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靠AI!鴻海為何積極搶攻電動車代工?看懂鴻海「iPhone經驗」背後的致勝商模
不單靠AI!鴻海為何積極搶攻電動車代工?看懂鴻海「iPhone經驗」背後的致勝商模

在中國鄭州擁有全球最大iPhone工廠的鴻海,正悄悄為電動車業務布局,開始打造一座具試驗性質的電動車工廠。

早在7月底,河南省政府已在官網上宣布,鴻海精密工業在鄭州舉辦電動車試行工廠的動土儀式,這個工廠預期會是一個佔地284公頃的園區,作為鴻海新能源汽車版圖的核心生產基地,為來自海內外的各大知名汽車品牌服務。

鴻海電動車.jpg
鴻海近年積極布局電動車業務,已推出許多設計車款,不過最近更把眼光放至電動車代工上。
圖/ 黃詩媛拍攝

開拓電動車新業務,增加多元化收入來源

對於鴻海來說,在鄭州進行的投資是減少對蘋果依賴的其中一項布局。這要追溯至2022年因為疫情爆發導致的大規模罷工和抗議,讓鴻海在鄭州的iPhone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而這也讓蘋果原定的出貨進度延遲,促使這間科技巨頭加速將部份生產轉移至中國以外的地區,包含印度和越南。

另一方面,面對中國各大科技公司的智慧型手機產品競爭,讓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售也下滑許多。因此,鴻海計畫將電動車、半導體和機器人當作該公司的新業務,以多元化其收入來源。

就像為蘋果生產iPhone一樣,鴻海的電動車工廠計畫代工生產由其他公司設計與銷售的電動車。目前為止,鴻海已先獲得納智捷(Luxgen)的訂單,將合作製造該公司少量的電動巴士和汽車,並且也在跟兩間日本汽車製造商協商關於為其生產汽車的事情。

不過私募股權公司Kirkland Capital的董事長楊應超認為,鴻海需要突破,代表他們要找到一個大客戶。

複製過去成功模式,盼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鴻海的目標,是運用他們生產iPhone的經驗:用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擊垮對手,打入競爭激烈的電動車領域,並藉此取得成功。

目前,鴻海已經在東南亞部署好電動車的相關生產計劃,包括在泰國與越南生產電池和零組件,在馬來西亞生產汽車晶片,並計畫與其他公司共同在印尼投資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電池專案。

但鴻海想如法泡製在iPhone的成功模式,可能沒那麼容易。艾睿鉑亞洲汽車業務主管戴加輝(Stephen Dyer)表示,去年還有130多間公司在中國銷售電動車,但該公司估計,在2030年前可能只剩不到20間可以盈利。

鴻海的優勢,可能是生產製造能力及受中國政府的各種支持,但生產能力不一定是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勝出的關鍵。

曾在福特汽車上海分公司擔任高層的戴加輝就表示,帶領中國電動車公司贏得市佔率的因素不一定是製造,而是他們為消費者提供的軟體和技術。

延伸閱讀:鴻海印度擴大布局,設電池儲能部門!劉揚偉曝電動車生產進度「非常快展開」

參考資料:紐約時報中文網Yahoo Finance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2025.04.30 |

在家就能吹出沙龍級造型,這早已不只是行銷標語,而是消費者對日常美髮科技的真實期待。當Dyson正式推出全新Supersonic r™精準造型輕量吹風機,這場由工程師主導的造型改革,再次挑戰「專業」與「居家」之間的界線。

十年研發濃縮,從時裝週紅到日常梳妝台

自2016年首推Supersonic吹風機後,Dyson持續顛覆業界對造型科技的想像。從Airwrap捲髮造型器到Airstrait直髮神器,每款新品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讓「速效乾髮」與「健康柔順」成為日常,而不是奢求。透過自家研發的氣流控制與智慧溫控技術,Dyson不只加快吹整速度,更大幅降低高溫對髮絲的傷害,讓「速乾不燙傷、柔順不毛躁」成為新世代造型科技的基本標配。

所以,與其說Dyson進軍美髮市場,不如說他們正在重新建構這個產業的技術邏輯。誠如品牌創辦人James Dyson所言,「我們的使命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忽略的問題。」美髮科技對Dyson而言不僅是消費產品,而是結合科學研究與工程思維,為每一個日常使用場景創造全新的可能。資深工程師Low Chen表示,品牌累積超過十年對頭髮健康與造型需求的深入研究,透過實驗室科學測試與全球造型師訪談,深入理解專業人士在工作場景中所面對的痛點:精準氣流控制與長時間操作帶來的身體負擔。因此,從內部構造徹底重塑吹風機定義,是全新沙龍級美髮科技Supersonic r的設計初衷。

