walker)在聲明中表示:「 這項裁決承認了Google提供了最好的搜尋引擎,但結論卻是我們不應該讓它變得容易使用。 」並強調,Google將繼續專注於提供用戶認為有用且易於使用的產品。

美國對Google的訴訟是根據什麼法律?

這起針對Google的訴訟是根據《謝爾曼反壟斷法》(Sherman Antitrust Act)提出的。該法案於1890年通過,是美國最早的反壟斷法律之一,旨在防止商業壟斷和限制貿易的行為。具體來說,《謝爾曼法案》禁止反競爭協議和壟斷市場的單邊行為,授權美國司法部對違反該法的行為提起訴訟 。

梅塔法官的裁決指出,Google通過其排他性合約和壟斷行為,違反了《謝爾曼法案》的第2條,即單邊行為壟斷市場的條款。

Google未來可能面臨到的處罰或採取做法

選擇屏幕: 法院可能要求Google在其設備上實施「選擇屏幕」,讓用戶可以在多個搜尋引擎之間進行選擇,從而促進市場競爭 。

罰款: 雖然罰款不是美國反壟斷系統執行法律的主要方式,但Google可能也會面臨罰款——雖然這對於規模龐大、利潤豐厚的科技巨頭而言,影響相對有限 。

業務拆分: 美國反壟斷官員也並未排除將Google分拆的可能性,以保護未來的創新或Google繼任者的崛起。

延伸閱讀:Google奧運廣告翻車!Gemini代筆粉絲信踩雷,AI創意為何變公關災難?

Google被法官裁定壟斷,誰才是最大輸家?

除了Google,該裁決也引發了2家公司影響的猜測。

首先是蘋果(Apple)。蘋果每年從Google獲得高達200億美元的支付,以在其iPhone上的Safari瀏覽器中放置Google搜尋引擎。

如果最終裁決被維持,並要求Google停止進行獨占搜尋交易,那麼這可能威脅到蘋果公司一個極其有利可圖的收入來源。

另一家是Firefox瀏覽器背後的Mozilla公司。根據Mozilla基金會最近發布的2021-2022財務報告,其5.93億美元收入中的5億美元來自Google的搜尋支付。如果這項收入完全消失,Mozilla將面臨嚴重的財務問題。

壟斷會影響我們什麼?歷史上有哪些重大反壟斷裁決?

壟斷行為會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造成嚴重影響。當一家公司壟斷市場時,會阻止新進入者,降低市場創新,並導致價格上漲,最終傷害消費者。歷史上,美國曾對多家大型企業提出反壟斷訴訟,例如微軟和AT&T的案件。

微軟案於1990年代末期爆發,主要集中在微軟捆綁其操作系統和網頁瀏覽器的行為上。法院最終裁定微軟違反反壟斷法,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包括解除捆綁策略和強化市場監管。

微軟Bing
美國法官認為Google非法壟斷,導致微軟的Bing業務發展受阻。
圖/ shutterstock

另一個重大反壟斷裁決是AT&T於1980年代初因壟斷美國電信市場而被分拆,最終形成了多家獨立的電信公司,促進了市場競爭。

這次反壟斷裁決對於Google以及整個科技產業都有深遠的影響。未來幾年的法律和市場發展,將決定這些變革的具體形式和範圍。

延伸閱讀:Google重磅宣布:不淘汰Cookie了!什麼是Cookie?為何廣告投放要靠它?

資料來源:《CNN》《The Verge》《The New Work Times》《維基百科》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