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30%受訪者持有加密貨幣
根據多倫多大學和邁阿密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調查了2,001名美國成年人中,3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持有加密貨幣。
這些受訪者中包括900名男性和1,101名女性,平均年齡為48歲。研究顯示,持有加密貨幣的人群中,男性占比相對較高,並且這些人更傾向於依賴邊緣或非主流社交媒體,作為其主要的資訊來源。此外,這群人還表現出更強的爭論性及反對威權主義的傾向。
研究受訪者中,加密貨幣持有者在政治傾向上,並不局限於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不過,大多數加密愛好者以自由主義傾向而聞名,接受調查的參與者在政治觀點上往往也更加自由。
除此之外,研究還指出,這些持有者更可能信仰陰謀論,並具備所謂的「黑暗四人格」性格特質。
什麼是「黑暗四人格」?
該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發現之一是,持有加密貨幣的受訪者中,擁有「黑暗四人格」性格特質的比例,很明顯的更高。
「黑暗四人格」是心理學中的一個理論,包括 自戀、馬基雅維利主義(利用他人達成個人目標的一種行為傾向)、精神病態和虐待狂。 研究者指出,具有這些行為特質的人,更可能成為破壞性員工、犯下罪行或引發其他問題。
這一發現引發了社群廣泛關注與討論,但研究作者史蒂夫·利特雷爾 (Steve Littrell)也強調 不應過度解讀 ,並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澄清,有加密貨幣批評者抓住這一點,並「積極扭曲論文的結果」。
史蒂夫表示, 將所有加密貨幣持有者與心理病態掛鉤,是不正確的過度解讀。 他強調,雖然存在這種關聯,但並不代表所有持有者都具備這些性格特質。
加密貨幣持有者的心理特徵與社會影響
加密貨幣被視為一種避險資產,隨著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用戶開始投資、持有加密貨幣。英國伯明翰大學的金融學教授安德魯・厄克哈特(Andrew Urquhart)表示,將加密貨幣持有者定義為精神病患者並不合理。
他指出,在金融學的基礎課程中,學生們都被教導要分散投資,因此持有加密貨幣應被視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而不是個人精神狀態的反映。
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美國人轉向加密貨幣市場進行投資。研究發現,加密貨幣投資者中,當時有許多人是透過如Robinhood等應用程式進行交易,甚至讓Robinhood在2020至2021年間,因用戶爆增而出現多次崩潰。
儘管這項研究描繪出加密貨幣持有者的一些心理特徵和社會影響,但研究人員不斷呼籲,在解讀這些結果時應保持謹慎。他們強調,這些發現僅展示了特定群體的趨勢,而非對所有加密貨幣持有者的全面描述。
參考資料:decrypt、independent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