Dyson
Dyson資深工程師Low Chen

圖/ Dyson

產品於去年(2024)時裝週首次亮相,獲得極高迴響。順應造型師與消費者的期待,Dyson宣佈將其推向一般市場。今年4月首次在台正式亮相,邀請國內媒體、造型師與KOL齊聚一堂,沉浸式體驗Supersonic r的細節魅力。

Dyson
Supersonic r推出山櫻粉、粉霧玫瑰、雲霧紫三款新色。
圖/ Dyson

全新「r型設計」,打破T字吹風機的想像

既要讓專業造型師能高效使用,也要讓日常消費者上手不費力。這當中最具關鍵意義的,就是「人因設計」與「效能配置」的重新平衡。對多數人來說,「輕」的意義不只是拿起來沒負擔,而是能吹得更久、處理更細節的角度,像是後腦勺、髮根線條等。而這台Supersonic r被定義為「專業級居家吹風機」的產品,堪稱是Dyson十年來最精實的技術總成。最大的突破在於它徹底重塑了吹風機的設計邏輯,機身更輕、更小巧,僅重325g,握感依然維持Dyson一貫的3.8公分直徑設計,操作靈活度大幅提升。

Dyson
專業造型師運用Supersonic r讓髮型細節輕鬆到位。
圖/ Dyson

過去,吹風機的T型結構註定了氣流必須繞行、阻力增大,乾髮只能靠提高溫度,對於秀髮造成的過熱損傷,幾乎無可避免。對此,資深工程師Low Chen進一步說明Supersonic r如何顛覆了這套老規則,以革命性的r型流線機身,讓氣流沿著自然曲線高速流動,形成專屬的「流線型氣流加熱系統」,不需高溫,也能輸出強勁、穩定的氣流,實現快速乾髮、零熱損傷的理想。

而為了讓整體重心與施力更自然,進一步降低操作疲勞,在內部結構上更是克服了兩大技術瓶頸,其一為全新開發的高密度加熱器,以極薄金屬片讓機身更輕薄,還兼具穩定高效的加熱能力;第二創舉是透過全球首創的八芯電源線達成訊號與電力的雙向傳輸。加上搭配RFID智慧配件識別與記憶功能,讓每次開機都能無縫回到使用者熟悉的溫度與風速。展現智慧化貼心設計的背後,是一場來自設計本質的挑戰,亦為吹風機產業寫下全新里程碑。

Dyson
流線型加熱科技,打造強勁、均勻、精準氣流,實現零熱損高效造型需求。
圖/ Dyson

不只是快乾輕巧,Supersonic r讓專業級造型成為日常習慣

在台灣首場發表會中,Dyson邀請造型師Dennis Fei現場展示2025年髮型趨勢,以高層次剪裁為基底,搭配蓬鬆髮根與具動態感的線條,形塑修飾臉型的自然弧線。他也分享,這樣的專業造型,不再只是時尚後台或名模專屬,而是一般消費者在日常居家中,也能輕鬆實現

Dennis Fei指出,Supersonic r的關鍵優勢在於流線型氣流設計,搭配柔和乾髮吹嘴和順滑吹嘴,能靈活切換乾髮與造型需求。無論是需要在髮根快速創造蓬鬆感,還是細緻塑型髮尾線條,都能以低溫、高速氣流快速完成,減少高溫對髮質造成的熱傷害,同時保有自然柔順的髮絲質感。

Dyson
知名造型師Dennis Fei(圖左)
圖/ Dyson

Dennis Fei也從時尚後台的專業視角,揭示這台吹風機在實戰場域中的優異表現。「在時間非常緊迫的環境下,能夠擁有一台在短時間內精準、快速完成造型的工具,絕對是所有髮型師夢寐以求的事。在我用過那麼多吹風機裡,這台是最讓我驚豔的。」對Dyson而言,美髮產品從來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一場科學、工程與生活需求交會的過程。當這種專業美髮科技能逐步成為居家生活必備精品時,代表它也正在默默改寫我們對日常「造型」這件事的想像與標準。

立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 https://reurl.cc/W0A7px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