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中的每一分都很重要,都可能影響賽局走向;這跟人生很像,每個時刻都可能成為重要的關鍵。對李洋來說,這些時間、這些賽事的輸贏、悲喜,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七月三十一日的這場金牌戰 (註1) ,的確是李洋球員生涯高光中的高光。假使《夢想前場:李洋》在金牌戰之後就結束,那就不過又是一本單純的青春熱血勵志書,而不是真實人生了。
註1:指2020年東奧賽程日期,本書出版於2021年10月,為「麟洋配」首次奪金之後。
金牌的重量,來自影響力
李洋從小學五年級到二十五歲,十五年的青春歲月,一拍一拍所揮出來的奧運金牌,背後代表的是千錘百鍊的訓練;五百五十六公克的金牌,在李洋看來,其意義可能重於泰山,也可能輕於鴻毛,因為金牌的真正重量,來自於其影響力,場上場下為這面金牌付出的人太多太多,這面金牌的後續效益,正要發酵。
在羽球賽場,李洋算是中生代了,但在人生賽場,他還年輕。金牌榮耀加持,賽後來自各界的祝賀、歸國時所受的熱烈歡迎,衣錦還鄉地返回金門,受到鑼鼓喧天的夾道歡迎,如果這不是人生勝利組,那怎樣才叫人生勝利組?「我是人生幸福組!既幸福又幸運」,很多接觸過李洋的師長或隊友,對他的感覺都是謙虛、客氣、有禮貌,即使是堪稱功成名就的現在,他首先想到的,也只是自己是個有福氣的人、好運氣的人。
球場上,李洋感謝因為黃金計畫編列的預算,讓他得以接受優秀的防護員温智凱以及體能訓練師黃呈原的妥善照顧,能更專注在羽球場上,甚至當他看到自己在土地銀行的混雙搭檔楊景惇,一個年紀輕輕的女生,但勤奮以及自我要求,皆讓一向律己甚嚴的李洋,感到在訓練上,還必須更加把勁才行;球場外,李洋最要感謝的,就是那堪稱「金不換」的家人—父母兄妹,特別是李峻淯與林莉娟的養育栽培之恩。
提早引退關鍵,在於「傳承」
李洋覺得自己幸福的地方,在於自己做到了很多別人做不到的事,並且在困頓的時刻有貴人支持,尤其是最親密的家人,都見證他得到金牌的這一刻;與女友穩定交往,共同計畫著美好的未來,什麼是人生勝利組?李洋覺得「還是要看怎麼去定義這件事。」 而李洋一直也想著,等到自己愈來愈有能力的時候,就要幫助更多的人 ,所以他穿上粉紅裙子,為病友打氣,同時替癌症基金會籌募基金,也為臥床不能行動、無法言語的植物人募集發票。
李洋願意在自己有點影響力的時候,不管是在技術、精神、還是實質面上,只要派得上用場,都能盡量奉獻努力幫忙,讓那些曾和自己一樣「不上不下」的運動員,在徬徨心累時能想到他這個例子 ,是如何靠著自身努力,累積經驗,再一步步走上奧運舞臺。
但不論有沒有奧運金牌,羽球都讓李洋找到了快樂。李洋想幫助大家認知到運動的美好之處,跟他一樣讓運動成為自己的快樂來源,並不一定要成為職業球員,也不見得要拚個什麼成績。
李洋只期望讀者讀完這本書後,除了正能量的振奮效果之外,還會有一種「我也要像李洋一樣,享受純粹運動的愉快心情。」
延伸閱讀:麟洋配完美2連霸!王齊麟專訪回顧:軍人父親敞開羽球大門,也差點一巴掌打碎關係
巴黎奧運|台灣獎金怎麼算?金銀銅各拿多少?獎金要繳稅?各國獎金排名一次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 《夢想前場:李洋》,李洋/口述, 裴凡強/採訪撰文,三民出版社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