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全球「數位遊牧適合度」排行出爐!台灣第12名獲亞洲第一,背後原因何在?
【圖解】全球「數位遊牧適合度」排行出爐!台灣第12名獲亞洲第一,背後原因何在?

疫後「數位遊牧」正夯!不少工作者透過網路遠端工作,人卻遠在公司/工作所在國家之外。那麼,哪些國家最適合現代工作者數位遊牧呢?

近日,移民顧問公司Global Citizen Solutions公佈了數位遊牧報告回答以上問題,透過各類指標排名全球各國的數位遊牧指數, 台灣在這份榜單中位列第12名,為亞洲國家第一名。

針對近年的數位遊牧風潮,該報告指出,全球數位遊牧民人數從2020年約1,090萬人,到2024年成長至3,500萬人,甚至比全台人口多出整整1,200萬人。

這份數位遊牧報告彙整了全球65個國家地區,依照簽證要求、簽證好處、生活品質、經濟狀況、創新程度等類別來綜合排名,其具體數據如下:

遊牧者的應許之地在歐洲

在數位遊牧報告中,排名前10的國家除了第8名的加拿大外,其餘全是歐洲國家,因此歐洲毫無疑問是數位遊牧民前段班。前三名依序是西班牙、荷蘭、挪威。

報告指出,歐洲在這份報告中表現如此突出,反映了歐洲各國積極吸引高級人才的現況。特別是歐洲多個國家都面臨高齡化、勞動力短缺的情況,預計2050年時65歲以上人口將接近1.3億人。

該報告指出,西班牙是報告裡的65個國家地區中,最歡迎數位遊牧民的國家,也是唯三開放以數位遊牧名義民申請公民身分的國家之一;排名第二的荷蘭同樣也開放,不過生活成本較高,以及僅開放特定國家的申請者申請數位遊牧居留。

至於第三個開放申請公民的國家為捷克,在榜單中排名第13。

台灣意外獲「亞洲第一」

至於台灣,則在這數位遊牧指數榜單上排名第12,是亞洲各國中排名最高者,超越了第16名的日本。台灣在2018年就推出了針對外籍數位遊牧民、自由業者的就業金卡,將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四合一,提供最長3年的期限。

據就業金卡官網,自2018年起有效就業金卡數達6,960張,申請者來自全球101個國家。 Global Citizen Solutions指出,就業金卡申辦容易,對外國工作者特別有吸引力,不過這項計畫不提供永久居留的途徑,想待超過3年的工作者需要申請其他簽證。

依照報告中的細項排名來看,台灣主要在簽證好處、生活品質、技術與創新三個面向處於前段班,分別有著第5、18、13名,不過在簽證費用、包含生活成本、工作空間成本的經濟領域排名較後,只有55及56名。

數位遊牧民,多是「美國科技男」

這份報告也描述了數位遊牧民的大致輪廓。科技相關職業是數位遊牧民的大宗,有27%是網路或軟體開發者、12%是新創創辦人,即使是行銷或創意領域的職業,也與科技密切相關。

數位遊牧民當中,男性以82%占了絕大多數,並且99%都是Y世代(1980、1990年代出生)或Z世代(1990年代後期出生)。而以國家來看的話,美國幾乎占了數位遊牧民來源的一半,有45%的人都來自美國。收入方面,超過79%的數位遊牧民年薪在5萬美元以上,並有2%人士年薪超過100萬美元。

數位遊牧的趨勢在近年快速成長,Global Citizen Solutions表示,各國若想吸引數位遊牧民,就需要制定更友善的稅收及居留制度,同時也需要加碼投資網路、共享辦公空間等基礎設施,建立更適宜數位遊牧民工作的技術環境。

數位遊牧的概念最早來自於前日立執行長牧本次雄1997年出版的《遊牧上班族:數位時代的新生活工作方式》,書中想像了當數位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將可以不受辦公空間拘束遠距工作,各國也會積極爭奪這些高技能人才,而近年的疫情使得這股浪潮正式爆發。

延伸閱讀:邊工作邊玩日本,為何「數位遊牧族」擠爆東京?日政府計畫開放特殊長期簽證

完整報告請見:Global Digital Nomad Report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