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8日宣布,將核准一家金融業者申請的創新試辦案,在辦理無擔保業務時, 可使用財務評估AI模型,取代申請人提供的月收入財力證明 。金管會近期審核通過後,最快在8月底可上路,將成為國內首例。據悉,該家金融業者為玉山銀行。
「平台經濟盛行,網紅收入不少,有一定還款能力,但也不一定拿得出證明。」銀行局局長莊琇媛指出,不只用現金袋領薪資的中小型商家員工,或收入不穩定的自由工作者在與金融機構往來時,難以提供財力證明,就連網紅也會遇到類似問題,難以透過月收證明還款能力。
金管會強調,開放金融業試辦用於所有一般消費性放款,其中包括無擔保信貸與信用卡。意即未來無法提供月收證明的人,金融業者也可能使用財務評估模型衡量收入,並核發信用卡。
AI也能核貸!AI模型預估申貸者月收入,誰適用?
過去金融業者辦理無擔保授信案件時,多以客戶提供的財力證明文件判斷月收入。不過業者發現,其實具備一定還款能力的客戶,不一定方便提供財務收入證明,一來一往審核之間,也大幅拉低申辦效率。
金管會表示,隨著金融科技與大數據發展,已有銀行建置AI模型評估客戶還款能力或衡量客戶月收入,希望能解決部分客戶不易提供財力證明文件的情境。
雖然金管會僅透露,該家金融業者是五大發卡行之一,但據了解,這家將成首例的申請業者是玉山銀行。玉山自2018年就開始使用舊有客戶個資、聯徵資料等訓練內部AI模型,希望能解決客戶痛點,預計試辦時長6個月,試辦無擔保授信總額為5億元。
「財務評估模型會先預估出客戶的月收入,再乘以小於22倍的數字,就是銀行願意借出的額度。」莊琇媛解釋,業者這套AI模型經過多年學習與校正調整,未來將用在於新客戶身上,初始將以「非常保守」的倍數計算,從未辦過信用卡、沒有聯徵分數的信用小白,可能也將是受惠對象。
至於為什麼借貸金額,必須少於月收的22倍?金管會自2005年起實施的「DBR22」規範,指的是無擔保負債不得超過平均月收入22倍;換句話說,若月收入為4萬,銀行放貸金額不得超過88萬。莊琇媛一再強調,目前開放的試辦範圍,同樣不得違反DBR22規定,只是提供另一種方式讓民眾證明月收入。
莊琇媛表示,業者並非要以財務評估模型完全取代月收證明,例如公務員就是容易提供財力證明的族群, 只有遇到不易證明財力的客戶時,才會讓模型派上用場 。申請業者評估, 約有25%客群可能使用到此模型 。
發揮普惠金融精神,鼓勵業者提出試辦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7月16日宣布促進金融科技發展五大策略,包括跨大容錯空間、加大創新領域,大幅放寬銀保證業務試辦範圍,加大創新實驗範圍與力度。如今邀請業者加入試辦財務評估模型,就是金管會開出的第一槍。
未來業者若要加入試辦行列,得先向金管會簡報說明,經過審核才能放行。陳彥良表示,這將使不容易提供財力證明的民眾,也能借助金融科技取得小額貸款,具有普惠金融精神,也增強金融包容力,「金融業是高度監管的行業,輕量沙盒讓法規往正確方向走。」
「輕量沙盒」意指在金管會全權處理的自律規範、行政規則和函釋內,開放業者試辦,並將視成效調整函令與規定,讓財務模型等試辦方案也能符合公會自律規範。
金管會鼓勵銀行,先以試辦方式提出可取代財力證明的金融創新方案,期待金融業者加速創新,持續於各業務面向積極發展金融科技,以提升金融業務效率並落實普惠金融。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